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虹攝庫爾斯克

    彈道導彈的問世,促進了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發展,在美蘇冷戰時代,這兩個超級大國不但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研發洲際彈道導彈武器系統,還非常重視發展彈道導彈防禦/戰略反導系統。

    前蘇聯對戰略反導系統的研究起步要稍晚於美國,但是實戰部署要早於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之後,前蘇聯國防部就開始進行關於攔截彈道導彈可行性的理論探索工作。1956年,開始研發V-1000型防空導彈;在1961年3月4日的試射中,V-1000型防空導彈在25公里的高度擊中了一枚模擬來襲彈道導彈的SS-4型中程彈道導彈,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以常規戰鬥部攔截彈道導彈(美國的“奈基”防空導彈使用殺傷半徑較大的核戰鬥部,對脫靶量要求較低);緊接著,在3月26日的試射中,V-1000型防空導彈再次成功攔截目標。至此,前蘇聯以V-1000型防空導彈為核心, 建立了試驗型的RZ-25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並且在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和愛沙尼亞首都塔林進行部署。

    隨後,前蘇聯又開始部署實戰型的A-35/A-35M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也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ABM-1”橡皮套鞋“系統(北約代號)。

    A-35/A-35M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研製工作在1962年秋天啟動;1964年的紅場閱兵,前蘇聯第一次公開展示了A-35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攔截彈模型(SH-01型);1972年,A-35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透過國家驗收,開始服役,主要是用於保護以莫斯科為核心的前蘇聯“心臟地帶”;1973年,前蘇聯開始了對A-35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改進工作(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開始普遍採用假目標、再入誘餌和有源干擾等突防手段,並且裝備分導式多彈頭),A-35M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在1970年代末開始服役,裝備SH-04型攔截彈(ABM-1B,北約代號)。根據作戰想定,可以對每個來襲的彈道導彈目標分別發射2枚SH-01型和SH-04型攔截彈,殺傷機率達到0.75-0.9。

    在美蘇《反導條約》簽訂之後,根據條約的規定,前蘇聯在1982年拆除了32套SH-01型攔截彈發射系統,僅僅保留32套SH-04型攔截彈發射系統,並且開始考慮發展第三代彈道導彈防禦系統A-135(ABM-4“女妖”,北約代號)和SH-11型攔截彈,該系統的發展受到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的影響,一直到1995年才宣告完成。

    目前,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仍然在A-135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保護之下,由兩層防禦體系組成,分別攔截大氣層外來襲的彈道導彈目標和近地軌道衛星、進入大氣層內的來襲中遠端彈道導彈彈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利維亞月季怎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