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黒芝麻
-
2 # 淡定80211037
肌營養不良,用中醫來論,外行看論複雜,內行容易懂……
用經方論也好用時方論也好,首先要有整體觀念,人體是個有機(活力)整體!對人體首辨陰陽,辨表裡辯虛實,氣足則正氣旺,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父,氣行則血行……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肌萎則意味著營養跟不上,就得分析跟不上原因,從五臟入手首辨脾胃(後天營養之本),脾胃動力足不足(消化好不好),脾胃為中土之官(土生萬物),要確保有胃氣,保津液存胃氣(飲食上特要安排易消化易清淡有口味食物,合理營養,忌肥甘厚味),少吃多餐,做到每天一次大便為好,水要補足,要多活動(各種鍛鍊,促陽氣)……
脾需要腎的滋潤心的溫和肝的疏達肺的肅降,五臟相通相生相剋,,,肌營養不良之人首要調理情志振奮陽氣。活力開氣血來,胃口開體質來,還要多注意休息,靜才能養,,,至於用中藥,肌不良之人也就是久虛之人,得臨症隨情況(脾胃是溼還是燥)而處方,虛不宜大補,宜處開胃之方,,,,受邀隨寫,時間關係,不打底稿,語句不通之處請諒解!
-
3 # 仁濟仁愛888
肌營養不良症是是西醫學名稱,中醫也稱痿證。是指肢體筋脈弛緩,手足痿軟無力的一種病證。臨床上以下肢痿弱,不能隨意運動及行走者多見。受病肢體外觀大多有肌肉萎縮,病削枯萎的改變。故有"痿壁"之稱。根據其發病原因和部位及臨床表現不同,又有皮痿,肌痿,筋痿,肉痿,骨痿即"五痿:"之說。本病多因溫病毒邪灼傷肺津,溼熱浸淫筋脈肌肉,或因肝腎虧虛,精血陰液耗損,脾胃損傷,氣血生化無源,都可導致筋脈失養而弛緩不用。其治療方面,巜素問,痿論》提出:治痿獨取陽明的治則,一直為歷代醫家所重視。其意指補益後天或清化陽明溼熱而言,強調了健脾益氣,益胃養陰在本病治療中的重要意義。而風藥表藥尤當慎用。於臨床中本病應與痺症,痱證,偏枯等相鑑別。現代醫學的多發性神經炎,重症肌無力,肌營養不良,週期性麻痺及其它中摳神經系統感染併發肢體軟癱的後遺症等臨床表現與本病頗為相似,可參考辨證施治。
回覆列表
肌營養不良症現代醫學認為是基因缺陷所致,中醫治療並非去修復基因,而是把基因缺陷所帶來的影響減低或減至最低程度,控制症狀,延緩肌肉萎縮和惡化程度,提高生存質量。肌營養不良症其臨床表現是肌肉萎縮丶跛行丶吞嚥困難,喝水嗆咳,嚴重者運動受損乃至癱瘓。中醫治療以痿證方法,一般分為肺熱燻灼,肝腎虧虛或溼熱浸淫的型別辨證治療。關於痿證的治療有獨取陽明之說採用補益後天為治療原則,故益胃養陰對本病的治療可起到延緩肌肉萎縮的作用。常用方劑有益胃湯丶虎潛丸等,均須中醫分型辨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