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87075063750

    是宋代詞人張先的作品《千秋歲·數聲鶗鴂》,完整詩句為“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意為:多情的心就像那雙絲網,中間有千千萬萬個結。原詩:《千秋歲·數聲鶗鴂》宋代:張先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凝殘月 一作:孤燈滅)釋義:數聲杜鵑的鳴啼,又報告爛漫春光將要凋謝。惜春人更想將那殘花折。怎奈何雨雖輕柔風卻猛烈,正趕上這梅子發青的暮春時節。看那永豐坊的柳樹,在無人的園中整日撒飛絮如飄雪。切莫把琵琶的細弦撥動,我深深的哀怨細弦也難傾瀉。天如有情不會老,真情永不會滅絕。多情的心就像那雙絲網,中間有千千萬萬個結。中夜已經過去了,東方未白,尚留一彎殘月。擴充套件資料:作者簡介:張先(990—1078),宋代詞人。字子野,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公元1030年(天聖八年)進士。晏殊知永興軍,闢為通判。賞析:上片完全運用描寫景物來烘托、暗示美好愛情橫遭阻抑的沉痛之情。起句把鳴聲悲切的鶗鴂提出來,詔告美好的春光又過去了。源出《離騷》“恐鶗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釋義:我恐鵜鴃以先春分鳴,使百草華英摧落,芬芳不得成也)”。從“又”字看,他們相愛已經不止一年了,可是由於遭到阻力,這傷情卻和春天一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故有“惜春更把殘紅折(釋義:惜春人更想將那殘花折)”之舉動。所謂“殘紅”,象徵著被破壞而猶堅貞的愛情。一個“折”字更能表達出對於經過風雨摧殘的愛情的無比珍惜。緊接著“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釋義:怎奈何雨雖輕柔風卻猛烈,正趕上這梅子發青的暮春時節)”是上片最為重要的兩句:表面上是寫時令,寫景物,但用的是語意雙關,說的是愛情遭受破壞。“梅子黃時雨(梅子成熟時經常下雨)”(賀鑄《青玉案》)是正常的,而梅子青時,便被無情的風暴突襲,便是災難了。青春初戀遭此打擊,情何以堪!經過這場災難,美好的春光便又鶗鴂聲中歸去。被冷落的受害者這時也和柳樹一樣,一任愛情如柳絮一般逝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報刊雜誌上發表自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