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衛中華者

    民警深夜不顧生命安危勇救落水男子,真不愧人民警察光榮稱號。這樣勇於獻身,不顧個人安危,為人民服務的好民警,值得全國學習!

  • 2 # 奔跑的影子v

    見義勇為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義”、“勇”二字最早源於《論語》裡“見義不為,無勇也。”,就是指應該做的事。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見到應該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要“見義勇為”。然而隨著時代的更迭,也賦予了見義勇為新的意思,古代就有“狹路相逢勇者勝”、“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21世紀,社會則大力鼓勵民眾見義勇為、弘揚社會正氣,現在見義“志”為、見義“巧”為也正被提倡著,它們都是見義勇為的衍生。

    在新時代構建和諧社會,更需要見義勇為!見義勇為應該成為新時代不可磨滅的印跡。

    首先應該弘揚見義勇為的精神,讓英勇的事蹟紮根於每一個人的心裡。時代呼喚見義勇為者,社會需要見義勇為者,像周光裕、於葆林這樣捨生忘死的義士,正迎合了時代的呼喚和社會的需要,他們是典型,是楷模,為以後的見義勇為開風氣之先,雖然犧牲了,但事蹟永遠會被人們耳口相傳,名字被人們銘記。我想,只要見義勇為的精神深入人心,每個人心裡有“見義勇為光榮,見義不為可恥”,就會少一些像落水看熱鬧、慫恿跳樓的見死不救得旁觀者。

    再次,用發展的眼光對待見義勇為。和平年代,和諧的社會里見義勇為倒也不是越多越好,犧牲的人越多越好,可

    能是正比或者是反比關係。該做出見義勇為行為的就不應該袖手旁觀,比如有人落水,會游泳的就不應做旁觀者看熱鬧,其他旁觀者可以助其一臂之力,趕忙報警或想其他施救方法。其實兇手的一系列行為與其他兇手的行為大相徑庭,都是一時慌亂或失控造成的,要是見義勇為者認真分析一下兇手可能的反應,或許能挽回些什麼。因此,就像上面說的要見義“智”為、見義“巧”為。

    見義勇為不僅是一個道德問題,也是一個技術問題。作為一種法律義務之外的主動的社會責任擔當,見義勇為不僅要求行動者對他人的遭遇有著敏感的反應能力、當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也要求行動者具備充足的體力、豐富的救助經驗和專業的救助技能。對於不會游泳的李本超來說,救助落水兒童顯然超出了他的行為能力。

    新時代社會離不開見義勇為。隨著人們思想道德的提高、保障制度的完善,見義勇為將會蔚然成風,也將會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見義勇為,不計禍福。讓我們盼望著、期待著那善良的、正義的、純真的良知迴歸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鼓勵更多的人站起來見義勇為,匯成浩蕩的社會正氣,直至永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男人很怕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