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星與天涯
-
2 # 鵬程萬里
在電視劇《錦衣之下》中,每逢皇帝頒發聖旨,接旨的人必定是恭恭敬敬跪著的,等宣旨的太監用抑揚頓挫的聲音唸完後,才口呼“萬歲”,小心翼翼地接過聖旨。若是去他人府上宣旨,闔府上下都規規矩矩地跪在院中,不敢發出一絲多餘的聲音。更有甚者,在接旨之前還要沐浴一番,再換一件新衣,以示對皇上的敬畏和重視。
在古代,接旨可是一件大事,見聖旨如見皇帝,可不得珍之慎之嘛。在中國長達幾千餘年的封建統治裡,歷朝歷代的皇帝就算只頒佈一道聖旨,堆起來也是個不小的數目了,更何況一位皇帝怎麼可能只有一道聖旨呢。那麼這些皇帝賜下的聖旨,究竟去向如何呢?
在皇權至上的古代中國,但凡是和皇家沾點邊的東西,那都是了不得的,更何況是皇帝本人的旨意呢。所以,這小小的聖旨裡可有不少講究。
聖旨,從頒佈物件的品級來分,可分為兩類。頒發給五品及以上官員的聖旨稱之為誥命,五品一下則稱之為敕命。而聖旨的內容就五花八門多了,什麼朝廷政策啊,加官進爵啊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給活著的人頒佈聖旨叫做封,給去世的人頒佈聖旨叫做贈。
聖旨的講究可不僅僅是名稱上的不同。古時候最講究的是什麼?當然是尊卑等級。所以這聖旨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那具體是怎樣一個不同法呢?
首先是這顏色。以五品作為分界點,五品及以上的官員接到的聖旨顏色不止一種,有的是兩種,有的是三種,有的是五種,品級越高,顏色也就越多。而五品以下,就只有一種顏色了。這是最明顯的區別,一眼便能看出接旨人的身份地位如何。
其次是這聖旨的材質。不論哪種型別的聖旨,它的材料都是上好的綾羅錦緞或者絲綢織就而成的。高品質的面料體現了皇家的尊貴和威儀。而品級的區分則體現在卷軸的材質和數量以及綾錦的圖案上。
比如清朝時期,一品大員所接聖旨卷軸是由美玉製成,價值之高。而四品以下就是用黑牛角或者烏木做的卷軸了,和玉製的簡直不能比。當然除了這兩種,還有貼金的,也有用黑犀牛角做的。除了材質,卷軸數量也不同,品級越高,卷軸數量越多。不同品級卷軸價值不等,品級越高,卷軸價值越高。
綢緞上的圖案亦是如此,不僅不同品級圖案不一樣,文武官員的圖案也不同。對於文官又仙鶴式樣的,也有祥雲式樣的,武官則有雄獅式樣的。
總之一句話,不同的品級有不同規格的聖旨,官位越高,聖旨的價值越高,做工越複雜。
聖旨上的文字
這聖旨由如此高階的面料還有精細繁複的工藝製造而成,上面書寫的內容也要與之相配才好,不然不僅白瞎了這麼好的寫作材料,還有損皇家顏面。
這聖旨呢,可以是皇帝親自寫的,也可以是皇帝授命給底下人,讓專司此職的官員來寫。由皇帝親自寫,要麼是貴為九五之尊的皇上一筆一畫慢慢寫的,要麼就是皇上說,下頭人寫。但不論是哪一種,這聖旨的遣詞造句都十分精妙,文字形體亦是優美又富有意境。但從書法價值上來講,就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了。
而不同品級的同類型文章,字數也是不一樣的。品級越高,字數就越多。
所以,這聖旨背後的講究簡直多了去了。它所具有的也不僅是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更重要的是它背後所代表的歷史價值。
位於何處
那麼如此珍貴的聖旨在頒佈以後又跑到哪裡去了呢?在歷史的變遷中,它們是否還完好無損呢?
聖旨頒佈以後,接旨的官員會將聖旨妥善保管於家中,將其一代一代傳下去。這不僅僅是一道皇上的旨意,更是家族的榮譽,也是家族興衰的見證。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原本顯赫的世家慢慢衰落了,原本興盛的王朝滅絕了,朝代更迭,歲月變換,這些聖旨也漸漸地遺落民間,或者直接消失在戰亂中。
現在國家的一些博物館或者檔案館中收藏有一些歷朝歷代的聖旨,但數量也談不上多。還有一些則是散落民間,或者在某些收藏家手中。
當初彰顯天家威嚴的聖旨如今就靜靜地躺在這個塵世的一個又一個角落裡,有的可能還儲存完好,有的可能早就成了一捧灰,隨風消逝了。
最後補充一點,由於中國不是日本那樣的萬世一代,經歷了大量改朝換代,而保留前朝之物,在新朝往往都是大逆不道,何況前朝聖旨,還是前朝帝王的象徵。
基於此,小編有個大膽的假設,極有可能大量聖旨的消失,是民間家族為了自保,而自行銷燬,以表對當朝的忠心。
-
3 # 夏目歷史君
古裝劇中皇帝給大臣們釋出訊息都是通過發聖旨的方式。
中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產生過80多個封建王朝,數百位皇帝。按道理來說,所流傳下來的聖旨應該很多呀?
聖旨畢竟是皇上所下的一道命令,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這些聖旨的收藏意義和價值應該不亞於那些名人字畫啊。
那為什麼沒有人收藏呢?曾經皇上們所釋出的那些聖旨都去哪兒了呢?一、
其實最簡單的來說,這些聖旨絕大多數都是被銷燬的,可能對此就有人好奇了,聖旨這東西那麼的重要,怎麼有人敢銷燬呢?而且皇宮也沒有聽說過任何朝代有銷燬聖旨這樣的一個制度啊?
其實聖旨並非是當朝的皇上所銷燬,一般都是被後朝統治者所銷燬的。
在一個新的朝代建立之後,為了儘可能的減少前朝所留下來的影響,會盡可能的消除全朝任何有影響力的東西。
所以一些儲存在皇宮還有公共場合的聖旨都會被官方銷燬。
聖旨即便非常珍貴,但是它並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對於常人來說,可能還真不如一塊金疙瘩實在。
在朝代沒有滅亡的時候,聖旨留著無非可以充當一個門面,掛在家裡顯赫一下地位。
等朝代滅亡之後,就算偷偷的儲存下來,不銷燬也賣不出去,因為前朝聖旨可是一個違禁物品。
可能有一些人會將聖旨會作為傳家寶偷偷藏下來,但是在時間的流逝之中,隨著戰亂以及其他原因的影響,殘存的那點聖旨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消失。
其次,歷史上也並非真的有那麼多聖旨傳下來。
雖然皇上釋出的命令很多,但是有一部分以口諭還有書信的形式發放給當地的官員的,皇上所釋出的聖旨不多都是一些任命或者說官方通告之類的文字。
古代的時候為了防止他人造假聖旨,所以聖旨製作的材料都比較高階,整體非常的金貴。
所以在現實中並不會像電視中所演的那樣,皇上沒事就下一道聖旨,皇上下聖旨是一個比較謹慎的事情,數量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多。
也正是因為以上這幾點原因,所以現存的聖旨非常之少,存下來的這些大多都是以傳家寶的形式給傳下來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就是通過盜墓人從墓室中盜取出來流傳到黑市之上的。
-
4 # 嘟比朮
對歷史有一定了解的我們對聖旨都不會陌生,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清朝滅亡,歷史之中皇帝多達400多位,就算一些皇帝只是孩童依然會有輔助大臣和太后為其下達政令,按照道理來說應該聖旨應該多不勝數的儲存下來,可有一個現象讓我們很是費解,古代那麼多聖旨,都哪兒去了?
我們通過一些藝術作品也應該有所瞭解,古代皇帝下達一些政令或者獎勵處罰一些官員都是以聖旨的方式下達,那些官員或者百姓接到聖旨之後,都會把聖旨看作珍寶一般儲存起來,有的甚至覺的能得到一份聖旨可是家族的榮耀會把聖旨供奉起來,更有甚者會給聖旨建立一個祠堂,亦或者傳給後人做為傳家寶之用。並且古代皇帝下達聖旨的時候一般都會把聖旨分成兩份,一份下達給需要接旨的人,一份被相關機構保管。
按照道理來說古代聖旨應該被完美的儲存下來,可是如今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聖旨基本上是明清時期的,之前的朝代聖旨完全成了絕跡的狀態。
只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還是王朝更替,中國歷史王朝眾多更換頻繁,甚至有些王朝只存在區區數十年,當然他們也會有聖旨儲存下來。可是王朝更替之後,倘若一個人擁有前朝的聖旨可是殺頭的大罪,甚至還有可能被當作前朝餘孽,如此之下,我想擁有前朝聖旨的人都會選擇把聖旨焚燬來保證自身的安全吧。顯然王朝更替是聖旨被焚燬的主要原因,一個新的王朝代替舊的王朝第一件事情就是消除前朝的影響,自然聖旨也不會讓其儲存下來。
其次,聖旨雖然是帝王的旨意在古代高貴無比,都是用上好的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分別位祥雲瑞鶴或者五爪金龍,富麗堂皇。可聖旨說白了只是一中高棉織品,所有物品都逃脫不了一個風化的結果,在說本身聖旨在古代被當作供奉之物,長期暴露在空氣之中,被風化也是必然。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古代聖旨也一樣逃脫不了被損壞被風化的結局,在文物之中,瓷器尚有風化的可能,何況區區的一種絲製品呢。
再則就是那段我們不想提起的歷史事件了,當年西方列強入侵清朝,搶走了清朝大量的奇珍異寶,其中聖旨也是他們搶奪的奇珍異寶。他們除了搶奪以外,還用錢財來換取流落民間的文物,民間也同樣有很多聖旨被他們用錢財買走,當中自然也會有很多歷朝歷代皇帝所頒發的聖旨,一部分流落於國外也是聖旨比較少的原因。
最後就是古人的侍死如侍生的觀念了,古代人們在去世之後都會把自己心愛之物或者能體現自己榮耀的物品陪葬,聖旨在古代如此尊貴,古人得到聖旨又是如此榮耀,選擇把聖旨當作陪葬品一起帶入墓葬之內的或許也有很多吧。
通過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古代聖旨雖然多不勝數,可由於王朝更替,人為損壞、自然風化,被西方列強搶走和帶入墓葬等原因,才讓我們感覺現代難以看到古代皇帝的聖旨,古代聖旨儲存少的原因也是如此。
-
5 # 趣說古今事
首先,聖旨是什麼?
聖旨是古代皇帝傳達命令或旨意的最高形式,是封建皇權的展示和象徵。皇帝的絕大多數旨意是通過口頭傳達的,只有重大的人事變動或命令才會用聖旨。
其實,古代真正的聖旨並不是很多,不是所有的命令都會使用聖旨傳達。明清時規定,凡是京城侍郎以上,外官知府、總兵以上人事變動命令,都稱上諭。上諭是由軍機處撰擬以進,而批答內外大臣題本常事,則稱為旨,由內閣撰擬以進。皇帝的旨意即為聖旨,如果要以文書形式下發,則要滿足一定的要求。
而真正使用聖旨的皇帝,僅佔其中的一小部分。這些皇帝的平均在位時間僅有五年,其詔令不會有多少,聖旨則更少,能儲存到現在的幾乎是明清時期的。
魏晉時期,已有了聖旨的概念,但隨後經歷一百多年的南北朝動亂時期,能倖存下來的詔令或聖旨寥寥無幾。長安、洛陽屢遭戰火摧毀,聖旨早已被焚燬。到了隋唐時期,三百多年間產生了為數不少的聖旨和詔令。但之後又有六十多年的五代十國動亂期,改朝換代更為頻繁,前朝的聖旨和詔令很難儲存下來。聖旨都是頒給王公貴族與封疆大史,這類人的數量很少,在改朝換代中能倖存下來的則更少。即便是有幸存者,都會及時的將前朝聖旨毀掉,避免丟性命。
兩宋時期的聖旨也是如此。現在流傳下來的聖旨,主要是明清時期的,清代的更多一些。明末由於戰亂,很多聖旨也是毀於戰火,投靠清室的明臣不多,家中的明代資料已全部銷燬。殉國的一些官員,聖旨更不容易儲存,很難流傳。古代聖旨沒有傳下來的主要原因就是戰亂與改朝換代,尤其是前朝的聖旨,往往新朝都很忌諱這類東西。
總結:由此可見,古代真正意義上的聖旨並不多,能流傳下來的少之又少。以上就是古代聖旨遺失和少見的原因! -
6 # 金哥歷史
我們知道古代帝王傳達命令都是通過“聖旨”來實現的,見到“聖旨”就如同見到帝王,是要下跪磕頭的,“聖旨”代表的就是皇帝絕對的權威,見“聖旨”猶如君王親臨。
那麼如今出土的文物腫,卻很少見到“聖旨”,這是為什麼呢?聖旨都去了哪裡?
一般而言大臣收到聖旨應該好好保管、好好珍藏,尤其是那些加官進爵的聖旨,應該收藏起來讓子孫後代都看看才是,為什麼沒又流傳下來呢?而流傳下來的文物一般是一些古董、字畫。
聖旨用的材料都不相同,其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
聖旨用的面料也都是上等蠶絲面料,圖案多為祥雲瑞鶴,寓意吉祥富貴。聖旨作為文物,其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應該被好好保持,可惜聖旨卻是最不易被儲存的。
其實,即使有“聖旨”的家庭,也都不願意將文物上交國家,因為聖旨一方面象徵著整個家族和姓氏的榮譽,是要作傳家之寶的,一方面象徵著帝王的“龍氣”,他們想留在家裡沾沾“龍氣”。
那麼皇宮的聖旨呢?
改朝換代的時候,皇宮都會被清理,新國君會焚燒前朝所有的檔案書卷,因為他必須是天下唯一的主人。所有聖旨當然很難儲存下來,它對新朝已經成了“無用之物”。
在很多官員家裡的聖旨也難以儲存,他們懼怕新朝會認為,他們有恢復舊朝的企圖,所以將聖旨燒燬,以免惹來殺身之禍。
還有一部分聖旨被用於陪葬了,在大官死後,作為榮耀象徵的聖旨跟其他陪葬品一起下葬。我們今天在博物館看到的聖旨,都是挖掘出土的陪葬品。
其實正如上文所說,聖旨在民間還是有的,大都在農村,很多人不願意上交國家,作為私人藏品儲存下來,因為他們覺得上交國家也沒什麼好處,不如儲存下來作為傳家Bora得划算,所以很多聖旨,我們就沒有眼緣見到了。
-
7 # 歷史寶藏
古代的聖旨,大多隨著改朝換代的戰火而化為灰燼。
比如明朝的內廷檔案文書,被明末李自成的一把火燒了。這是標準的毀於戰火者。
但是清代的聖旨還是儲存的比較多的,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就儲存有不少的清代聖旨等文書。
這主要得益於兩個原因。
一是清朝距離現在時間相對來說比較近。
第二個原因是清朝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奏摺收回儲存制度。
從康熙末年開始,清朝制定了一個政策,下發到地方的經過皇帝批覆的奏摺,都要在一定時間內繳回宮中,不能私自留下來。
明朝的聖旨,就有流落民間的,但是這些東西,儲存下來的屬鳳毛麟角,因為到了清朝,如果家裡有前朝的聖旨,這可是殺頭的重罪。所以有前朝這些東西的,換代之後,銷燬的佔絕大多數。
到了近代之後,外國列強屢次入侵中國,也搶走了一些清宮中收藏的檔案。所以現在海外也偶有明清聖旨之類的文物出現。
說到聖旨,比較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有些地方的村民,竟然也收藏有所謂的明清聖旨,不過,顯然是假的。
如上圖所示。且不論材質與聖旨格式,單從上圖滿文寫法來看,簡直是畫虎類貓,弄巧成拙。
這些鄉野之民,為何要偽造這些聖旨呢?原因很簡單,這些多是從外面遷入的人,為了證明其悠久的歷史合法性,於是就想出這樣的辦法。於是挺可笑的。
-
8 # 老成聊歷史
聖旨,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的命令。在封建王朝,見聖旨如同皇帝親臨一般,接聖旨的人無論多少呼拉拉都要下跪,宣讀聖旨的人則可以享受短暫的無上榮光。聖旨見證了封建王朝興起、發展、高潮、末落的全部階段,秦始皇時就已存在。但是,秦時還沒有聖旨這個詞,有制書、詔書、誥書三類,以“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開頭。漢至唐,聖旨方面缺乏創造力,大抵沿用秦制,小有變化。聖旨一詞最早見於漢,蔡邕奏疏中有“臣伏讀聖旨”的表述。三國時期,魏臣鄭衝等勸司馬昭受九錫之禮,其實是鼓勵他篡逆時,也說:“明公宜承奉聖旨,受茲介福,允當天人。”兩晉南北朝時聖旨以“應天順時,受茲明命”開頭。唐朝則更簡單,以“門下”開頭。聖旨真正成為封建皇帝下達命令的專屬代名詞是從宋朝開始的,正如南宋人宋珂說:“國朝所司承旨之別,乘輿稱聖旨,中宮稱教旨,儲闈稱令旨。”宋朝聖旨的開頭依舊沿循唐的“門下”。到了元朝,人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聖旨也有所體現,開頭首先是蒙語音譯“長生天氣力裡,大福廕護助裡”,接著是漢語“皇帝聖旨”。朱元璋推翻異族統治,認為元朝的聖旨開頭未盡謙卑奉順,明朝聖旨的開頭變為“奉天承運皇帝”,接下來是“昭曰”、“制曰”、“敕曰”三種表述。滿清入關後,推崇漢人文化,聖旨開頭與明朝相同。封建王朝,從秦始皇嬴政即位到清末代皇帝溥儀,歷時2132年,帝和王共559位,即使有懶惰,不務正業的帝王存在,下達聖旨的數目也是汗牛充棟的,為什麼現在卻很少看到聖旨,它們都哪去了?
即然聖旨代表的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他的用料自然是極盡考究。聖旨的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區別:一品玉軸,二品黑犀牛角軸,三品貼金軸,四品和五品黑牛角軸。 聖旨的材料是上等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顏色按品級分黑、赤、黃、青、蒼,接旨人身份越高,顏色越豔麗。由此可見,聖旨的用料雖然高階,但沒有高階的密封儲存技術,是不能長久留存的,大多數隨時間而自然腐朽風化了。
自秦始皇起,秦歷經15年 ,漢426年,三國 60 年,晉156年,南北朝170年,隋37 年,唐290年,武周 21 年,五代 54 年,宋320年,遼 265年,金120年,元98 年,明276年,清267年。古代並非沒有防腐技術,如1972年4月長沙馬王堆漢墓1號墓的女主人的遺體外就包裹著一捆光亮如新的絲綢,歷經2000載依然鮮豔無比,但皇帝的聖旨無論如何重要,用那個時代的高階防腐技術大量儲存也是不現實的,最多作一個相對簡單的防腐處理,能存在400年左右就相當厲害了,畢竟現代的頑固白色垃圾塑料袋在地底也只是200年左右不腐爛,更何況僅僅簡單防腐處理過的綾錦織品。總結歷朝歷代的存活時間不難看出,儲存到新朝的沒有自然腐朽風化的前朝聖旨數量不會太多。就是這些為數不多的前朝聖旨新朝還要蒐集銷燬,可以想象還能有多少道聖旨可以逃過一劫?所以,現在能看到的聖旨基本都是明清兩朝的。
西方列強在舊中國的土地上肆意妄為,猶如強盜一般,老祖宗留下來的文物古董、奇珍異寶都被帶出了國門,流落海外,聖旨就在其列。離開了家的聖旨幾經輾轉,出現在國外的博物館、拍賣行和收藏家手中,回家的希望渺茫而坎坷。
既沒有腐朽,也沒被銷燬,也沒有出國的聖旨,有的珍藏於博物館,如中國歷史文化旅遊名城山東省聊城市的一處民間創辦的“明清聖旨博物館”,海南三亞天涯海角景區內的一座聖旨博物館,座落於江蘇省徐州市內風景秀麗的九里山兩漢文化旅遊區的聖旨博物館等;有的流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傳家之寶一代代的儲存下來,如嘉慶年間頒發給晉商靈石縣王家的一道聖旨。
“天朝扶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爾國王此次齎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該管衙門收納。其實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畢集,無所下有,爾之正使等所親見。然從不貴奇巧,並無更需爾國制辦物件。是爾國王所請派人留京一事,於天朝體制既屬不合,而於爾國亦殊覺無益。特此詳晰開示,遣令該使等安程回國。爾國王惟當善體朕意,益勵款誠,永矢恭順,以保義爾有邦,共享太平之福。”
-
9 # 林城布衣10001
聖旨是古代皇帝向臣下頒發的命令。皇帝會指派一位大臣或是宦官在朝堂上宣讀聖旨,或前往聖旨領受人處傳達聖旨。
聖旨如皇帝親臨,聖旨領受人要跪拜接旨。傳旨人會高聲道:"那誰誰接旨",宣讀完聖旨後,就會將聖旨交與領受人。
除了抄家、滅九族的聖旨外,絕大數的聖旨領受人,都將任命、表彰類的聖旨珍藏供奉起來,以傳後世子孫。
皇帝自古就是“稱孤道寡”的,也就是在歷代王朝中,能夠成為皇帝的人並不多。而聖旨放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不會很多。
年代久遠的一些聖旨由王朝更替、戰亂災害或是材質原因損毀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聖旨多為明清,因為距離今天比較近。
-
10 # 以史勵人
想起前段時間聽大伯講的一個事兒,我們村村南邊有一片古代墓地,荒廢已久,無人管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要在這篇地上建學校,村裡大伯這個年紀的人被招工去勞作。一群人就在修建地基時有人就挖出了一面破破爛爛用玉軸卷著的錦布。還沒等一群人看個究竟就被監工收上去了……
仔細琢磨,聖旨的去向無外乎以下幾處:
聖旨禁不起歲月侵蝕聖旨在接受聖旨的人看來這是皇帝給自己的賞賜,是莫大的榮幸,在他們有生之年他們會視若珍寶好好儲存,時不時拿出來膜拜瞻仰一番。在他們死後,也會將聖旨作為陪葬,莊嚴肅穆的帶到墓穴中去。
聖旨的材料一般是上好蠶絲,這種有機材料最多能夠保持十五到二十年的時間。二十年後聖旨能夠剩下的也就只剩中間的玉軸、犀牛角軸等經得起時間消磨的的一杆光禿禿的卷軸了。
聖旨被摧毀破壞王朝更迭,一個新的王朝自然不會再容忍上一代王朝皇帝的旨意留在世上。聖旨雖然一般都是一式兩份,一份給予接受旨意的臣子,一份由皇家專門備份。但是當這個王朝被替代時,皇宮的這些聖旨一般都會被全部銷燬。
而作為那些接受聖旨的臣子們,忠心耿耿拒絕投降的會被抄家殺頭;變節投降的又怎麼會再儲存先朝的遺物而承擔謀反的罪名呢?
接觸聖旨的人目不識珠現在我們提到到聖旨想到的是它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而在戰亂年代人們天天為了能夠活著而努力,又有誰去思考這些偏於理論的東西呢?
所以在古代人們對聖旨可能看重的更是組成它的金絲和名貴卷軸。不管是有幸接觸它的普通大眾,還是為了錢財發死人財的盜墓賊,他們看到聖旨的時候又怎麼回去特意儲存一塊破破爛爛的錦帛呢?同時將錦帛銷燬也能夠掩蓋自己的盜墓行為。
-
11 # 小聰歷史客棧
聖旨是指代封建社會皇帝下達的命令或者發表的言論,是權力的展示和象徵,聖旨的材料十分考究,一般都是上好蠶絲或者綾錦織品,團案多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
聖旨用的都是上好的面料,寓意吉祥富貴,而且作為文物,價值不言而喻,應該好好儲存,可惜聖旨卻是最不容易儲存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改朝換代,聖旨被清理改朝換代的時候,皇宮都會遭到清理,聖旨也就變成了“無用之物”,新國君會燒燬前朝所有的檔案書卷等,因此皇宮裡面的聖旨會遭到破壞。
官員帶著聖旨陪葬聖旨是皇權的象徵,有些官員會把接到的聖旨供奉在家中的祠堂裡,因為聖旨作為榮耀的象徵,很多官員臨死前都有遺囑,會選擇帶著一起下葬。
被民間百姓收藏有極少一部分的聖旨被民間老百姓收藏了,這些人中大部分家族中收藏的聖旨來源於祖上,在2003年,河南新鄉市一戶任氏家族儲存有聖旨,最後轉交給了新鄉市檔案館代為保管,但是因為聖旨時間長了容易風化,最後也被毀。
結語:綜上所述,由於聖旨本身的材質以及聖旨所賦予的封建王朝更替內涵,導致了聖旨沒辦法在歷史的長河中保留下來,因此我們現在很少見到古代的聖旨。
-
12 # 歷史漫談君
中國古代就有400多位皇上,那麼每個皇上都會頒發數不清的聖旨。照一般人的想象,聖旨都去哪兒了呢?彆著急,我們慢慢來了解。
一、古代聖旨的相關知識1、聖旨是什麼材質?
聖旨可不是紙做的,它的材質是蠶絲,有十八道工序,並且做工力求精益求精。 這種材質是皇家專供,製作的人也是專門從事這項工作,每道工藝完成後都需要負責人員簽字畫押,有人監督。
2、古代的聖旨長和寬是多少?
聖旨不是小小的,窄窄的。而是有一定尺寸的,聖旨的寬為33釐米,長度在3米到5米之間,字數不等,多的甚至是上千字。
3、聖旨有何不同?
聖旨的軸根據官員的等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設計: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
4、圖案有沒有?
聖旨上的圖案多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 聖旨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
5、聖旨如何防偽?
有一種看法是,聖旨上的第一個字寫在右上角第一朵祥雲上。
6、聖旨的價值
聖旨基本上分為賜命和誥命:
單彩的聖旨一般封五品官員以下的,稱為賜命;而多彩一般是封五品以上官員的,稱為誥命。
內容多為官品職銜和事蹟,以及封賜的官職等,價值也不同:
首先,年代早的價值高一些;
其次,內容牽涉到歷史人物、事件的價值高;
第三,皇上御筆價值高。
二、聖旨都去哪兒了?1、被老百姓所收藏
我們常看到電視劇中有這樣的場面,有人大喊,“聖旨到!”於是,齊刷刷的,所有在場的人都跪下了,聆聽來人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那麼,這聖旨會怎樣被對待呢?當然是像是供奉自己的祖先一般供奉起來。這可是象徵著皇恩浩蕩啊!一般人是沒有機會得到的。當然,降職、抄家另說。
河北省的一位孫姓老人家中,有一長達3.6米,寬33釐米,是青黃兩色絹本,有織錦雲紋,字跡清晰可辨的明朝聖旨。聖旨的內容是讚揚孫維城為國事日夜操勞,表揚其成績顯著,敕封其為山西布政使 。而這位孫維城就是孫姓老人的先人,曾中進士,做到了山西布政使。
2018年,河北省南宮市文物部門在一戶白姓人家發現一件明成化年間聖旨,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這道聖旨為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對明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白圭進行的誥封,內容為對白圭生前功績的褒揚,並封贈其為榮祿大夫、少傅,諡號為恭敏。 此聖旨總長2.5米、寬0.29米,共計25行,145個漢字。尾處蓋有篆書"制誥之寶"璽印。
2、被老百姓焚燒了
朝代更迭之後,為了避免災難,焚燒者前朝聖旨者居多。但也有因為對前朝的感情特別深厚,而藏在私密之處的。但是這樣做的風險特別大,如果抓到,是被抄家殺頭的。
3、自然風化一部分
2003年,河南新鄉市一戶任氏家族儲存有聖旨,已經開始風化。最後轉交給新鄉市檔案館代為保管。聖旨不是鋼鐵之軀,所以時間久了容易風化,最後被毀。
4、隨葬一部分
聖旨作為一種榮耀,會隨著擁有者的逝去,而被放入其棺木中,陪伴他的左右。
5、被人走私到海外一部分
在國外,也有一部分聖旨,有一些就是被一些不法的商人都走私過去的。
6、被列強搶奪了一部分
比如,外國侵華時,就曾擄走了一部分的聖旨。
綜上:
教書郎工作室,柒月夏
-
13 # 聽濤說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這詞兒熟不?影視裡經常會出現,這就是聖旨的抬頭,歷朝歷代這兩句基本成為標配。
整個封建社會共歷經400餘位帝王,那聖旨雖說不像漫天雪花一般多,但指定少不了。聖旨是帝王傳達命令的方式,不管大事小情。
比如任命、革職、賞賜或是交辦任務等,通常都會下一道聖旨。見聖旨猶如見帝王,都是要下跪磕頭才能接旨的。
根據官員品級,製作聖旨的材料也是有嚴格規制的。就聖旨的軸柄而言,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
聖旨一式兩份。一份交由接旨人保管。一份由專門的機構存檔。
按說接到聖旨那是官員的榮耀,應該頂禮膜拜,妥善保管。再加上機構的存檔,應該儲存完整,存世很多才對。
可是我們發現,博物館現存的除了少量明清聖旨外,前朝歷代的聖旨幾乎不見蹤跡。
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說聖旨的材質易損,多為絲錦,不好儲存。這確實是一個因素,但不應該絕跡。畢竟紙質的字畫都能儲存下來。
那麼民間也是一樣,保留前朝皇帝的聖旨是要被殺頭的。不管是誰當皇帝,他都希望自己是天下唯一正主。前朝聖旨是個很敏感的東西,留有它就說明你絲絲念念與前朝。皇帝為了政權穩定,是不允許任何影響穩定的因素存在的。
所以迫於生存,大量的聖旨都被銷燬了。就算有一些被私藏了下來,也還有很多因素會導致後來被毀。
戰亂時期,房倒屋塌,戰火焚燬。逃難時,保命最要緊,金銀細軟最實用。能顧及到儲存這些聖旨嗎?
大浪淘沙後,留下來的也就鳳毛麟角了。有些官員死後把象徵著榮耀的聖旨作為陪葬品也一併葬入墓中。
都知道蠶絲這種材質,本身易損,要有專業技術才能儲存好。希望流於民間的鳳毛麟角的聖旨能重見天日。否則我們真的再也沒有眼緣能見到前朝歷代的這些聖旨了。
-
14 # 歷史吐槽機
詔書不能亂用
扯淡聖旨這玩意之前先普及一個冷知識,咱們看電視劇裡皇帝給人送兩個核桃,太監衝進家中叫喚“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其實是完全不對的。大抵上這麼做完要麼皇帝被御史噴個臭死,要那太監背鍋個矯詔的罪名,小命肯定是難保的。
古代的詔只有皇帝本人登基、登基、大婚、親政、殯天,或者國家遭遇重大變故、重大革新、重大慶典時才能使用。其作用是昭告天下,使所有人知曉,也就是說詔書沒有特定接旨物件。
明清聖旨樣式故此聖旨這東西下發給個人一般都是“誥”、“敕”或者是“制”三種形式的文書,明朝以前的聖旨咱們就不論了,繁雜無比又沒有太多成規。明朝認為統治承於天命,建立了完善的誥封制度,相對討論容易些。
大體上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的品級大多跟丈夫一致,原則上不可以高於丈夫,這也就是後來俗稱“誥命夫人”的由來。至於“制”一般不涉及官職,是皇帝送禮物或者要東西,要麼就給個榮譽稱號時使用,但是到了後來有點用亂了,和“敕”的用法開始混淆。於是俗意上用“制”表示恩寵提拔,不涉及百姓;而用“敕”則有一絲警告的意味,告訴你別驕傲自滿。
聖旨都去哪了?現在可以扯淡一下聖旨都跑哪去了,通常來說歷朝的詔書都會被妥善的儲存,但是問題在於那玩意都是紙或者布做的,儲存起來特別麻煩。而且歷朝的文件存放機構都有著火的記錄,連《永樂大典》都能燒掉,幾道聖旨倖免的更少。
另外興替之際通常會京師大亂,各部衙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搶劫,聖旨這玩意是最沒搶劫價值的東西,基本也就被霍霍了。再加上後朝不理前朝事,那些東西肯定不如土地黃冊、稅收記錄有用,基本都廢掉了。
-
15 # 王松林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產生過80多個朝代,有過400多位皇帝,2萬多份聖旨。但到現在為什麼聖旨的古董卻少之又少,都到哪裡去了呢?
長期以來很多人都在猜測:
1,有人認為,聖旨作為皇帝下達給官員或貴族的命令,那麼基於保密的原則,接旨的一方應該會將聖旨燒燬,以免皇帝的某些機密被洩露。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為了防止有些心懷不軌的人造假聖旨,皇帝的聖旨除了傳給官員的那一份,宮裡還要有一份存檔。也就是說所有聖旨都是一式兩份的,宮裡那一份有專人保管,另一份在接旨官員家中。
2,皇帝獨尊,封建社會更朝換代的速度還是挺快的。新上任皇帝都會給留在宮中的以往皇帝聖旨當垃圾銷燬。新皇帝的指令才是“聖旨”,很多官員家裡懼怕新朝會認為,他們有恢復舊朝的企圖,也會將聖旨燒燬,以免惹來殺身之禍。,
3,在古代每當改朝換代的時候,新皇帝都會把前朝的遺物銷燬。前朝的遺物大臣是不能私自收藏的,如果被搜出收藏前朝的東西的大臣可是要殺頭的。同樣老百姓也是不可以收藏的,所以古代官員都會把前朝的聖旨銷燬。
4,也有的膽子較大的,不銷燬皇上的聖旨,聖旨都會祕密的收藏起來,當做家族傳家寶,一般不會輕易拿出來給別人看的。經過長期戰亂和變遷,消失的無影無蹤,不知去向。古代戰亂很多,戰亂中無數宅邸被毀,人們在逃生中帶金銀財寶還來不及,所以聖旨大都下落不明。
6,還有一些聖旨經過長時間的流逝,很多聖旨由於潮溼,被螞蟻咬爛等原因腐爛了,而一些由蠶絲製成的聖旨,經過長時間的放置,圖案和文字已經變得模糊不清了,最後,當垃級處理了。
7,還有一部分聖旨被用於陪葬了,在大官死後,作為榮耀象徵的聖旨跟其他陪葬品一起下葬。我們今天在博物館看到的聖旨,都是挖掘出土的陪葬品。
9,文革期間,誰家還存有聖旨,這是件天大的事,後果很嚴重,比現在誰家藏有槍支彈藥,窩藏毒品還嚴重,如果僅僅當作四舊燒燬算是最幸運的事了。
10,至今,聖旨在民間還存在少量,大都在農村,很多人不願意上交國家,作為私人藏品儲存下來,因為他們覺得上交國家也沒什麼好處,不如儲存下來當作傳家寶,因為聖旨一方面象徵著整個家族和姓氏的榮譽,是要作傳家之寶的,一方面象徵著帝王的龍氣,他們想留在家裡沾沾龍氣。
11,如今,聖旨作為一件稀罕古董,其價值和價格是任價古董都無法相比的,可以說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價值連城。所以,聖旨持有者一般不會為錢財而拍賣。
-
16 # 豫北老崔
我們通過一些藝術作品也應該有所瞭解,古代皇帝下達一些政令或者獎勵處罰一些官員都是以聖旨的方式下達,那些官員或者百姓接到聖旨之後,都會把聖旨看作珍寶一般儲存起來,有的甚至覺的能得到一份聖旨可是家族的榮耀會把聖旨供奉起來,更有甚者會給聖旨建立一個祠堂,亦或者傳給後人做為傳家寶之用。並且古代皇帝下達聖旨的時候一般都會把聖旨分成兩份,一份下達給需要接旨的人,一份被相關機構保管。
其次,聖旨雖然是帝王的旨意在古代高貴無比,都是用上好的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分別位祥雲瑞鶴或者五爪金龍,富麗堂皇。可聖旨說白了只是一中高棉織品,所有物品都逃脫不了一個風化的結果,在說本身聖旨在古代被當作供奉之物,長期暴露在空氣之中,被風化也是必然。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古代聖旨也一樣逃脫不了被損壞被風化的結局,在文物之中,瓷器尚有風化的可能,何況區區的一種絲製品呢。
最後就是古人的侍死如侍生的觀念了,古代人們在去世之後都會把自己心愛之物或者能體現自己榮耀的物品陪葬,聖旨在古代如此尊貴,古人得到聖旨又是如此榮耀,選擇把聖旨當作陪葬品一起帶入墓葬之內的或許也有很多吧。
通過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古代聖旨雖然多不勝數,可由於王朝更替,人為損壞、自然風化,被西方列強搶走和帶入墓葬等原因,才讓我們感覺現代難以看到古代皇帝的聖旨,古代聖旨儲存少的原因也是如此。
-
17 # 匹諾曹jun
有人說,聖旨作為皇帝下達給官員或貴族的命令,那麼基於保密的原則,接到聖旨的官員或貴族應該就已經將聖旨給銷燬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聖旨作為皇帝意志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著皇帝本人或皇權的體現,銷燬聖旨就等於在否定皇帝的權威,所以沒有哪一個官員膽敢將聖旨銷燬了,除非他已經打算謀反了。
皇帝的聖旨不但不可以銷燬,接旨的人員還必須走上一套接旨的流程,以示自己對皇帝的忠誠。接旨的流程一般就是幾個太監帶著一批侍衛前往官員駐地或府邸,然後得到訊息的官員再準備好香案,並帶著屬官或家眷一起跪在香案旁,等著宣旨的太監宣讀聖旨。宣旨太監宣讀完聖旨,並將聖旨交到官員手中之時,接旨的流程才算走完了。
我們現在在博物館裡看到的聖旨,一般都是明清時期的聖旨,其主要原因就是這兩個朝代距離我們現在的時間較近,所以儲存地比較完整。而其他朝代,比如漢唐的聖旨就基本上已經絕跡了,這些聖旨要麼被人為地銷燬了,要麼因為保管不善而損毀了,不得不說一聲可惜了。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就有400多位皇上,那麼每個皇上都會頒發數不清的聖旨。照一般人的想象,聖旨都去哪兒了呢?彆著急,我們慢慢來了解。
一、古代聖旨的相關知識
1、聖旨是什麼材質?
聖旨可不是紙做的,它的材質是蠶絲,有十八道工序,並且做工力求精益求精。 這種材質是皇家專供,製作的人也是專門從事這項工作,每道工藝完成後都需要負責人員簽字畫押,有人監督。
2、古代的聖旨長和寬是多少?
聖旨不是小小的,窄窄的。而是有一定尺寸的,聖旨的寬為33釐米,長度在3米到5米之間,字數不等,多的甚至是上千字。
3、聖旨有何不同?
聖旨的軸根據官員的等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設計: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
4、圖案有沒有?
聖旨上的圖案多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 聖旨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
5、聖旨如何防偽?
有一種看法是,聖旨上的第一個字寫在右上角第一朵祥雲上。
6、聖旨的價值
聖旨基本上分為賜命和誥命:
單彩的聖旨一般封五品官員以下的,稱為賜命;而多彩一般是封五品以上官員的,稱為誥命。
內容多為官品職銜和事蹟,以及封賜的官職等,價值也不同:
1、被老百姓所收藏
我們常看到電視劇中有這樣的場面,有人大喊,“聖旨到!”於是,齊刷刷的,所有在場的人都跪下了,聆聽來人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那麼,這聖旨會怎樣被對待呢?當然是像是供奉自己的祖先一般供奉起來。這可是象徵著皇恩浩蕩啊!一般人是沒有機會得到的。當然,降職、抄家另說。
河北省的一位孫姓老人家中,有一長達3.6米,寬33釐米,是青黃兩色絹本,有織錦雲紋,字跡清晰可辨的明朝聖旨。聖旨的內容是讚揚孫維城為國事日夜操勞,表揚其成績顯著,敕封其為山西布政使 。而這位孫維城就是孫姓老人的先人,曾中進士,做到了山西布政使。
2018年,河北省南宮市文物部門在一戶白姓人家發現一件明成化年間聖旨,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這道聖旨為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對明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白圭進行的誥封,內容為對白圭生前功績的褒揚,並封贈其為榮祿大夫、少傅,諡號為恭敏。 此聖旨總長2.5米、寬0.29米,共計25行,145個漢字。尾處蓋有篆書"制誥之寶"璽印。
2、被老百姓焚燒了
朝代更迭之後,為了避免災難,焚燒者前朝聖旨者居多。但也有因為對前朝的感情特別深厚,而藏在私密之處的。但是這樣做的風險特別大,如果抓到,是被抄家殺頭的。
2003年,河南新鄉市一戶任氏家族儲存有聖旨,已經開始風化。最後轉交給新鄉市檔案館代為保管。聖旨不是鋼鐵之軀,所以時間久了容易風化,最後被毀。
4、隨葬一部分
聖旨作為一種榮耀,會隨著擁有者的逝去,而被放入其棺木中,陪伴他的左右。
5、被人走私到海外一部分
在國外,也有一部分聖旨,有一些就是被一些不法的商人都走私過去的。
6、被列強搶奪了一部分
比如,外國侵華時,就曾擄走了一部分的聖旨。
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