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留白說
-
2 # 多彩生活集
果汁所含的營養不如完整的水果。水果中含有多種有益的營養物質,如蘊含於果皮和果肉中的膳食纖維。但製作果汁時,果皮和果肉通常都會被扔掉。透過從水果中榨取的果汁,我們得到的是大量的果糖,纖維卻被除去了。這意味著相較於吃完整的水果,喝果汁會攝取較高的熱量
-
3 # 廣州小林
個人覺得直接吃新鮮水果更好,新鮮水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和抗氧化物質,榨汁的話就會去掉這些物質,果汁的含糖量會比水果更高,而水果中的果糖攝入過多,容易導致人體的血糖上升。
眼看熱浪一股股襲來,連續幾周北京的最高溫度都在30度+徘徊,沒錯,空調西瓜wifi的日子又來了。不過,對很多“懶癌”吃貨來說,吃西瓜(水果)還是麻煩了點,又得牙咬又得吐籽(去核),完全比不上一杯透心涼的西瓜汁(果汁兒)帶來的爽快嘛。秉持“原生態的才是最健康的”人則不認同,果汁雖好,但畢竟是加工過的,還是不如新鮮水果來的健康。孰是孰非呢?
其實果汁雖然好喝,但和新鮮水果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新鮮水果裡主要有幾方面的成分,首先是最常見的糖、酸、維生素,維C,這是最常見的,還包括一些礦物質元素,花青素,胡蘿蔔素,再有一些多酚類的成分,還有果膠,纖維素等。
水果含有這麼多成分,到底有哪些成分能夠進入到果汁裡?首先是糖、酸,肯定能進去,此外還有花青素、可溶性的金屬離子如鉀離子等,此外還有一些多酚類的。那哪些是進不去的,即水果變成果汁兒損失了哪些成分?果膠、纖維素,這兩個對人體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成分。此外,在榨果汁的過程中,水果很容易接觸氧氣,氧化也會讓很多營養素缺失甚至完全,如維生素C,有資料表明,用普通的刀刃打漿提取果汁的話,80%以上的維C會即時損失,多酚類物質也會氧化變色。
除了果汁比水果少了很多有益成分外,果汁的液體狀態也常常使得人們更容易喝得更多,畢竟固態水果需要咀嚼,胃排空的速度也會變慢。果汁喝得越多,身體攝取的糖分也越多。
最後,再囉嗦一下果汁的含義。其實按照國標的規定,所謂果汁或者果蔬汁,指的是直接從果實或者蔬菜裡壓榨出來,不新增任何成分的,才是果蔬汁。一旦添加了別的成分,如常見的水、糖等,都不能叫果汁兒,而應該叫果汁飲料。
想想日常喝的果汁兒,尤其是市面上售賣的果汁,幾乎都偏甜,原因就是在加工過程中加了很多糖。可想而知,每喝一杯果汁兒下去,該有多少糖進入呢。說到這,知道真相的胖子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一句,新鮮水果和果汁兒還真不是一回事兒。所以,要想真正獲取水果的營養成分,還是動動牙齒,咬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