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四季cxh
-
2 # 嘀噠嘀時光機
簡單的說就是兩種截然相反的狀態,包括:脾氣、性格、待人待事風格等等。
許多孩子在幼兒園裡,吃飯、穿衣、疊被子……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做,而且做得很好,在老師心目中絕對是個好孩子。可回到家裡卻變得任性、嬌氣、依賴,事事都需要家長代替,而部分孩子則恰恰與之相反,總之出現了家與幼兒園大相徑庭的行為。
在幼兒園表現好的孩子,一般榮譽感都比較強,希望得到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認可,喜歡得到他人的誇獎和表揚,這就使孩子為了完美而壓抑自己,一旦回到家,少了學校的關注,就鬆懈了,本性暴露無遺。
而在家表現好的孩子,對於幼兒園的老師來說比較讓人頭疼,他們總是什麼也不在乎,隨心所欲,但是回到家,也許家裡教育嚴格甚至會有“棍棒教育”,所以變成在家裡乖巧老實,不敢隨心所欲。
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在家裡和幼兒園表現一樣好呢?做到一下幾點,慢慢就會改變孩子的兩面性的。
1、家校教育保持一致。可以和老師保持溝通,以求對待同一類實物,老師和家長的處理方式基本一致。
2、表揚與批評相結合。這是教育孩子的一種重要手段,通常情況下,表揚的效果要比批評的效果好,但是過分的表揚與沒有實質性的表揚,會適得其反,表揚批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多做,而某些事不能做。
3、拒絕隔代親。對於這一點,深有感受,爸媽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那麼一點自覺性,就因為爺奶輩的溺愛,包辦代替,對孩子放鬆要求;保護過多,一朝回到解放前。要想孩子好,家庭成員戰線一定要統一,大人之間溝通好,才能真正的養成好孩子性格。
4、言傳身教很重要。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好老師、好夥伴。孩子優良的品德、習慣源自於父母日常的一舉一動。
5、欲速則不達。對待孩子要有耐心,孩子的言行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小事開始,點滴滲透。積極創造條件,鍛鍊孩子的能力和自覺性。
回覆列表
孩子的兩面性是孩子根據互動物件的特點而產生的不同互動模式。比如有的孩子在老師面前像乖綿陽,在家長面前則脾氣暴躁。有的孩子在媽媽面前比較放鬆,而在爸爸面前比較拘謹。有的孩子在爺爺奶奶面前為所欲為,而在爸爸媽媽面前比較收斂,有的小寶寶跟著爸爸走路摔倒了會哭著不起來,等爸爸抱。跟媽媽摔倒則自己起來。等等都是兩面性的體現。這和互動物件的性格,權威,身份有關。爺爺奶奶隔輩親縱容孩子,所以孩子就放肆,爸爸媽媽嚴格所以就收斂。孩子攝於老師的權威所以孩子忍著,而對家長則把內心的壓抑發洩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