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大資料背景下,我們的衣食住行,各種買賣交易都被人記錄在案。隔段時間就有人打你電話推銷,以前很生氣,現在見怪不怪了,可是有一次干擾到了小朋友,這讓我很是生氣,你們呢?
7
回覆列表
  • 1 # 追科技的風箏
    法律監管跟不上資訊交易。從個人角度講,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生產資料,包括消防、醫療、出行等,任何行為都與大資料掛鉤。從資訊賣方講,他們會千方百計儲存資料,從大資料中,按照某個目的,尋找規則資料,這個不難。從資訊買方講,為了是謀求更多隱私和利益。關於個人隱私資訊保護,監管目前做不到全天候、全方位,在資料所有權和使用權上缺乏清晰界定。資訊交易之後的資料混亂使用危害很大。大資料無罪,亂用者有過。從個人看,你的生日、家庭地址、親屬資訊給不懷好意的人知道,你能想象會有什麼後果?自己的孩子上下學,你還敢放心嗎?從社會看,公共大資料、政府大資料的交易濫用,會影響社會穩定、政府執政能力。從國家看,核心科技、軍事設施大資料資訊洩密、交易、使用,會給國家安全帶來很大傷害。資訊交易使用不公可能導致群體歧視。大資料也分為高低價值。高價值的資料必然涉及收入高、地位高的核心階層、精英群體、成功人士、稀缺資源,這些資訊交易與使用,必將導致重心、權益、資源向此類群體不斷聚集。反之,普通群體由於對應的往往是非高價值資料,使用頻率相對不高,可能被商家、服務方,甚至是政府忽略,在導向上不夠重視,在統計、分析等方面,資料體現不出普遍民意。說了很多,歡迎批評指正。

  • 2 # 飛狐面具

    在意你又能如何呢?

    現在之所以會有“大資料”的這個概念,就是因為太多的網路碎片化資訊,把這些資訊梳理好了,就能根據演算法輕鬆的針對性推薦資訊、商品、服務等等等等。

    從某種角度來看,應該說從古至今一直以來個人資訊就是很重要的可交易“商品”,比如張三家中有人病重,需要找一位醫術高明的郎中,這時候他就會四處打聽,而剛好李四知道有一位神醫,就可以以“人情”的方式告訴張三,而張三找到郎中後不管能否治癒,都會“感謝”李四,這也算是一種個人資訊的交易。

    延伸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都具有各種有價值的“資訊”,這些資訊會在你不知不覺中被人有意或無意的獲取。

    網站註冊、遊戲註冊、快遞填寫、入職資料、醫院體檢等等等等,每個人的資訊早就已經碎片似的散落在每個角落,只要有心之人去收集去非法牟利,那麼你就會收到各種針對性的推銷電話、郵件、甚至是上門推銷,還有就是各種詐騙。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的監管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如果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與部門來進行資訊監管與執法,那麼資訊買賣的混亂局面會越來越嚴重,而我們個人對這種趨勢與現狀是無能為力的,只能是提高警惕謹防詐騙,至於遇到推銷,就看個人需求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去的2018年你如意嗎?對於2019年有什麼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