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民間一句罵人的話。實際上,這句話的原來面目是“忘八端”。古代時,“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記了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後來卻以訛傳訛變成了“王八蛋”。
“八端”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依據每個德目的不同功能,這八德又大致可分為四個層面:
第一、"義"與"忠"
"義"——人間正道的嚮導,是道德靈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價值導向;
"忠"——盡己報國的責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覺意識和價值目標;
第二、"悌"與"信"
"悌"——兄弟姊妹的友愛, 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礎和價值動源。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
第三、禮"與"廉"
"禮"——人際文明的規範,是道德品質,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文明價值;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政治價值;
第四、"孝"與"恥"
"孝"—— 生生不息的愛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礎和價值動源。
"恥"——人之為人的底線,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礎和價值選擇。
這是民間一句罵人的話。實際上,這句話的原來面目是“忘八端”。古代時,“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記了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後來卻以訛傳訛變成了“王八蛋”。
“八端”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依據每個德目的不同功能,這八德又大致可分為四個層面:
第一、"義"與"忠"
"義"——人間正道的嚮導,是道德靈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價值導向;
"忠"——盡己報國的責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覺意識和價值目標;
第二、"悌"與"信"
"悌"——兄弟姊妹的友愛, 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礎和價值動源。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
第三、禮"與"廉"
"禮"——人際文明的規範,是道德品質,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文明價值;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政治價值;
第四、"孝"與"恥"
"孝"—— 生生不息的愛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礎和價值動源。
"恥"——人之為人的底線,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礎和價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