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養魚老道
-
2 # 魚道
魚缸中魚的密度,決定著魚的生活質量,也就決定著魚是否健康。
就像一個城市,如果人口密度過大,過於擁擠,各種汙染會隨之而來,交通會擁堵,人們的生活質量就不高,健康就會受到威脅。
魚缸裡的環境也可以看作一個小社會。這裡面生長著魚,還有數以億計的細菌、微生物。在這個“小社會”裡,很難說誰是主宰。說魚是吧,細菌、微生物都可以決定它的生死。說細菌、微生物是吧,沒了魚它們也存在不了。
所以,魚缸中觀賞魚合理的密度,可以形成合理的生態,達到水、魚、菌、微生物的和諧共處,這樣才最好。
怎樣才算是合理的密度?沒有嚴格的定義。控制密度的目的,一是寬水養大魚,利於魚體發育。二是過多的魚會喂大量食物,產生大量的排洩物,過濾系統一旦不堪重負,會對魚造成致命傷害。三是密度大疾病傳染的機會也大。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這句話用在養魚上也適用。合理的要義在於不死魚。只要魚在缸裡生活良好,一條魚是合理的密度,兩條魚也是合理的密度,十條八條上百條也是合理的密度。
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少養幾條魚還是必要的,做到寧少勿多最好。一般家庭的中型魚缸,養4-6條10釐米左右的魚即可。小型的缸,養3-5釐米的魚2-3條即可。養魚的過程中,還要考慮魚年年長大的因素,考慮過濾、充氧的問題。如果各方面條件都具備,適當增加魚的數量不是不可。
那些嚴格按照多少升水養多少條魚的說法,我感覺並沒有多大意義。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摸索一下,得出的結論才最靠譜。
我想我們還要看圖說話吧,一公斤水一公分魚這個概念確實正確,但我們不妨把這個概念看成是個官方語言,以用來作參考就可以了。養魚的密度必須得具體情況去具體分析的。就以這缸魚為例吧,無論你的過濾多麼強大,魚兒的密度肯定是大了些,光這幾條燕魚就已經不少了。如果魚兒都長大了,這麼大的魚缸是肯定裝不下這些魚的。
如果是我的魚,這些魚都長大了的話,我可能會把燕魚和其他小型魚單獨放一個缸裡,紅箭就不能養了,墨燕長不太大,吃紅綠燈的可能性倒也不大。
要麼,如果把紅箭和其他小型魚放在一起,再加兩條燕魚也行。總之,我是會這麼去搭配著養的。
現在的做法也只有加強過濾,配合適當換水了,魚的個子還沒長起來,稍微將就一下也可以。如果再過兩個月,馬上盛夏來臨,魚兒又都長起來了,這個魚缸就肯定裝不下,或者要出問題了。可以拿些魚去魚店換些水草回來,既減少了密度,又增添了情趣,也有益於魚缸的良好生態系統的培養,一舉多得啊!光有底泥,沒有水草,也太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