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毅而三思吳六奇

    日本的冶金技術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甚出名,即便可以上溯的時間很早。或許有些人知道石見銀山,但那也是在大永六年(1526)之後才開始的開鑿坑道(見《銀山舊記》)。這種開鑿所涉及的,是從中國舶來的“灰吹法”帶來的生產工藝進步所致。在這一技法提高了銀產量後,日本逐漸蔓延起各地爭搶礦山的爭鬥。

    不得不說下“灰吹法”。從《天工開物》中可以看到,“熔礁結銀與鉛”和“沉鉛結銀”可以很好提升銀的產量和質量。雖然無法肯定這一技法何時出現,但宋代的《本草圖經》、明代更早成書的《菽園雜記》都有這方面的記載。唐代邠王李守禮的遺址更是出現了壓甕礦渣。

    而今在石見銀山遺址,也可見“唐人屋敷”、“唐人橋”等痕跡,這得以證實日本石見銀山早期的礦坑開採和提煉等一系列銀加工,都與中國工匠有很大關係。因此可以斷定,從1526年之後,日本銀的質量(成色)或者大致等同於中國銀。

    但這並非本答案的結束。銀在提煉之後,隨著時間和用途,可能會氧化或人為參入其他金屬。但是在明清時期,中國較之日本、北韓等周圍藩國對銀的成色有著更嚴格的要求。如《大明律·附例七》所述:“凡收受諸色課程變賣物貨,起解金銀,須要足色。如成色不及分數,提調官吏人匠,各笞四十。”

    這是因為元代興起的銀銅雙本位貨幣政策始然。改變銀兩成色的地方是傾銀鋪,這一過程則被稱為“火耗銀”(成色不足加收銀,成色提純損耗銀)。雖然胥吏官僚的貪腐值得詬病,可這種方法很好地維持了中國銀的成色卻是不爭的事實。反觀日本銀錢……以明治八年(1875年)的貿易銀為例,這種銀幣的標準重量為27.216克,含銀量僅佔90%,成色遠不及中國(含銀量低於90%就不會出現銀紋)。

    所以提問問及的近代……這些從1840年以後,這些一直很好保持了成色的中國銀兩最終在晚清末年,因各種理由被劫掠、敲詐一空。譬如甲午戰爭結束後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便讓日本獲得了總計2.5472億兩白銀,其中包括戰爭賠款、贖遼費、威海衛守備費和利息;僅以威海衛守備費而計,每年便需支付日本50萬兩,利息也以年計算。(清制一兩約36.9克)。

    若在加上民國時期《辛丑條約》已支付的一部分(條約議定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以及侵華戰爭時期劫掠所得……記得今日民間有個說法是日本總計從中國掠奪了7.5萬噸白銀。對這一說法我雖然持有保留態度,但它確實可能是一個真實數字。

    所以提問所問的“近代的日本銀子質量好”,其實還是在說中國銀子質量好。正是這些被迫輸出到日本的銀子,更好地給了他們一個新的標準。而更多的數量,也讓日本得以成為世界上用銀量最大的國家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式spa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