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治亞文史部落格
-
2 # 土豆絲炒辣椒絲
正是因為儒家思想,朱元璋才立朱允文的,因為朱允文是皇嫡長孫,是皇位第一繼承人,其他兒子在儒家思想看來,雖然是兒子,但根據立嫡立長的原則沒有嫡長子的嫡長子,也就是朱允文更具有合法性。
-
3 # 新中式生活
從儒家角度看,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帝位繼承人,儒家沒有理由反對,也不想反對,更沒有能力反對。
一、儒家沒有理由反對,因為這符合儒家認同的“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繼承製”正是在儒家鼓吹的理想社會夏商周三代之治時期確立的,正妻所生的嫡長子繼承王侯權位,其他嫡子和庶子被分封到地方上當諸侯,加上分封的功臣和前朝貴族,合在一起就叫“封建”。
“立嫡以長不以賢”。這是封建宗法不可動搖的一個鐵律,按照這一套朱允炆甚至他的嫡親弟弟的繼承順序都優先於朱棣,與能力無關,儒家沒有理由反對。
這個繼承原則的好處是,確定性極強,能有效保障穩定接班秩序,是比較先進的。蒙古就比較落後,沒有明確固定的繼承製度,每次汗位爭奪都造成內亂,直到忽必烈時期才採用的漢文化的立嫡長子為太子的辦法。
二、儒家不想反對,因為相比武功顯赫的朱棣、朱允炆正是儒家理想的“明君”
儒家希望天子垂拱而治做個泥塑,朝政全部交給文官,不希望出現太強勢和有主見的皇帝,所謂的明君賢君最好是經過儒家洗腦、非常聽話的。
三、即使以上兩條都不存在,儒家也沒有能力反對
明初不比宋代和明末,威望無比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經歷了胡惟庸案和“剝皮實草”都無法制止的文官貪汙腐敗浪潮,完全看清了當時儒家利益集團的毫無節操,根本不信任儒家、而且對儒家結黨亂政十分警惕,一直對儒家實行一面利用、一面抑制的手段。
儒家對此心知肚明,面對如此強勢的開國之君一直戰戰兢兢,哪裡敢在事關國本的繼承人問題上亂嚼舌頭。成祖朱棣登基後也沿用了這一策略,儒家文人直到崇禎時期才壟斷朝政,結果就是明朝很快滅亡了。
古代有先例,立嫡長子,立皇長孫。在古代雖說男人可以娶多位女子,但是他的妻子只有一位,簡單來說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子所生的兒子叫嫡子,妾所生的兒子叫庶子。嫡孫即為嫡子的嫡子。庶子的嫡子或是嫡子的庶子皆不可稱之為嫡孫。嫡長孫為嫡孫中最先出生的那個。
朱元璋的妻子馬皇后和朱元璋是患難夫妻,儘管朱元璋有很多妃子,但皇位繼承人首當其衝要從馬皇后的兒子裡面去挑。第一個自然是太子朱標,朱標溫文儒雅,喜歡仁政,這和朱元璋不同,因此朱標深得各位大臣的擁戴。朱標死後,兒子朱允炆雖然年幼,但也是掌上明珠,因此被推為皇長孫。可見朱元璋對他的厚愛。自然儒家沒有敢反對的。其一,對朱標的感情,另外大家也都知道朱元璋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