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龍255886852

    那是必須的,縱觀整個國家的農業人口結構,絕大部分是60.70.80.後的中老年人,90.後可以說沒有種地的,如果糧食價格還這麼低迷,70.80.後將有一部份人都會選擇離開糧食種植,60.後的人基本不會對農業產生興趣。年青的人基本不會種地,合作社的發展潛力不知道如何,我個人認為10年後中國糧食安全必然會出現大規模危基。

  • 2 # 駿景農業

    但是,就這個問題的大前提來看,“當農民失去對農業的熱情”,我不知道,農民在打算做農民的時候,是不是因為熱情。

    “家裡有地,父母是種地的,自己也沒有什麼想幹的,父母年邁種不了地了,自己也就開始種地。”這些簡單過頭的理由,是不是農民選擇成為農民的原因呢,也許這些都不能稱之為原因,只能說是別無選擇。“子承父業”,在以前看來是那樣的理所當然。在一個崗位上,一干是一輩子。說不上喜歡,不過也不討厭,這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想法吧。

    之前是別無選擇,現在為了養家餬口,有的農民朋友選擇成為農民工,從事的,早已不是農業了。

    駿景——裡脊

  • 3 # 山村鄉音

    農民不種地,那是不可能的事。雖說農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但是家裡還有中老年人種地務農。年輕人外出打工那是好事,至少可以增加家中的經濟收入,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到中老年時還得在家種地務農。

    農民對種地不熱情,那是由於農產品價格低,農活髒累,效益不高很多原因造成的,但做為農民,你不種地還能幹啥?

    將來以後,隨著科技的發展,農產品產量的提高,人們不會餓肚子,吃的食品會更綠色,更美好!

  • 4 # 青春年華187925332

    這是現實面臨的主要問題,農民對種地的熱情一但厭煩了,這種危機就是對生存價值的踐踏,沒有糧食是不行的,不種糧食更是不行的,

  • 5 # 韓一軍

    這個問題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中國人口眾多,每年的糧食需求量巨大,而且耕地稀少,人均耕地僅僅只有1.5畝左右,近些年來,由於農業的生產效益低下而且還多是重體力勞動,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農村逐漸空心化,“誰來種地”就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問題。

    但是一個積極的方面在於這個問題還具備一定的改善空間,核心點在於誰來種地,而不是糧食的生產量不足,這也就是說中國的自然資源依然具備養活整個中國的能力。所以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以及農業規模化經營這兩條路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掉務農人數減少的困境。透過機械化的大面積推廣,可以補充大量流失的農業勞動力,另外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和土地流轉,可以將土地流轉到種糧大戶的手中,讓土地依然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另外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糧食單產也會不斷提高,這也是解決糧食危機的有效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般情況下,勤勞與什麼詞配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