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61021162376
-
2 # 使用者8461021162376
一、關西:今陝西、甘肅一帶。位置比較固定。
二、弘農計較有爭議。
弘農縣是中國古代漢朝至北宋期間長期設定的一個縣級行政區劃,始終是弘農郡的治所,但是其所在地有遷移。漢武帝置弘農郡時,在秦國名關函谷關邊置縣為郡治,也名弘農,是弘農縣之始,位置在今天河南省靈寶市東北黃河沿岸。
隋朝時,弘農郡範圍縮小,失去了黃河沿岸的轄區,弘農縣名稱雖然保留,卻也因此向西南遷移到了今天靈寶市中心地區。此後,弘農縣曾有恆農、常農等名稱,直到997年因虢州之名而改稱虢略,從此失去弘農之名。
[編輯本段]弘農郡
弘農郡是中國漢朝至唐朝的一個郡置,其範圍歷代有一定變化,以西漢為最大,包括今天河南省西部的三門峽市、南陽市西部,以及陝西省東南部的商洛市。由於其地處長安、洛陽之間的黃河南岸,一直是歷代軍事政治要地。
西漢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武帝設立弘農郡,設郡治在秦國名關函谷關邊,縣名也是弘農,故址在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東北,轄11縣,118911戶,475954人。東漢、三國沿置,但今商洛市範圍劃規京兆尹,只領有河南省西部範圍。西晉時,郡南部析置上洛郡,其區域進一步縮小到黃河流域今三門峽市範圍。南北朝時,為避諱曾改為恆農郡,隋朝恢復弘農,但郡治弘農向西南遷到了今靈寶市中心,且失去了黃河沿岸的轄地。
唐朝時,弘農郡分為陝州、虢州,從此失去郡名。虢州仍治弘農縣(今靈寶市),而陝州境內天寶元年因為在函谷關遺蹟發現寶符而更名為靈寶的桃林縣,卻不是今天的靈寶市所在地,而是漢晉時的弘農縣所在地。到北宋時,弘農縣先改為常農,後以州名改為虢略。從此弘農不再作為地名使用。
一、關西:今陝西、甘肅一帶。位置比較固定。
二、弘農計較有爭議。
弘農縣是中國古代漢朝至北宋期間長期設定的一個縣級行政區劃,始終是弘農郡的治所,但是其所在地有遷移。漢武帝置弘農郡時,在秦國名關函谷關邊置縣為郡治,也名弘農,是弘農縣之始,位置在今天河南省靈寶市東北黃河沿岸。
隋朝時,弘農郡範圍縮小,失去了黃河沿岸的轄區,弘農縣名稱雖然保留,卻也因此向西南遷移到了今天靈寶市中心地區。此後,弘農縣曾有恆農、常農等名稱,直到997年因虢州之名而改稱虢略,從此失去弘農之名。
[編輯本段]弘農郡
弘農郡是中國漢朝至唐朝的一個郡置,其範圍歷代有一定變化,以西漢為最大,包括今天河南省西部的三門峽市、南陽市西部,以及陝西省東南部的商洛市。由於其地處長安、洛陽之間的黃河南岸,一直是歷代軍事政治要地。
西漢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武帝設立弘農郡,設郡治在秦國名關函谷關邊,縣名也是弘農,故址在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東北,轄11縣,118911戶,475954人。東漢、三國沿置,但今商洛市範圍劃規京兆尹,只領有河南省西部範圍。西晉時,郡南部析置上洛郡,其區域進一步縮小到黃河流域今三門峽市範圍。南北朝時,為避諱曾改為恆農郡,隋朝恢復弘農,但郡治弘農向西南遷到了今靈寶市中心,且失去了黃河沿岸的轄地。
唐朝時,弘農郡分為陝州、虢州,從此失去郡名。虢州仍治弘農縣(今靈寶市),而陝州境內天寶元年因為在函谷關遺蹟發現寶符而更名為靈寶的桃林縣,卻不是今天的靈寶市所在地,而是漢晉時的弘農縣所在地。到北宋時,弘農縣先改為常農,後以州名改為虢略。從此弘農不再作為地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