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觀滄海8
-
2 # 莊莊紫砂a
好的泥料是一把紫砂壺的根本,但是切記在追求的過程中不可太極端。有以下幾個誤區需要格外注意:
▼看表面泥色:
每位壺友都希望自己能買到品質較高的泥料,這樣的想法是無可非議的。倘若不具備基本泥料知識,僅憑自己感覺買壺,往往會因為泥色的多樣化,錯失了一些真正好泥。
▼追求名貴泥料:
很多朋友對一些稀有泥料趨之若鶩,道聽途說找尋一些稀奇古怪的泥料。部分不良商家,利用消費者盲目求新的心理,採用價格低廉的陶土加化工顏料調製,以次充好,並謊稱是各種珍稀泥料。
▼抱著撿漏的心態:
一些壺友不瞭解紫砂知識,往往會因為一些價格優惠,而去購買一些低檔壺。從而忽視了紫砂特有的泥料質感,真正好壺,在後期泡養過程中:溫潤似玉,色相沉穩。
追求泥料的時候如何避免進入誤區,現在你清楚了嗎?
這個問題很難一下子講的清楚,也曾有朋友約自己談一點紫砂泥料的東西,自己也想寫一點這方面的東西,但一直沒有動筆,一則玩壺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總要經歷幾個階段,總要吃一點藥,概無人可免,等幾個階段走完了一切都豁然開朗。玩壺說白了就是一種感覺,等拋開泥料,拋開作者,只存感覺,只看神韻時,就是在千把壺裡挑出最好的一把也不是難事,觀千劍而後識器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泥料畢竟是紫砂收藏最基本的東西,特別是當下,原礦好泥的價Grand SantaFe來越高,好泥越來越少,泥料炒作的成分也就越來越大,也就出現了諸如桃花泥、黑金剛、雞血大紅袍等等莫名其妙的泥類。說白了,賣家就是為了把你繞糊塗,繞進去,讓你糊里糊塗掏錢而已。紫砂泥料在上個世紀還是按紫泥、紅泥、綠泥(或段泥)幾大類來分,各類又分出不同的小類,後來因綠泥日漸稀少,段泥又是綠泥與紫泥的伴生礦有時就把綠泥歸為段泥的一類。不過那時不管是做壺的或是藏家對泥料都沒有像現在那樣在意。現在那麼多的分類只不過是根據礦色、拼色、調色、燒成色的叫法而已。紫紅綠三色在透過煉泥調配可以燒出不同色彩的紫砂壺,透過加鐵紅粉、鈦白粉、氧化錳、氧化鈷也可以燒出不同色彩的壺。對於不同原礦泥調出的壺仍是原礦,即便是加化工料調出的壺也不必談壺色變,喝喝茶也喝不出毛病,別聽網上一些冠以化工壺的論調,你現在能買到三十年前的民國綠你就偷著樂去吧。
以下配圖均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二廠一些名家的作品,泥料基本都是黃龍山四號井泥料,有著紫砂壺泥料活化石之稱,透過和現代壺的比較可以看出泥料的差異。配圖1、紅泥、2、大紅袍(中間為近兩年的趙莊朱泥大紅袍)、3、黃龍山朱泥、4、紫泥、5、清水泥、6、底槽清、7、段泥、8、本山綠泥、9、民國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