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經內科醫師李小菲
-
2 # 胃食管反流張醫生
肌張力障礙是主動肌與拮抗肌收縮不協調或過度收縮引起的以肌張力異常的動作和姿勢為特徵的運動障礙綜合徵,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續性的特點。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依據肌張力障礙的發生部位,可分為侷限性、節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侷限性肌張力障礙指肌張力障礙隻影響到軀體的一部分,如痙攣性斜頸、書寫痙攣、眼瞼痙攣、口-下頜肌張力障礙等。節段性肌張力障礙累及一個以上相鄰部位,如Meige綜合徵(眼、口和下頜),一側上肢加頸部,雙側下肢等。累及一側身體時稱偏側肌張力障礙,一般由對側大腦半球病變所致。全身性肌張力障礙,累及至少一個節段,加上一個以上其他部位。
-
3 # 健康之路9320
肌張力障礙是主動肌和拮抗肌收縮不協調而引起的肌張力異常的動作和姿勢為特徵的運動障礙綜合徵。
根據病因分原發性和繼發性。
根據肌張力障礙發生部位,分為侷限性,節段性,偏身性,全身性。
具體疾病有,1、痙攣性斜頸,是頸部肌肉痙攣,或強直收縮而形成,頭部旋轉姿勢,頸部深肌肉均受累。多見於椎體外系損害。
2、梅傑綜合徵,以雙眼瞼痙攣或面部肌肉對稱性不規則痙攣。
3、扭轉性痙攣,是以肌張力障礙和四肢全身劇烈運動不隨意扭轉為特徵。
4、其它肌張力障礙的疾病還有,抽動症,甲狀腺機能減退症,腦外傷,腦炎,藥物中毒等。
肌張力障礙的分類
目前肌張力障礙可根據發病年齡、臨床表現、病因、遺傳基礎、藥物反應等因素綜合分類,臨床最常用如下分型。
(一)根據發病年齡分型
1. 早髮型
≤26歲,一般先出現下肢或上肢的症狀,常常進展累及身體其他部位。
2. 晚髮型
>26歲,症狀常先累及顏面、咽頸或上肢肌肉,傾向於保持其局灶性或有限地累及鄰近肌肉。
(二)根據症狀分佈分型
1. 局灶型肌張力障礙
單一部位肌群受累,如眼瞼痙攣、書寫痙攣、痙攣性構音障礙、痙攣性斜頸等。
2. 節段型肌張力障礙
2個或2個以上相鄰部位肌群受累,如顱頸肌張力障礙(Meige綜合徵)、軸性肌張力障礙等。
3. 多灶型肌張力障礙
2個以上非相鄰部位肌群受累。
4. 全身型肌張力障礙
下肢與其他任何節段型肌張力障礙的組合,如扭轉痙攣。
5. 偏身型肌張力障礙
半側身體受累,一般都是繼發性肌張力障礙,常為對側半球、尤其是基底節損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