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人,給人的形象是大為不同的。
第一:百家爭鳴時期。那時的文人,給人的形象拿今天的話來說是“複合型人才”。那時的學術界就像一大鍋八寶粥,粥裡有紅豆、綠豆、黑豆……。各種不同的材料放在一起,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熬製出的粥真是香氣撲鼻。那時有倡導禮儀廉恥、長幼尊卑的儒家;有倡導一切皆用法律來定奪的法家;有鑽研於科技,甚至製造出飛鳥的墨家……。各路“大咖”們理論自成體系,很多治國理政的文人都是通曉諸多學派的複合型人才。
第二: 兩漢時期。那時的文人,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軍隊裡的“參謀”。自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文人們基本只研究儒學。那時的儒學除了遵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長幼尊卑有序的體制,還倡導儒生要學會“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也就是說儒學鼻祖孔子要求儒生要知禮儀、懂音樂、能射箭、架戰車、精文書、會算數。那時的文人基本上不僅會舞文弄墨,而且體格也強健。那時的文人有些像軍隊裡的參謀,對待上級非常服從,人與人之間等級森嚴,並且基本上是“手捧書卷、腰別寶劍、身背弓弩”能文能武的人。
第三: 兩晉時期。那時的文人,給人的形象是“仙氣飄飄的基佬”。兩晉時期流行玄學,很多文人都是口若懸河地說著一套套理論但是卻幹不了什麼實事。他們大多空談先賢和理論行,但是要腳踏實地幹一番事業不行。當時文人的外貌和服飾上追從女性化。看到兩個精英在促膝長談頗有些當今看到倆“基佬”聚首的感覺。
第四: 宋至明朝時期。那時的文人,給人的形象是“體弱的思想家”。自宋朝開始文人漸漸視武將為莽夫、視舞文弄墨思索人倫為雅事。唐時還有詩人云:“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而到了宋代人們卻認為在戰場上得到哪怕像收復幽雲十六州這般大的功勞也不如讀書考取功名重要。並且到了宋代儒家所倡導的六藝也漸漸變了味,“射”、“御”這兩項技能逐漸不被強調。這導致宋朝開始儒生重文輕武基本只能文卻不能武……。
第五: 清朝時期。那時的文人,給人的形象是“只知四書五經的奴才”。清朝的政治極為專治,全國事無鉅細都是皇帝說了算。清朝之前的文人還能和皇帝共治天下,言論也基本自由。即使到了比較專治的明朝,祖訓也不允許殺言官。那時基本由文人擔任的言官甚至可以罵皇帝而不受懲罰。然而到了清朝,一場場文字獄將學術界弄得人心惶惶。那時的文人要飛黃騰達基本只有讀四書五經考取功名後拍皇帝馬屁。那時的官場流行一句話:“多磕頭、少說話”。
當然,不同的個體都是不同的。同一個形象不能定義一個時代的所有文人。但是,同一個時代大多數的文人所流露出來氣質卻可以代表那個時代的文人氣質。
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人,給人的形象是大為不同的。
第一:百家爭鳴時期。那時的文人,給人的形象拿今天的話來說是“複合型人才”。那時的學術界就像一大鍋八寶粥,粥裡有紅豆、綠豆、黑豆……。各種不同的材料放在一起,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熬製出的粥真是香氣撲鼻。那時有倡導禮儀廉恥、長幼尊卑的儒家;有倡導一切皆用法律來定奪的法家;有鑽研於科技,甚至製造出飛鳥的墨家……。各路“大咖”們理論自成體系,很多治國理政的文人都是通曉諸多學派的複合型人才。
第二: 兩漢時期。那時的文人,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軍隊裡的“參謀”。自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文人們基本只研究儒學。那時的儒學除了遵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長幼尊卑有序的體制,還倡導儒生要學會“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也就是說儒學鼻祖孔子要求儒生要知禮儀、懂音樂、能射箭、架戰車、精文書、會算數。那時的文人基本上不僅會舞文弄墨,而且體格也強健。那時的文人有些像軍隊裡的參謀,對待上級非常服從,人與人之間等級森嚴,並且基本上是“手捧書卷、腰別寶劍、身背弓弩”能文能武的人。
第三: 兩晉時期。那時的文人,給人的形象是“仙氣飄飄的基佬”。兩晉時期流行玄學,很多文人都是口若懸河地說著一套套理論但是卻幹不了什麼實事。他們大多空談先賢和理論行,但是要腳踏實地幹一番事業不行。當時文人的外貌和服飾上追從女性化。看到兩個精英在促膝長談頗有些當今看到倆“基佬”聚首的感覺。
第四: 宋至明朝時期。那時的文人,給人的形象是“體弱的思想家”。自宋朝開始文人漸漸視武將為莽夫、視舞文弄墨思索人倫為雅事。唐時還有詩人云:“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而到了宋代人們卻認為在戰場上得到哪怕像收復幽雲十六州這般大的功勞也不如讀書考取功名重要。並且到了宋代儒家所倡導的六藝也漸漸變了味,“射”、“御”這兩項技能逐漸不被強調。這導致宋朝開始儒生重文輕武基本只能文卻不能武……。
第五: 清朝時期。那時的文人,給人的形象是“只知四書五經的奴才”。清朝的政治極為專治,全國事無鉅細都是皇帝說了算。清朝之前的文人還能和皇帝共治天下,言論也基本自由。即使到了比較專治的明朝,祖訓也不允許殺言官。那時基本由文人擔任的言官甚至可以罵皇帝而不受懲罰。然而到了清朝,一場場文字獄將學術界弄得人心惶惶。那時的文人要飛黃騰達基本只有讀四書五經考取功名後拍皇帝馬屁。那時的官場流行一句話:“多磕頭、少說話”。
當然,不同的個體都是不同的。同一個形象不能定義一個時代的所有文人。但是,同一個時代大多數的文人所流露出來氣質卻可以代表那個時代的文人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