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四哥7054

    看看企鵝怎麼過冬的就知道了。全部落的人擠在山洞裡,烤火,穿獸皮。小孩在最裡面,老弱病殘在最外面。另外就是原始社會後期,小冰河時代結束,氣候比現在暖和,所以河南在夏商周時還有野生大象。而再早的小冰河時期,貌似智人祖先還沒有從溫暖的非洲赤道地區走出來……

  • 2 # 君浩

    說起來,古代的取暖方式還真不少,雖然原始了一點,但是效果很不錯。

    首先是建築上,古代的房屋一般是土坯牆,牆體普遍比現代建築厚,這樣做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比較有效隔絕冷熱空氣的交換,做到冬暖夏涼。

    但是光靠牆壁厚未必就百分百保證暖和,所以還有其他輔助手段,這才是取暖方式的重頭戲。

    先說富貴人家,尤其是皇帝的宮苑,牆體不僅厚,中間還是空心的,每一個房屋的邊角位置都有一個類似與灶臺的地方,當然不是燒飯用,而是取暖用。燃燒炭火,熱度會順著中空的牆壁流通,迴圈到整個屋子裡,產生的煙氣會透過專門的通道排除,不會影響到屋裡的人。可以近似地理解為是古代的暖氣裝置。

    當然這還不夠,而且也不是一般人用的起的,一般人家會用火爐。火爐的造型有很多,最著名的恐怕是紫禁城裡的那幾座,這些物品影視劇裡也有過體現。鐵齒銅牙紀曉嵐有一集,在冬天的時候,紀曉嵐把自己的棉服借給了別人,進了皇宮請過安之後立馬跑火爐邊取暖去了。因為火爐比較小巧,實在怕冷的還可以緊靠在火爐旁烤火取暖,同樣地,一屋子人,距離爐火的遠近也是古代尊卑秩序的一種體現。但是火爐未必是所有人都用的起的,底層人一般就會把火爐削減一下,做成火盆,原理和火爐一樣,一般是放在腳邊,一個不小心很容易踢翻或者被燒到,毛主席當年在延安就因為專心寫作不小心踢翻火盆,把自己的棉鞋燒了一個洞。琅琊榜裡有一幕是梅長蘇徒手從一個金屬盆裡取了一小塊炭,當然後果就是被燙了一下。裡面的那個小東西就是火盆,構造比火爐簡單多了。

    無論是火盆還是火爐,裡面燒的一般是木炭。最主要的好處就是不會有煤煙的產生。同樣還是這部劇,炭其實也有好多種,富豪人家用的一般比較高階,這也是古代身份的一種象徵。比如譽王請來一幫宿儒大家之後,特別囑咐要用獸金炭不能用銀屑炭,以此表示自己對這些人的尊重。

    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取暖方式就是火炕,這個大家比較熟悉,就不細講了。

    除了這些固定的硬體之外,還有一些人會用現在暖手寶大小的袖珍火爐取暖。這個在甄嬛傳裡有過比較好的體現,同樣,怕冷的梅長蘇也有。

    到了明代,棉花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棉服成了冬季防寒的主要衣物,實在太過清貧的人,只好穿著破舊的棉服緊緊縮成一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闆苛刻,再努力老闆也是不滿意。想辭職,我該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