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治平36

    七零後的中年人,他們曾經歷過開放改革初期時候。那時環境還相當不錯,放了學後,用竹絲編織的“插”(用來裝盛稻穀的容器),到小河裡撈一種小魚“貼石姑”(又有人叫碟石姑),通體黑色,形狀像蝌蚪的魚,撈到了不用去除內臟,直接下鍋煎煮。那時山村的小河裡,還有許多魚和蝦,蟹之類的,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撈到一大碗,足夠一家人晚餐時下飯。

    要麼在星期天,帶上一些熟石灰,圍住小河的一塊水域,也能弄到一兩斤山坑魚,用姜做配料,山泉水清煮鮮魚湯,鮮美無比。想想那段時光,確實是開心極了。

    每到春暖花開,到茶樹上採摘“茶泡”,“茶耳”,吃到嘴裡,滿滿的春天味道。夏天,山上野楊梅紅了(成熟了),中午邀上幾個小夥伴,去摘那又酸又甜的楊梅,吃得滿嘴牙齒都酸得嚼不飯,秋冬天那更不用說了,麻藤子,山欖,沙果,過山龍,山柿子,山糖梨……簡直說不完。

    小時候有說不完的故事。也是人生最快樂,最開心的時候。

  • 2 # 蒼穹裡微塵飄

    我69年的,是70後挨邊的人。小時候有趣的事兒很多,小時候爬樹打過棗子,雖然沒下河摸過魚,但在小溪裡、水田裡摸魚是常有的事。

    每年農曆七月中旬,家門前一棵棵掛著青黃,透著紅點的棗子樹,便成了我們惦記的物件,每天趁著家人們都出去田裡地裡勞作時,便趕快叫上小夥伴,趕緊爬上棗樹,舉起篙子一頓亂敲,然後麻溜地下來撿起棗,塞進衣袋,一溜煙兒跑去屋後,嘻嘻哈哈地偷吃著甜甜的棗子。

    每逢三春時節,只要下雨溪水上漲,就有成群的魚兒迎著溪水往上游,每逢此時便是我們摸魚的好時機,我們捲起褲腳,挽起袖子,提著木桶,持著趕魚用的竹罩子,興沖沖下到溪水裡,雖然搞得全身溼溼的有些涼冷,但下溪水從沒白下過,總是能捉到足夠吃的魚兒。

    比起在溪水裡摸魚,在水田裡捉魚就不用分時令節氣。記憶裡的水田裡永遠有捉不完的魚。那時種田沒有象現在種田施用至命的農藥除草劑,水田邊築著長長的小溝圳,有水庫放水過小水溝圳,溝圳里長滿水草,有水的時候便有小鯽魚、蝦子,泥鰍鱔魚躲在水草下的泥裡,我們一有空閒,便提著桶,拿著盆子,赤著腳,用手挖著溼泥堆在小溝圳裡堵住水流,把小水溝圳一段一段的攔截,舀出裡面的水,抓出小鯽魚,小蝦子,再拔出水草,用小手挖泥,那一條條泥鰍鱔魚便溜了出來,雙手一捧,雙指一夾,泥鰍、鱔魚便丟進了桶子裡。如果是秋冬,割了水稻,水田放幹了水,便去找有手指大的洞眼的地方,那裡準藏有泥鰍,鱔魚。

    因為小時候太喜歡捉魚了,以至現在過了幾十年夢裡還會做捉魚的美夢,呵呵,我的童年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信用卡與支付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