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森科技

    海信做OLED,很多人認為是跟隨索尼創維的節怕,更有甚者認為鐳射技術徹底不行,轉投OLED陣營了。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種情況,海信選擇此時做OLED電視,一是經過多年的市場推廣,OLED電視這個產品消費者開始慢慢熟悉並接受了;二是產業鏈也做好放量準備,包括面板、整機廠商,都有加快推廣的意願;三是良率提升,降本有序推行,助力OLED快速發展;四是自身一些最佳化技術也大大降低燒屏機率。

    總之一句話,在市場即將爆發的時候,海信入局,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不會對某項技術缺席,這對一個終端廠商來說很正常。

    不過最近出現了很多關於海信鐳射不行了,要轉投OLED陣營的聲音出來,筆者認為這純粹是無稽之談。

    雖然鐳射不好,但是作為其他有屏產品無法匹及的優勢,在超大屏市場擁有不少粉絲他,而對海信來說,做OLED要從LGD那邊購買屏,而鐳射則大部分技術是自主的,擁有極大的話語權,利潤空間也大不一樣,說實話,如果市場沒有萎縮到令人難以接受的程度,海信絕不會放棄鐳射,甚至還會繼續推進激光向70英寸級發展。

    客觀說,OLED贏了,雖然做終端的索尼創維獲益,但掌握屏體資源的LGD會成為理所當然最大的贏家。現在面板供應依舊供不應求,LGD更希望火上澆油,希望這種供不應求時間能更久,從而賺取更多暴利,像這兩年三星在中小尺寸AMOLED市場一樣。

  • 2 # 騰逸八方

    OLED是主流趨勢,之前技術不成熟,入場的廠商少,但是2017年開始已經逐漸成熟,面板成品率上升,價格下降,技術成熟,所以海信可以殺入了。

  • 3 # 正彪騎行見聞

    分析如下,是基於其戰略考慮的,當一種新技術的產生的時候,其製造成本新技術推廣成本,技術是否成熟,使用者接受度都是未知數,進入過早,不一定合適,市場風險過大,市場方向如果不對,將會使前期投入歸零。進入過晚,存在錯失市場的機會,如何把握好分寸,是考驗一個企業的重要的戰略執行力的。

    比如,曾經摩托羅拉微軟等投資銥星網路手機的高科技專案,最後以失敗告終,專案技術是成熟的,但使用成本太高無法和GSM競爭,導致無法大面積推廣,造成專案失敗。還有例子,長虹電視推出的背投電視也是一樣,在技術應用方向不明的時候,過早介入,專案技術方向錯誤,液晶電視大火,導致專案失敗。專案介入過晚,可能會錯過新技術爆發的機會,這就不舉例分析了。

    回到題目,目前oled技術方向基本已經明瞭,oled具有比現在顯示螢幕更優的效果,海信目前投入oled電視生產,在戰略上,是有其考量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情況才算是政府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