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意言之

    我覺得之所以會有這個爭論,是因為陳霸先這個情況比較特殊,他自己姓陳,他的封爵也是陳,就是兩個陳碰到一起了,所以很多人會覺得陳國的建立並不是因為自己的封爵,而是按照自己的姓氏來封。但其實之所以封他陳公並非是簡單的按照自己的姓氏來封的,或許有這方面的原因,但跟他的封爵也有關係。

    陳霸先是漢朝的陳寔的後人。在新喻侯蕭映任吳興太守時陳霸先隨任直兵參軍。後命陳霸先駐守宋隆郡,因陳霸先所部安化二縣不服從南梁的管轄而發生叛亂。陳霸先迅速率兵平定,開始展露頭角。

    交趾叛亂,陳霸先為廣州解圍,受到了梁武帝重視授他為直閣將軍,封新安子爵。在之後,梁武帝任命陳霸先為交州司馬,領武平太守平叛。平叛後,梁武帝加封陳霸先振遠將軍、西江督護、高要太守、督七郡諸軍事。

    侯景之亂中陳霸先投到梁武帝第七子、湘東王蕭繹帳下,受其節制。擊敗蔡路養後,陳霸先被蕭繹授為明威將軍、交州刺史,改封南野縣伯。在擊敗侯景主力後,被湘東王蕭繹授為通直散騎常侍、使持節,加封信威將軍、豫州刺史,領豫章內史,改封長城縣侯。不久之後又加授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六郡諸軍事、軍師將軍、南江州刺史。侯景廢掉簡文帝蕭綱,立豫章王蕭棟為帝后。陳霸先派長史沈袞奉表去江陵向湘東王蕭繹勸進。湘東王蕭繹授予陳霸先使持節、都督會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五郡諸軍事、平東將軍、東揚州刺史等職務,領會稽太守、豫章內史。廣陵朱盛、張象潛襲擊北齊刺史溫仲邕,北齊令梁割讓廣陵,之後陳霸先率軍返回,被授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徵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等職務。蕭繹稱帝后,進陳霸先為司空;後蕭繹被殺,陳霸先擁立蕭方智為帝,任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領揚、南徐二州刺史,仍詔陳霸先可甲仗百人,出入殿省,從此掌握了南朝梁的實權。

    之後,蕭方智提升丞相陳霸先為太傅,加賜黃鉞、殊禮。九月初五,又提升為相國,總領朝政,封為陳公,備九錫,陳國(陳國所轄地為陳留、南丹陽、宣城,揚州之吳興、東陽、新安、新寧,南徐州之義興,江州之鄱陽、臨川十郡)設定百官。之後陳公陳霸先進爵為陳王。最終於太平二年十月,蕭方智禪位於陳霸先,南梁滅亡。陳霸先稱帝,改元永定,國號陳,是為陳武帝。

    由陳國的封地可見,陳霸先的陳公是由於封地陳留而得此封爵(或許死受陳霸先脅迫而有意以其姓氏尋找封地而封爵),之後陳霸先所立的陳國之所以被稱之為陳有可能有懷念祖先的意思,但也不排除是陳公與姓氏一樣而形成的巧合,所以不能因為陳國的國號和其姓氏一樣,就簡單的判定為他不是根據自己的封爵而設立國號的。

  • 2 # 韓I949

    我覚的陳霸先是繼候景之亂建立陳。那個年代是正是五胡亂中華南北朝大動盪的時候。北方是匈奴鮮卑羯氐羌。南朝自劉裕始,宋齊梁陳,及至到隋就南北統一了。梁武帝佞佛納北方叛將召至候景之亂,趕到陳後主就是南朝最後一個皇帝了據說陳霸先得國甚正。

  • 3 # 空海北溟

    陳做為南朝宋齊梁陳之一,國名當然不是來自於陳霸先的陳。陳霸先自稱郡望穎川,先秦時期穎川屬於陳國,所以蕭方智冊封陳霸先為陳公,陳霸先繼而為陳王,得國後自然遵循舊例,建國號為陳。所以陳國之陳來自於陳霸先的封爵“陳”,而非他的姓氏“陳”。今人多浮躁,少靜心讀史之人,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多謬已。

  • 4 # 我是空姐吖

    蕭方智登基稱帝后,陳霸先總攝梁朝軍國大事,並分別於紹泰元年(555年)底和太平元年(556)六月,先後擊潰北齊兩次大規模進犯。旋即進爵為公,拜丞相、錄尚書事、鎮衛大將軍,進封義興郡公,拜大傅;接著又進位相國,總百揆,加九錫,封陳公,尋進爵為王。

    所以陳霸先也如歷史上大多數王朝一樣是以前朝封爵建國。這一招自曹操始,延續了七百餘年。這樣做的好處是在凡事講究名正言順的中國,以封爵建國證明自己繼承前朝國祚,為正統正朔,有利於收拾人心,得到朝野民意的支援。

    以前朝封爵建國的王朝主要有:

    1、曹魏,曹操為魏王;

    2、晉,司馬炎為晉王;

    3、劉宋,劉裕為宋王;

    4、南齊,蕭道成為齊王;

    5、南梁,蕭衍為梁王;

    6、南陳,陳霸先為陳王;

    7、隋,楊堅為隨國公;

    8、唐,李淵為唐國公;

    9、後梁,朱溫為梁王;

    10、宋,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製作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