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7日06:30大洋網-廣州日報
原標題:3歲童幼兒園學“操刀”做飯,幼兒園希望讓孩子在下廚中得到動手機會
近日,5歲多的小懿在幼兒園裡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動手做的小蔥煎雞蛋,媽媽史女士則高興地在朋友圈裡直播了小懿自制午餐。不過,兩年多前,當幼兒園讓三歲不到的兒子“操刀”做飯時,史女士有點憤怒:孩子那麼小“舞刀弄鍋”,傷著了怎麼辦?不過,兩年過去,史女士的憤怒變成了驚喜。
家長史女士說,第一次聽說孩子在幼兒園裡學做飯,有些憤怒。“太過分了,當時我兒子還不到3歲,傷著了怎麼辦?”劉老師也說,一開始幾乎所有家長都反對,即便小朋友用的是塑膠刀具。
現在雖然兒子還不到6歲,但在家裡也經常幫媽媽做些家務,澆花,洗碗,這些事兒子都愛幹。“我想如果不是在幼兒園裡老師教了他們這些,任何一個家長,都不太捨得離那麼小的孩子去做家務”。
史女士說,原本以為,老師平時發的幼兒園做飯的相片,只是一個應景的事情,但是當看到自己的孩子真的在家裡自己動手做,她的想法就完全改變了。史女士說,透過孩子學會自己做飯這件事,她認識到孩子遠遠比父母想象中“更堅強,更聰明,更有潛力”。
回覆列表
-
1 # 無言東飛燕
-
2 # 三城一郭
我想問的是,父母因為孩子會做飯而沾沾自喜感到高興呢?就是說為孩子能做出一頓飯而覺得有成果讓孩子滿足而享受成功止步不前,成功的光壞會把人套住,就限制了孩子的視野。還是願意讓孩子寧可沒有做出什麼成果,但對凡事都抱以探索的心理,平時在家庭中願意主動分擔一些父母的家務呢?
先別說分擔家務了,就說,母親每天收拾家那麼辛苦,孩子有沒有意識不隨地亂扔垃圾呢?或者,每次吃完飯把碗收進廚房呢?
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毫不體諒父母的辛苦付出而為所欲為,卻在某一時刻為突出自己而大顯身手,父母還過高表揚,那就是害了孩子,是錯誤的教育。
另一個誤區就是,讓孩子喜歡上了做家務,那孩子可是認真的。如果孩子的喜好,不能滿足父母的虛榮的慾望,到時候父母可就別批評孩子。所以,父母想要的什麼,加給孩子的也是什麼?但願所有父母不人云亦云,對待教育孩子,有自己清楚的定見。
同樣的一件事,有的人做了則是對自己一生有益處,而有的人則成了絆腳石。因為家庭環境父母的教育觀念不同,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給大家講個故事,這個故事很常見。
幼兒園和小學有一個課程,就是回家後幫媽媽洗腳,老師逼著孩子做,孩子也逼著自己做,為學習愛父母孝敬父母,孩子特別聽老師的話,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有時甚至不問原因。這就是我們國家的教育。
我們大多數人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肯定不想讓孩子唯命是從沒有自己的主見,而盲目做一些事情。
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可是,當你走進他們的生活時你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孩子因為幫媽媽洗過一次碗而驕傲的不得了,在家裡邊更是為所欲為,根本不聽父母的話。
那些不願意讓孩子幫洗腳的父母想的是:“不會因為洗一次腳孩子就學會孝順。在於父母平時生活中的態度,他們的思想價值觀,他們如何說如何行?”
我認為老師的引導是對的。老師能在所有家長反對的情況下仍堅持下來,真的挺不容易。
3歲幼童既使老師不讓他們拿刀弄剪,在家裡也會自己動手。這個時期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別強,看見大人弄啥他們都要自己動手試試。這時家長的反應都跟題主描述的一樣,害怕傷到孩子而嚴厲拒絕。殊不知我們卻錯過了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和勞動習慣的最好機會。等孩子再大點,很多家長髮現不管叫孩子做什麼都叫不動了。就是因為家長沒有把握住機會,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毛病。所以我個人認為,在有家長或老師監護的情況下,放手讓孩子自己做,讓孩子體驗生活,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同時他們也有成就感,對孩子形成良好性格也有幫助。這種影響是長期的,越往後驚喜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