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青島戲說房產

    量化資料只是你工作內容的體現,並不等於你的工作內容,而是代表你的工作的效果,換句話說,工作內容體現在量化結果上,但是你的工作重點還是在工作內容而非數字上。只有把工作內容做好了,才能有好的量化結果。

    就像是一個學生,考試分數肯定就體現他學習的內容和程度,只是想我要考多少分還不如想一想我有哪些知識還沒有真正的學會。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運用這些量化資料為我們所用呢?

    1、認清重點

    你的團隊是為了實現這些結果而存在的。這些結果代表著你為客戶做的事情,這才是重點。我們相信,如果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那麼最終的量化結果肯定會不同凡響。告訴團隊我們要做什麼,而不是單純的要求團隊要達成怎樣的分數。

    找出你的團隊負責實現的最重要的三項成果。接著找出你的顧客或者客戶認為後果對他們而言最為重要的三項成果。這兩者匹配度越高,說明重點越明確。

    2、認清能產生真正結果的關鍵行為。

    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明確應該怎麼做、做什麼很重要。

    不管做什麼業務,總有一些關鍵行為能夠推動業績的增長,你要知道做什麼才能讓你成功。

    問自己兩個問題:

    1) 你的團隊或公司最重要的三項分數或者指標是什麼?

    2) 你的團隊在為顧客或客戶實現有意義的成果時必須執行的最核心的三種行為是什麼?

    3、強調關鍵行為。

    作為管理者,你要掌控團隊的節奏,只要你控制好時間,把每個人都定位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那麼他們就能做好分內的工作。

    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強調關鍵的行為,告訴他們我們只有做到了什麼事情才能得到一些數字量化的成果,試著找到三種持續不斷地讓團隊將這些行為(而不只是指標)記在心裡的方法。

    4、在適當的週期檢查分數

    檢查量化資料並不是看結果,而是看過程,也就是說你要知道最近的工作內容做的怎麼樣,發展趨勢怎麼樣,所以,只要知道最近的趨勢就夠了,不需要太過頻繁。

    當然,不同的業務的時間週期不同,通常而言,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週期來看資料,保證你能夠發現趨勢提前找出問題或者發現更大的優勢就可以了。

    如果太專注與分數,那麼反而不容易成功,太專注於分數反而會忽視自身的真正的核心競爭力,而且還容易看到虛假的資料,人們為了達成你對於量化資料的要求,從而對資料做一些裝飾,就像上市公司的財報一樣,都會盡量把資料做的漂亮一些,只關注資料會導致無法專注於關鍵行為,只會讓業績波動十分大,不利於整體發展,太過要求資料也有可能會導致管理者做出一些不理智的決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期間你還會讓孩子去上補習班嗎?說寒假不補習,來年排老底,是不是慫人聽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