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人欣賞也要芬芳I
-
2 # 作家潘大帥
找好反駁的理由,不能慣著,要反擊。
小時候我經常聽過的一套人生理論就是:如果不好好學習,就不能考上好大學。如果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賺不到錢。賺不到錢,就過不上好的生活。
以前的我經過父母的洗腦迴圈,也覺得這一套理論邏輯十分嚴謹。但其實這都是不講理的邏輯謬誤,不講理的地方在於,這些事情都只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比如就算學習成績不理想,也可以透過某個特長被一所好大學特招。
職場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比如碰到領導蠻狠不講理的時候,那我們應該怎麼如何應對呢?
阿里·阿莫薩維在《神邏輯》中列舉了常見的19種邏輯謬誤,讓你能找到某些神邏輯背後的錯誤,脫離我們的思維慣性。
我選了三個比較常見的來分享一下:
①輕率歸納。
也就是在歸納結論的時候,樣本太小,沒有代表性。
比如最近熱議的謊報身高問題,據說每一個身高4250px的男生其實都是4225px及以下。從資料上來說,這就是一個輕率歸納的不講理結論。
大部分人可能身邊會有幾個這樣的朋友,於是立馬就認可了這個觀點,但實際上這樣的人不一定有你想象的那麼多。
②亂賦因果。
把沒有必然聯絡的兩件事,直接安排上了因果關係。
比如之前提到的洗腦迴圈,如果不好好學習,就不能考上好大學。如果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賺不到錢。賺不到錢,就過不上好的生活。
再舉一個例子來理解:
有一項研究發現,一個國家消耗巧克力的數量,和國內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高度相關,但這個結果並不意味著,只要我們天天吃巧克力,就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在碰到選擇問題的時候,告訴你只能選A或者B,沒有其他選項,但其實只要你仔細思考,就會發現CD選項。
比如辯論的時候,經常是分正方和反方,這就是AB選項,你通常只能選擇站在正方這邊,或者支援反方的觀點。但其實還有第三種選擇,你可以支援正方的某個觀點,同時也支援反向的某個觀點。
舉個例子,要不要上大學這個問題,不是隻有要,和不要兩個選項。你可以說經濟條件允許最好少,如果經濟不允許,先看看能不能搞到助學貸款再決定要不要上。
等下次領導跟你說,業績不好就是你一個人的問題時,別再詞窮了,要學會反擊。
答主:潘大帥,一個沒有感情的讀書機器,幫你推薦最靠譜的職場書籍和最實用的閱讀技巧。
回覆列表
不講理沒關係,就擔心不遵守規則,唯我獨尊。
適應並改變現狀,提高情商和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在哪你都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