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wins糖糖甜甜
-
2 # 沐沐研究所is
首先,選一件對的事堅持做下去。
經常有讀者來問:“很想改變自己,化妝、買衣、減肥、讀書、談戀愛,等等,可想得特別美卻就是做不到,可怎麼辦?”
遇到此類問題的女人也無一例外不能管控自己的情緒,高興起來是一回事,不高興起來又是一回事,看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恨不得馬上擁有,遇到自己一時解決不了的困難,轉臉就想逃避。其實你喜歡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對的,你看似困難的問題,說不定就是人生的轉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就不能明辨是非,看不清楚自己,看別人都是霧裡看花。
不要貪心,你先選一件對的事情去堅持著做下去。那什麼是對的事情呢?你超過30歲還素顏,那學習化妝對你就是一件對的事。你體重超標20%,那減肥對你來說就是一件對的事。你情感痛苦期超過六個月,那放棄就是一件對的事。你超過兩年沒有固定男朋友,那改變自己就是一件對的事,你職位和薪水超過三年未變,那學習充電或是換工作也是一件對的事情。
你又不是超人,一次就做一件事就好,過程中不論發生什麼我們也逢山開路、遇水疊橋,樂到瘋、痛到死我們也不放棄不退縮,這時候的你就已經能把身邊的好多人甩出好幾條街了,動力就會更足,直到看到想要的結果。這時候,我們想要的結果或許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更讓自己受益的是有能力再選擇一件對的事繼續做下去,這是管控好自己情緒的第一步。
第二,就是閉上嘴少說話,做好你自己。
看誰都不順眼
人際關係緊張,情感狀態不幸福,生活一直庸碌無為,都是因為自己書讀得太少,想得卻太多,嘴裡的話更多。該把自己當回事的時候,卻為了金錢和渣男作踐自己,不該把自己太當回事的時候,卻為了所謂的權利鬧到尊嚴掃地。
喜歡問問題,或許不是好學而是愚蠢,喜歡挑剔別人,或許不是認真而是矯情。一個任何事情都喜歡較真,稍不如意就抱怨不休怎麼都過不去,就是大家常說的“自討沒趣”。讀書和學習的時間從來就不會浪費,哪怕眼前被生存擠佔了大部分時間,你還是要再擠出時間去培養自己的情趣,一個腹中空空的人最容易多事和多話,做的卻常是無用功,說的也常是廢話。
做一個有趣的人。怎麼做?你首先需要培養自己的愛好。看書、運動、種花、養魚,所有那些能讓自己安靜下來,並從中獲得提升的事物才算是愛好,哪怕你擅長洗衣做飯,每天讓自己穿著乾淨整潔,又把自己養得容顏滋潤,這就也算是愛好。你自己不受益,別人受益不是愛好,你自己不快樂,別人快樂不是有趣。所謂有趣,就是你擁有了讓自己儘快恢復平靜和獲得快樂的能力,並且不受環境和他人影響。
別人都在努力地工作生活,你卻在努力給自己找痛苦,拖著一條尾巴亂闖人世,被踩到了就暴跳如雷,可別人根本不認識你是誰啊。所謂價值,就是你處處被別人尊重,而不是總覺得別人都不尊重自己。低頭付出,抬頭看人,假話絕不說,真話不全說。一個可以管控好自己情緒的女子,不多言,不攀附,不將就,溫柔是從裡到外的力量,最是那一低頭的淺笑裡,看明瞭世態炎涼,也願意待生活如初見。
這個世界之所以願意把你溫柔相待,是因為你只是躲在時光深處好好愛自己,就已經是一道風景。能管控好自己的情緒,你的生活就是美好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態,你就是成功的。
第三步,就是扔掉不穿的衣服和不愛你的人。
你一定要養成定期收拾和整理的習慣。為什麼?當你的房間被雜物堆滿,新的形象永遠都在夢裡。當你的心靈被過去的陰霾覆蓋,幸福也會躲著你走遠。你要相信眼見的都是真實的,想改變就一定要從眼前的事情做起,而心靈的力量無窮大,不要讓過去影響你的現在,過好當下每一天,因為你的現在即是你的將來。
先從收拾自己的衣櫃開始,超過一年以上不穿的衣服,穿了一年的內褲和文胸,尺碼不合身的服飾哪怕款式和顏色再喜歡,也都列在需要處理掉的範圍內。拉開鞋櫃看一下你的鞋有幾雙,春夏秋冬各有兩款,運動穿運動鞋,上班穿高跟鞋,逛街穿休閒款,等等,不夠了就去買,那些變形的、夾腳的、穿著不舒服的統統扔掉。不要為了省錢就虐待自己的腳,委屈自己的身材,辜負了自己的年華,因為女人省著省著就更容易老去,人財兩空的事很多,怎麼著也得我們帶走我們的美麗吧。
整理自己的電腦和手機,那些無用的郵件、各種聊天記錄、超過一年不聯絡你,也不給你朋友圈點讚的人都要及時刪除。背後說你壞話,當面諷刺挖苦,對你的戀人指手畫腳之類的所謂朋友,絕交。與其花時間去討好和維繫沒有價值的人脈,不如努力先讓自己變得有價值,你不需要討好任何原本無關,或是可以變得無關的人,真正愛你的人,你好好活著就已經是對方的幸運。有時候你之所以顯得忙,是因為你在忙著浪費時間。
最需要馬上扔掉的就是不愛你的人,痛苦如影隨形,憔悴的是再也回不去的時光。你當然可以找一萬個理由說自己就是扔不掉,好吧,那就等著他扔掉你,這一點你會如願的。
管控好自己的情緒的第四步呢,就是挖掘性格里的優點成為身上的光。
林珊是一位極普通的女孩,出身農村上了一所三流大學,每個月拿幾千元的薪水卻忙到週六、週日也要加班。她說:“我常常感覺到自卑,不知道如何充實自己才能變得優秀,我長得不漂亮,沒臉可拼就只能拼才華了,可又不能控制焦慮的情緒影響工作和考試。”如果不能克服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引起的自卑心理,上再好的學校,讀再多的書都未必能獲得自信拼出才華,倒是會多出自負。沒有完美的人,我們身上都會有缺點,也會擁有各自的優點。
大部分人之所以工作不快樂,生活不幸福,就是總喜歡挖掘計較別人的缺點,卻始終看不到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而對自己的缺點又百般迴避甚至是縱容,這樣就會也看不清自己身上真實的優點,只有挖掘到這些優點變成身上獨一無二的光,才能因為自信獲得寬鬆的環境,有心力管控情緒成就更好一點的自己。林珊當然也有優點,她工作不怕辛苦也從不抱怨,只是自己默默努力,一邊上班一邊又在複習考研。她長得不算漂亮,卻有著白皙膚質,變個髮型改個穿衣風格,林刪照樣拼得起臉。我告訴林珊,才華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她已經早早意識到了充實和改變自己,控制焦慮著手眼前事才是關鍵。
挖掘自身可取的優點,然後把其中閃光的部分發揮到極致。你是個好脾氣的女子,那就經營自己的溫柔,你是個任性的女子,那就勇於承擔別怨天尤人,你像漢子般能幹,那就去歷練男性思維,你喜歡生活高調,那就努力賺錢支撐自己的慾望,你甘於平淡,那就少喊口號安於世井。當你身上有了溫暖的光,自然會吸引志趣相投的人,那種不光被男人喜歡,也會被女人喜歡的女子,都是能管控好自己情緒的狠角色,這也是生活賜予智者的一種超能力。
林珊幾年後變化是驚人的,她說:“現在大多數時間我都是平和的,不容易被激怒,即便不滿意也可以就事論事,就算不喜歡也能夠看到別人的優點,我終於可以輕鬆處理工作和生活的瑣事,變得快樂和幸福了。”她再也不提優秀,卻已經脫胎換骨讓我刮目相看了,當我們終於有才華可拼的時候,那張臉一定也不會差。女人變得快樂幸福,比變得優秀更有用。
管控好自己的情緒的第五步,就是你要記得你是肩負責任的。
你或許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總之你不是一個人,你來到這個世間就會有現在愛你的人和將來要愛你的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著責任,對自己負責好好活著,也是為了感恩和報答。一個無法管控自己情緒的人生活得糟糕是必然,外面的窩囊回家對自己人發洩也是很多人逃避責任的方式,結果更為不堪。
要對生活和生命有所敬畏,世事都有因果,人生都有起落,自律除了讓我們有教養,更重要的是,因為謹慎處事就少了禍從口出和是非糾纏,有害怕才會收斂任意而為,以免禍不單行連累身邊愛我們的人。如果你真的相信因果,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情。不該你得的東西肯定得不到,去執著、去追求也沒用,該你面對和接受的一定要面對接受,去拒絕、去逃避也沒用。
你時時都肩負著責任,所以必須管控自己的情緒,不要傷害到需要我們負責的人,又對自己不負責任到只能在眼前苟且。有時候,害怕是件好事,害怕孤單就會豐盈自己,害怕失去就會珍惜眼前,害怕報應就會適時收手,害怕愛的人沒人陪伴就會好好活著,害怕流離失所就會努力工作。在管不住自己的時候,就想想你肩負的責任吧,因為只有那樣的你,才能負得起責。
親愛的朋友們,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您有什麼感想呢?這個世界之所以願意把你溫柔相待,是因為你只是躲在時光深處好好愛自己,就已經是一道風景。能管控好自己的情緒,你的生活就是美好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態,你就是成功的。
-
3 # 本貞
說到情緒管控,首先你要先允許你情緒失控,失控的狀態就是一個釋放和發洩的過程,之後再去管理,就容易很多。
但這個失控不是完全失控的狀態,而是也伴隨著管理的。舉個例子來說,失控不是讓你傷害別人傷害自己,砸東西或者其他破壞性為所欲為的發洩行為,比如暴哭一次,透支身體運動一次,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醉酒一次,極限運動一次,等等。成年人的失控,也要盡力優雅體面一些。但總要有個方式先讓壞的東西出來,不要內化掉。
痛苦的時間萬萬不可無限延長,不是說讓你立刻忘記,你可以不忘記,但不能任由痛苦肆虐。我之前也有過完全走不出來的時候,無論怎麼樣都覺得對方是一定要和我在一起的,無法承受失去的現實和痛苦。我的心理學老師跟我說了一段話,我覺得是很有用的。
就是,你不要帶著很多怨恨想起這個人,因為痛苦的是你自己,但你是可以帶著愛的,去想那些很好的時候,去想他,從而來分析你是為什麼喜歡他,你喜歡他給你帶來了什麼,如果是這個人的個人品質讓你喜歡,那你就學到這些品質,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反正是好的東西,對你自己也會有幫助。比如你喜歡對方自律,那你就變得自律,你喜歡對方溫柔,那你就不要輕易暴躁。內化成你的一部分之後會有兩個結果,無論哪個都很好。第一種是你把他放在了心裡,算作一種不完全失去,也不用強迫自己忘記,減輕了失去的痛苦。第二種就是當你喜歡的東西你自己都擁有了,他便沒有那麼多吸引力了。道理很簡單,就像魔術,當你變成魔術師的時候,就不會覺得魔術神奇了,對你的誘惑自然可以減輕甚至沒有。
然後說到如何給痛苦劃定期限,我來說一下我自己覺得有用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
首先,一個人離開你,你可以痛苦,也可以用痛苦來紀念過去,但這個期限必須要有,長期沉浸在痛苦裡的人,真的會從心理到生理上都會出現問題的。
一定要先認同第一點“給痛苦劃定期限”之後,才能繼續往下做。不然初始觀點都不認同,其他都是無效的。
其次,前文說到可以發洩,可以失控,這之後會有一個稍微理智的狀態,在這個安全區裡,開始思考一個人的客觀價值,就是這個人這段關係給你帶來了什麼,評估對方在你身邊,而不是在你心裡的位置,權衡利弊。如果得出的結果是這個人不那麼重要就進行下一步,如果得出的結果是“依舊很重要”,那麼就開始進行比較,比如“20w換他換不換”,“好,20w不換50w100w換不換”,一直到“換”為止,接下來你就開始賺錢吧。再比如“拿父母換他換不換”,當然這個有點殘忍,但很有用,答案肯定是“不換”對不對,那就好好珍惜一下家人和朋友,可以有效分散注意力。嚼碎了講出來就是這個意思了。
第三步,已經衡量完這個人的價值了,那就來劃定一個痛苦期限。比如你覺得他值得你為他難過一週,三天,一天,或者一個月,然後這段時間內就不要每天逼迫自己好起來,強迫自己做任何事,只要照顧好自己按時吃飯睡覺身體別出問題就行,想找他儘量控制一下,控制不了就找,反正怎麼開心怎麼來,但到了你劃定的那個期限開始,就要逼迫自己不準放任情緒和舉動了,停止聯絡對方,嚴格控制情緒。因為這些天的緩衝期過了之後,強迫一下自己會很有用的,沒有一開始那麼痛苦了。
第四步,轉移注意力。在劃定的痛苦時間內能做到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但有的人難過就是把自己關起來,躺著,不見人,什麼都不做,無法轉移注意力,所以在期限範圍內不做強制要求,但期限內做到最好。期限外,必須做到,強迫自己起床,從化妝開始,看著自己很好看那就出門吃個飯吧,找兩個朋友出去玩,然後擴大交際圈,認識新人,吃飯喝酒都可以,興趣愛好培養也可以,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好很多了。
後面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容易了。
我絕不允許我痛苦的時間超過一週,哪怕我之前對一個人念念不忘的時間有一年,雖然想他,但我為他痛苦的時間特別少,也不到一週。其餘的人基本都是一到三天。甚至我是那種,前一天晚上還在蒙著被子哭,第二天就可以恢復平靜情緒的人。我只要把我想做的事情做完,話說完,想說就說,有用沒用都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告別方式,有的人喜歡不清不楚,有的人喜歡乾淨利落,你是那種你就隨著心做哪種,不必管對方。不留有人為的遺憾,可以幫你快速脫離痛苦和忘記這個人。不可控的遺憾就沒辦法了也不必去想。
當然,有人會覺得我冷血,活得太明白就沒意義了,覺得不控制情緒,讓自己擁有想怎樣就怎樣的自由也好。我不反對任何一種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只是我選擇控制情緒,控制痛苦時間,我只是覺得,你的人生說長也不長,不能浪費時間在難過上,有更多值得你開心快樂的事情。
-
4 # 毅風影音
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1.平時所有做所有事情的時候,都要先花三秒鐘在腦海裡想一下,第一秒:把別人跟你說的話,或者是看到的事情重複一下,看看能不能體會到深層次的含義。第二秒:考慮一下自己做出怎樣的反應才是最正確的。第三秒:做出決定後,組織一下接下來的行為動作。三秒後,你在做出你的迴應
2.遇到心情不好的時候,時刻暗示自己,你是一個成年人,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住,你還能做什麼?
3.修身養性,這個世界或許有很多的陰暗,但大部分還是光明的,多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考慮,嘗試著體會別人的心情,所謂的情商高,在我看來,就是多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當然,這是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時候,我們不是聖人,我們可以為別人考慮,不代表我們就應該被人欺負,碰到那種蠻不講理的,懟他!往死裡懟他!讓他覺著,他的出現就是個錯誤!)
當然這些都適用與理性點的人,我見過有的人特別感性,一旦情緒上來,八頭牛都拉不住,這樣的人,敢愛敢恨,是很好的朋友,但在與人交往中,和工作中,還是理性點比較好
-
5 # i新視野i
要根本地療愈內在創傷、恢復人格平衡,有三個階段需要經歷,也可以說是不可省略的三個步驟:覺察、接納、轉化放下。
第一階段:自我覺察。覺察的物件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內心狀態。
在每一次情緒升起時,覺察自己正在害怕什麼,內心有著什麼擔憂。情緒背後,往往都指向一個最深的恐懼,是那個恐懼被他人觸發,使得我們開始害怕,開始延伸出許多憤怒、傷心、緊張的情緒,然後才會驅動我們做出某些行為,以預防我們害怕的事情發生。
那份恐懼,多半源自過去的傷痛,是需要療愈的。也許是今生早期童年的;也許是前世的經驗,我們並不記得。無論是否記得恐懼的根源,都可以進行療愈,幫助恐懼釋放。
舉例來說,當你要求某人要多陪你、多關心你的感受時,這就是個「為避免恐懼而做出的行為」。此時可以覺察看看:為何自己會有這樣的行為,內心深處在害怕什麼?是害怕被遺棄?害怕不被愛?或是害怕沒有安全感?
無法覺察自己的人,就會不斷的重複體驗以上的痛苦情緒。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說過:「你沒有覺察到的事,就會變成你的命運。」
在未覺知的無明之中,我們會重複一樣的行徑與模式,自然就會創造相同不變的命運;未覺察到的恐懼,就會在生命中經歷更多恐懼。然而,一旦讓覺察照亮內在的恐懼,從內在療愈轉化、進而改變外在行為,生命的劇情就會開始改變。
命運為果,內在是因。直接改變外在的人事物往往徒勞無功,只有瞭解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或創傷,才是從根本轉化生命的方法。也因此,自我覺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一旦有了覺察,你就等於開啟了療愈之路,生命也將因此有更多可能性。
第二階段:接納。當我們覺察到內在的恐懼時,切記不要批判,如實地接納它。批判與譴責非常容易在覺察之後產生,因為我們都希望不要痛苦、排斥痛苦,往往覺得恐懼、負面情緒這類會帶來痛苦的東西是不好的,而面對它們,第一個反應就是批判。
覺察到恐懼後,很容易忍不住批判,認為這些恐懼是不好的、不應該存在,要趕緊除之而後快。
然而,越多的批判,常常越無法讓恐懼與情緒消失。所有恐懼與情緒,就像一個受傷膽怯的孩子一樣,當他害怕的時候,如果對他說:「你不應該害怕,你這樣太膽小了。」孩子只會覺得自己好糟,勉強自己表面上忍下來,但內心還是害怕得不得了。
同樣地,恐懼與情緒受到批判後,或許會暫時壓抑下來,但不會消失。只會累積下來,日後又在同樣情境下被勾起來,變成更大的恐懼、更多的情緒。
接納是一種愛的表現。接納意味著:我不認為這樣好或不好,我就是全然地接受它,接受它本來的樣子,接受它存在著。
接納,是「拿掉所有的應該或不應該」。「應該」與「不應該」是二元對立的思考,在愛與接納的角度來看,則是容納一切,沒有好壞對錯的二元想法,不做切割。
容納一切,當然也就包含我們所面臨的恐懼、傷痛、情緒等等。這些表面上看來負面的東西,是為了幫我們找回內在的愛與力量,其實無法區分好壞。它們只是此時此刻,你的狀態之一。
第三階段:逐漸轉化、放下。當一個恐懼或傷痛已經被覺察,也被接納之後,就可以來到第三階段。
放下因為這份恐懼所形成的舊模式、重複的行為,重新選擇新的行為模式。所以這個階段也包含「放下」。
放下,談何容易。人是有慣性的,因為需要安全感。用過去的模式過生活,雖然不見得舒服,但至少熟悉、可預測,較不會有意料之外的結果,相對來說是安全的。為了這份安全感,我們往往緊抓著一種固定的想法、做法,也因此常常用慣性來過生活。
所以,生命常常安排一些意外,來幫我們打破習慣力,突破舊的生命模式。意外往往措手不及,連預防都沒辦法,只能當下立即做出改變。意外多半是為了促使我們改變而發生的。
如果我們已經覺察到自己需要轉化了,我們便有了“自覺”,人有了“自覺”就不需要由意外來逼迫我們行動了。需要經過我們日常修習精進,時時關照、覺察,逐漸就不再被內在的情緒感受牽著鼻子走。
-
6 # 冷隱看電影
(一)、 最簡單的方法, 先別動,倒數十下再說。
情緒往往是瞬間急劇攀升,並在短時間內到達一個頂點。只要捱過了這個頂點,高漲的情緒就會開始回落。
( 三 )、 隨身帶著一個鏡子,情緒激動的時候,掏出來看看自己。通過凝視自己的影子,想象自己情緒爆發時的樣子,體會別人看待自己的目光,可以非常有效地壓制情緒。
-
7 # 態度歌
每當自己想要發脾氣時就深吸口氣默唸這都是我的錯,我是一切的根源。冷靜後在思索到底該如何處理!當然這需要不斷的嘗試和努力
-
8 # 丹蒂己
第一、要首先意識到情緒,你才能做好管理
第二、樹立不做情緒的奴隸觀念,你可以回想一下,當你生氣的時候做的決定,是不是時候發現都是錯誤的
第三、情緒不好的時候,如果我們帶著理智,以一個第三者身份來看待我們自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這個人是一個被情緒綁架的人,完全跟個傻子似的,那個時候你的理智就會很快的恢復,不會進一步的做傻事。
管理好情緒,你就管理好了你的人生
-
9 # 蝴蝶飛的生活
人生在世,會遇到很多不公平的事和待遇,此時,要靜下心來,思考下改善當下處境的條件和堅定自己要走的方向。芸芸眾生,我們都只是滄海一粟,每天處在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中,沒有人會天天關注別人的喜怒哀樂,情緒波動大時,找找自身的原因,設身處地為他人想想。遇到自己解決不了或猶豫不決的事情,除了反覆酙酌還應和親人朋友溝通,商量,而不是不計後果一意孤行。這樣既使後果不好,也不致於後悔不迭,痛心疾首。
-
10 # 大羅推球
我覺得很難,切實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的,很難能控制的住!只能強制性的剋制自己的不好情緒,不要當場發洩,等一段時間平復一點後再去做相應的處理,會好很多!其實還是看個人的忍耐,每個人的程度都不相同
回覆列表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風順、萬事順遂,那麼如何培養一個良好的情緒,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積極應對,而不是消極低沉地艱難度日呢!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良好的情緒。生活中的每一種情緒印象都有它自己的意義,你要平靜地接受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遇到問題的時候要理性的分析這種情緒產生的原因,然後再接受這種情緒,一旦你接受並認可了已經發生的事情,那麼相比你的情緒就不再糟糕了。糟糕的情緒是怎麼產生的,一般情況下,當你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感到不滿,或者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有不確定感而產生的焦慮感,這就容易產生讓你感到不舒服的情緒了。那麼究竟什麼是良好的情緒呢?我的個人理解就是接納自己、認可已經發生並不可能改變的事情。其實通俗的說,良好情緒的前提就是要調整好心態,積極地去應對已經發生的和即將發生的事情,以平靜的心情來接受這一切,並且採取有效合適的方法來表達情緒。另外,還可以藉助一些方式來讓自己保持愉悅、高興的情緒,也就是創造快樂的情緒,比如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鍛鍊身體等,這樣你就不再糾結於消極的事情了。
這裡推薦大家看兩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和《不完美才美》,正確認識自己,不要對自己太苛刻,請你保持愛自己!不要讓情緒左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