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平中醫健康
-
2 # 老墨汁
軀體化的不舒服與抑鬱情緒有關。
通過臨床觀察,有30%~40%軀體化的不舒與抑鬱情緒有關。
應該明確的是,軀體化的不舒服,往往是一些身體病因表現出了抑鬱患者的症狀,但是,並非是真正的抑鬱患者。
比如,庫欣氏綜合症,就是由於人體內皮質醇激素過多,表現出鬱悶情緒。還有像甲減症,就是因為體內缺少足夠的甲狀腺激素,也是由一般醫學狀況所造成了精神上的萎暗。我們在判斷時,就不能說成是抑鬱症患者。
反過來分析,抑鬱症患者確實存在軀體化的不舒服。
比如,頭痛,往往因情緒過分躁鬱,大腦供氧不足,很容易產生偏頭痛,頭頂疼痛;或由於腸胃內分泌出不良的化學物質,產生內急性消化不良,以及一些慢性的軀體疼痛等症狀。
體內的各種平衡,除了有健康強大的心理,還要有抵制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如吸菸,食毒,酗酒,熬夜等生活習慣,從而遠離抑鬱這朵心中的陰雲。
總之,軀體化的不舒服與抑鬱有一定的關係,我們要做的是做好身心健康是關鍵。
-
3 # 春去春會來的吧
因為你是被醫生告知的,所以基本上抑鬱情緒是可以肯定的,相對於我們的查字典和自身理解,醫生的診斷更具有專業意義。
抑鬱情緒會導致很多種症狀的產生,軀體化的不舒服只是其中一種,我不知道你的不舒服達到了什麼程度,如果僅僅是單純的不舒服,還是不要用藥,要從調節心情做起或者去測量評估一下你的抑鬱究竟達到了什麼程度,從你給的簡單資訊量看,似乎不怎麼嚴重。
如果諮詢心理醫生可以解決抑鬱情緒,你有足夠的時間和條件問診心理醫生,或者自己的意志力足夠強大,可以憑一己之力走出抑鬱情緒,那麼不妨試試,因為有些抑鬱症是可以不藥而癒的。
抑鬱症的軀體化症狀可以導致患者有瀕死的感覺,還有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難受,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建議做器質性病變的排除,明確診斷後可以藥物治療,因為這種情況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狀態了,改變,勢在必行!
飛快的社會節奏讓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抑鬱情緒,需不需要藥物干預,諮詢一下自己醫生,不要自行用藥。
-
4 # 安辰14139
抑鬱的軀體化反應,一般童年寂寞孤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習得性無助。
抑鬱情緒沒有發洩。交際中情感連線少
-
5 # 心理諮詢師海德
身體和心理都是我們的一部分,因此身心是一種互動的關係。當我們有情緒時,身體是第一時間會有感受的,只是平時可能不被我們所關注。因此當情緒持續被我們所壓抑、迴避、否認或忽視時,我們身體就會通過”軀體化”的形式讓我們在身體上直觀的感受到。
比如經常壓抑憤怒的人,身體裡或許就會有些囊腫,而部位可能是在甲狀腺、肝臟等區域。如果對配偶有憤怒情緒,或許膀胱會有感染的情況出現。
當然有病仍然需要去醫院就診,並不能用”查字典”的方式自醫。
我們嘗試去理解情緒軀體化表現,為的是呈現情緒,理解情緒想表達的內容,更好的面對情緒和擁抱情緒。
回覆列表
軀體化不舒服可能來自抑鬱情緒;反之亦然。
人是精神和物質的統一體(萬物負陰而抱陽)。人的精神情緒形成和變化不可能是空中樓閣、空穴來風,高興有高興的軀體狀態,悲傷有悲傷的軀體狀態;反之,因為環境或者認知產生的各種情緒變化如果足夠持續,也可能產生軀體化症狀,比如不開心的時候吃飯不香甚至不想吃飯;比如緊張的時候會手心冒汗。
為什麼一般人很難意識到軀體和情緒的互相關係呢?有兩個層面的原因,首先,和我們的教育背景有關係,我們在學校接受的是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強調物質的第一性;雖然也提到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但是具體是怎麼發揮作用的卻是模糊的。與之相應的是近些年物質生活的具體進步變化。我們多數人忽略了情緒心理精神方面的研究和提高。甚至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立起來,認為只能二選一,後者肯定是荒謬的。
其次,在現代醫學臨床中這兩方面的應用也是截然分開的。可以這麼說在西醫學術領域已經演進到生理社會心理模式,但具體操作層面成果和臨床應用很少。換據說,人的軀體和心理如何互相影響的研究還在初級階段。絕大部分醫療資源還是在治療軀體症狀。
值得欣慰的是中醫的理論和臨床實踐在這方面無疑是進步甚至超前的。中醫最重要的經典基礎《黃帝內經》中明確提出心主神明、形神合一,並且五臟六腑和心理情志的關係說的明明白白。比如老百姓都知道的心裡不開心會導致肝氣鬱結,比如酸棗仁、五味子等中藥可以安神養心。
當然,中醫在這方面的具體診斷和治療還是很複雜的。但是中醫臨床對心理和軀體兩方面的關注可以說是很多的,根據大夫個人擅長不同,側重點可能不同。就本人來說在這方面的關注和分析治療還是很多的,不少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