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軒轅十四Rex

    就是因為漢末的軍閥太強了,所以到了西晉,他們才被幹掉了。

    漢末,從黃巾起義開始,因為中央無力鎮壓,不得不讓各州郡自行招兵買馬,這就打開了軍閥的淵藪。黃巾起義是平息了,已經聚攏起來的部隊卻不會就這麼解散了。軍閥混戰開始了。從董卓開始,各路諸侯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開啟了群雄逐鹿模式。

    自由競爭的結果必然造成壟斷。“十八路諸侯”(不止)互相兼併,終於只剩下了幾個寡頭。最後剩下的寡頭保持了一段時間的相對穩定,這就是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之後,又是“分久必合”。三分歸一,三家歸晉。晉武帝繼承祖、父基業,篡位稱帝,平吳一統之後,也要反思這亂紛紛的百年教訓。

    漢末三國的亂世因何而來?就是因軍閥擁兵自重、地方割據而來。起因可能是為了鎮壓黃巾起義,但一旦誘發,卻綿延百年,即使晉武帝實現了天下一統,這樣的威脅也依然存在。

    晉室皇族,是篡奪了曹魏的皇位,他們代表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但是天下士族,並不是只有他們司馬氏一族。其他士族都是地方上的實力派,在朝中也有代表,擁有相當的實力。如果仍然讓他們擁兵自重,那麼這脆弱的統一可能隨時會打破,那時候誰敢說漢末三國的亂世不會重演呢?

    所以,晉武帝做了兩項決策:罷州郡兵;封建諸侯。

    罷州郡兵,旨在剝奪其他士族的軍事實力。這算是對從漢末開始形成、壯大的軍閥勢力,做了一次釜底抽薪。

    封建諸侯,封的都是同姓諸侯,旨在鞏固司馬氏本家族的實力,用同姓諸侯屏藩中央,維護統治。

    這算盤本沒有錯,矯枉往往要過正一些。至於封建的弊端,晉武帝未必看不到,但是他應該是認為有辦法制約,所以還是這麼做了。

    這樣一來,地方上兵力不足,甚至維護治安都成了問題。但是,彼時各諸侯王手裡是有兵的,還可以應付的過來。但是晉武帝一死,繼位的是個傻子,皇后又是個腹黑弄權之人,引入地方實力諸侯介入中央朝堂的權力爭鬥,由此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局面就一發不可收拾,這就是“八王之亂”。

    現在,回到本問題。同樣是內戰,漢末三國時期,地方上的軍閥,是有相當的實力的,而那時中原文明挾兩漢之威,對四方蠻夷作戰,依然有壓倒性的優勢,所以內戰只是內戰。而對於西晉,“八王之亂”之前,就已經罷州郡兵,地方上的異姓軍閥基礎已經被打破;“八王之亂”之後,唯一有軍事實力的王族諸侯,又自己打了個不可開交,實力大損。而“五胡”的部眾,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內附,此刻坐山觀虎鬥,在“八王之亂”之中就有機會成為某一方諸侯借重的外力,待到“八王”N敗俱傷,晉朝內外空虛之時,驟然起兵,開啟了“五胡亂華”的紛亂程序。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虎鯊大還是大白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