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然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196—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優秀作者,“七子”之稱,始於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

      孔融大家都熟悉,“抨議時政,言辭激烈”,所以最後被曹操殺害了。七子中呢,互相關係倒還是不錯的,就是政治觀點不是很一致。孔融是反曹操的,但是其他六個人後續來看,基本上都和曹操站到了一條線上,試圖依賴於曹操生活。而歷史上孔融死於208年,阮瑀死於212年,王粲隨曹操南征孫權,於北還途中病逝,終年四十一歲。

      但是其餘四子竟然都是死於同一年,死於217年的一場瘟疫。

      曹植在《說疫氣》一文中描述了這場災難:“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這場爆發在217年秋冬季節的瘟疫,爆發於中國江淮、黃淮一帶,一下子哀鴻遍野,不僅是尋常人家,即使是建安七子這樣無論醫療還是衛生條件都站在頂點的人物都無法避免。

      曹丕後來在悼文中說“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昔伯牙絕弦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也。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俊也。”可見這幾人確實是死於這場超級瘟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提升文字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