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銀花育兒

    兩個多月的寶寶驚跳嚴重,都影響睡眠了,怎麼辦,要看醫生嗎?

    小嬰兒睡眠時出現四肢、身體突然無意識抖動,通常被稱作驚跳反射,而不瞭解真相的新手媽媽通常會很擔心,其實驚跳普遍存在3個月前的小嬰兒身上,是一種生理性的表現。

    小嬰兒普遍發生驚跳的原因

    1.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寶寶睡覺驚跳,是因寶寶的神經對抑制興奮的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造成的。當寶寶聽到聲音、被燈光晃到眼睛、被震動到、或者突然碰觸寶寶的身體的時,寶寶都會出現驚跳反射。這種現象是不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的,並且隨著月齡增大,到三四個月時,神經發育完善了,驚跳反射就會消失了,晚的也不會超過6個月。

    2.缺少安全感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是被羊水包裹,溫度恆溫,在離開母體以後會有不安全感也是正常的,而出生以後,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會潛意識裡覺得不安全。

    3.缺鈣

    造成寶寶出現驚跳的原因還有缺鈣,缺鈣就會導致寶寶睡眠質量不好,因此會出現驚跳的現象。如果存在驚跳頻率明顯增多、持續時間長等情況,需結合餵養史、維生素D補充情況、骨骼發育情況等,請專業醫生進行判斷。

    寶媽及時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質的吸收,平時天氣好,可以適量曬太陽,不用過於擔心。

    由於小嬰兒睡眠週期短,剛入睡的20來分鐘屬活躍睡眠期,此期睡眠淺,容易受外界刺激出現驚跳,驚跳時自身肢體抖動,就容易醒來。

    寶寶驚跳父母怎麼辦

    1.等待寶寶長大,神經系統成熟了就沒這麼多過場了。 一般來說,在寶寶三四個月以後,這種情況就會有所好轉,並且逐漸的消失,如果沒有消失甚至更加的嚴重,就有可能是產生了一些問題,爸爸媽媽就應該及時的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治療,避免是因為疾病原因而引起的。

    2.儘量讓嬰兒的環境舒適,減少外界噪聲、強光等刺激。

    3.適當包裹,注意包裹鬆緊適中,主要是要裹住上肢,有利於減少肢體因驚跳引發的過度活動,減少抖醒的頻率。

    4.多進行撫觸。經常輕輕的給寶寶撫觸,讓寶寶能感受到在這個環境中的安全感,讓寶寶在這種感覺中不斷的完善自己,並且寶寶接受面板的撫觸刺激,有助於原始反射激發與抑制的平衡,不斷完善自身感知能力及動作控制能力。

    一般來講,驚跳反射不太嚴重,會自行的消失,但是,如果4個月後還嚴重的話,就必須要及時的治療,有可能有不健康的因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發動機會被新能源取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