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階段: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時期、明朝時期
1、春秋戰國時期,燕趙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線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它因長達幾萬裡,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2、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艱鉅工程與防患意義。它融匯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故此,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而永存於世的偉大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世界的驕傲。 3、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蹟。
三個階段: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時期、明朝時期
1、春秋戰國時期,燕趙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線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它因長達幾萬裡,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2、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艱鉅工程與防患意義。它融匯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故此,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而永存於世的偉大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世界的驕傲。 3、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