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悟色的悟空
-
2 # 白予遠
“出師表”共有兩篇傳世,後人為便於區分,按時間先後分別稱為《前出師表》(或《出師表》)與《後出師表》,當然《後出師表》仍有爭議,可能不是武侯親作。提問中談及北伐前,那大機率單指《前出師表》。《前出師表》所做的目的肯定不是武侯預料到情形不好、有所不測才反覆陳說叮嚀後主的,原因有:一、古人雖然人均壽命短,但諸葛家族屬於名門望族,諸葛亮本人生活條件也不差。且兼蜀漢政權前期諸葛亮更偏向於宏觀參謀統籌,一些勞力勞心的活並沒有大規模落到他身上,養生好自然身體狀況較好;二、關羽荊州敗亡,先主伐吳退守後,雖然內外危機重重,但到《出師表》面世時,蜀漢政權內部危機已消除,外部隱患也逐步排除,正是政權重回正軌、實力鞏固恢復的時候,此時的武侯已較少著眼內政、全力備兵備戰外拓,意氣風發之時心情舒暢,心理狀態也很健康。
那為什麼看起來整篇文章並不昂揚揮灑、傲視睥睨,而給人一種凝重危急、蕭瑟肅殺的感覺呢?首先,《出師表》要為用兵開宗明義,要奠定出兵基調。雖說經過武侯的斡旋整肅,此時外憂漸彌、內患暫消,但畢竟伐魏還是以弱攻強,姿態就要擺低一些,否則驕兵必敗。其次,長期的交往相處中,武侯發現後主作為二代,並不懷有一顆堅定的心為統一漢室傾盡全力,同時可能也沒有表現出能夠實現“恢復漢室、還於舊都”所相匹配的能力。作為二代,故土是遙遠的,來自故土的情感自然也沒多強烈。相對而言,把握當下、享受眼前更讓他感到真實。況且益州土著勢力的利益點也在於保持現有的穩定,與付出鉅額代價謀求瓜分極不確定利益相比,守成更能讓他們青睞。因此,政權決策層裡武侯為代表的一派人與後主這類人是有矛盾的,後主又是國家(起碼明面)的所有人。所以,武侯必須要不厭其煩、誠懇謹慎、利益權衡的擺到明面上,儘量讓後主全力配合、支援北伐。再次,凡事都有不確定性,即使心裡評估後再有把握,說到紙面出來都應保守三成,為不太好的結果可能出現留有迴旋的餘地。因此,《出師表》更多的是講付出與困難,不傾向與談不切實際的可能成果。不談,不代表不會取得。若能取得,大家都知道如何享受。若不能取得,反正都擺到明面上說開了,再差大家也都能接受。最後,集體辦事必須要形成合力,最忌一盤散沙、離心離德,因此全篇都貫穿人事安排。既極力推薦自己認為靠譜的,又給不一個派系的“人才”留有發揮的空間,放低身段、拉攏感情。
綜上,我個人認為諸葛亮做《出師表》並沒有預料到自己的一些不測,而僅僅已這種行文基調更好的達到一些目的而已。畢竟,文為“工具”,自然可虛可實、可曲可伸,有助於達到目的才是此中真意。
回覆列表
出師表寫於227年
諸葛亮逝於234年,享年53歲。
當時成年人平均壽命40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