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專業學者真的必須是本專業出來的嗎……? (2)大師真是學校或大學培養出來的嗎……?
3
回覆列表
  • 1 # 永之星辰

    以前比較喜歡高曉松的,有才華,有見地。但自從他的節目中稱郭沫若為“郭老”,我就不喜歡他和他的節目了。一個人無論多有才華,基本的是非黑白判斷還是應該有的,基本的人文價值觀還是應該有的。

  • 2 # 墨琚豐朗

    高曉松清華肄業,好像是電子工程專業這類的。所以,這個話題一開始就錯了,因為他不是什麼搞音樂的。按此邏輯,高曉松應該回頭去考上音樂學院並讀完才能搞音樂。顯然,這是一個荒謬的邏輯。於是,不管你曾經學校讀書是什麼專業,只要你有才華,你不但可以搞音樂,你更可以搞你任何想搞的事情。但是,前提是你要有真才實學,你需要真正喜愛並且涉獵很深,所謂學養積累。寫書或者做節目,都是一個春蠶吐絲的過程,沒有積累,恐怕就不是吐絲而是瞎扯而噁心他人了。高曉松是個愛好廣泛的人,曾經寫過不少好歌,後面做節目對普及提高文化也是有幫助的,挺好,不必苛求挑剔。

  • 3 # 毗盧遮那頂

    高講的些東西有好多信口開河,譁眾取寵的內容,平心而論,我認為是在誤導人,而有那麼人追隨,其實是中國文化人的悲哀…

  • 4 # 中與庸

    這裡指的應該是高曉松的自媒體節目《曉說》

    高曉松的個人經歷就不說了,可以百度瞭解。

    首先,這裡說的專業性問題,高曉松的《曉說》從來也沒說是個專業的歷史節目啊,他自己都說這是他自己的觀點,而且,去看看他節目的切入點都是接近大眾化的切入點,比如吃的,銀行等等,本來就是個人觀點,非要上升專業性,何必呢。

    他只是把自己的經歷以及觀點,分享給觀眾,本質上算個娛樂性節目,按照這種說法,那些娛樂節目就存在專業性?他們在娛樂節目裡玩拳擊、游泳、烹飪、跑步。是不是不是運動員都不行?

    看待事情,還是要完整的瞭解再去下定論,而不是斷章取義,如果想看專業性,CCTV那麼多科普歷史文,豈不是更好?

  • 5 # 江南黃鶴不復返

    這個說法就反對了,他是個音樂人,但是不代表他不能說歷史!但是沒有證據的沒有旁證的歷史他只能說“據說”“聽說”……

  • 6 # 施主賒瓶可樂

    問題是“能不能講”,那麼當然可以講,掏糞工人都可以講

    但是,要不要信是另一個問題了,不光是人文科學還是理工科,專業細分下去都是外人很難懂的

    一個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有那麼多知識,所以聽高曉松講自己不熟悉的東西,能覺得很有趣味,但是一講到我自己專業內的,就只能說他“胡說八道”

    其實這也是當今商業社會的一個現象了,歷史節目或書籍不得出一個與主流不一樣的聳動的結論,都沒有收視率,看了這麼多,其實說實話,至少對於歷史類知識,還是最初接受的最靠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中有一句“爬灰的爬灰”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