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其說
-
2 # 阿東仔啦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聯合兩帝所處的歷史背景便可知曉:
最根本的便是兩帝所統下明王朝的實際情況。 建文帝統下的大明,諸侯王大部太祖之子,且太祖賦予其相當強的實力,且數量眾多。實力不容小覷。 宣宗下的削藩,此時明中央實力強勁,歷經永樂之治和正值仁宣盛世,宣宗有底氣。而反觀藩王,在永樂之中就被成祖打壓提防,並削減了護衛人數,其軍事、經濟上的優勢蕩然無存,對抗宣宗也便是以卵擊石。
其二是兩帝削藩政策。建文采取‘先弱後強’的政策,到了其後甚至自亂陣腳,在齊泰、黃子澄的攪動下沒了具體方略,其敗勢已現。 而反觀宣宗,仁義對待諸王,打擊的也是有異心的諸侯王,漢王便是例子,因此,宣宗妥善處置的政策完全是適應其人的。
其三便是對手因素。建文帝面對的是雄才大略,時為其叔的燕王朱棣,朱棣其人又豈是建文所能敵。而宣宗面對以漢王朱高煦為首的諸王,其對手的不管是謀略、性格、實力、老辣城府等又豈是能與朱棣能比?加之宣宗自身的仁君風範,諸王也只能束手。
其實兩者削藩都與成祖朱棣有莫大的聯絡。也正是朱棣扭轉了在建文時期尾大不掉的中央與藩王的問題。
細細品建文與宣宗,兩者都有仁君風範,但宣宗更果敢、也是一位柔中帶剛的治世之君,而建文恰恰缺乏這種果敢剛勁之氣。或許正也是兩者命運上的冥冥註定之分!
建文帝逃跑而明宣宗削藩成功,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性格問題,建文帝性格憂愁寡斷,對於削藩問題始終沒有堅定不移地執行,打打停停,甚至要求將領在戰場上不能傷害朱棣,這樣朱棣等於開了掛,沒有在戰鬥中被殺死,極大的打擊了鐵弦,盛庸等中央軍的勢氣。而明宣帝則不同,性格剛毅果斷,對於削藩堅定不移,叔叔朱高煦的謀反,直接御駕親征。
2、能力問題,建文帝的對手是朱棣,感覺就是小學生和大學生打架,論心志,朱棣絕對勝過朱允炆,論軍事能力,朱棣摸爬滾打在邊疆守衛,還有能臣良將輔佐,而朱允炆雖有良將能臣,卻不知運用。明宣宗雖然武功不敵叔叔朱高煦,但是心志比其成熟,還有能臣良將輔佐,所以不同。
3、形勢不同,當時的朱棣處在有軍隊和兄弟寧王的幫助,而朱高煦則沒有那麼幸運,老爹朱棣嚴格執行削藩政策,所以只有少量護衛。形單影隻。
4、隊友不同,建文帝身邊都是些書呆子,方孝孺,黃子澄,齊泰只有書本知識,卻沒有實際教育經驗。而朱棣身邊有大家都知道的姚廣孝,打架能手朱能,張玉。明宣宗有張輔,楊士奇,而朱高煦只有烏合之眾。
總結自身實力重要,還有隊友也重要,不怕豬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