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鏡清

    當然是裝甲在外面了。

    戰列艦的水密隔艙就像我們人體的肋骨一樣,把船體內部分隔成大量的具有水密性的艙室,這樣即使一個艙室中彈進水 最多也就是這個艙室被淹沒,水不會流到其他艙室去,可以有效保證軍艦在受傷情況下,浮力不會快速喪失,提升抗沉性。

    水密隔艙外面就是船殼,就像骨骼外面的肌肉面板一樣。

    船殼外面才是裝甲 就好像人體穿上防彈衣一樣。炮彈、魚雷打過來,就靠裝甲儘量抵擋。

    黑色的部分就是裝甲 可以看見其厚度,最厚的是350毫米,最薄的是170毫米。船殼內部可以可見多個艙室

  • 2 # I艾米莉婭I

    當然是裝甲在外面了。

    基於“all or nothing”的設計理念,二戰時期,絕大多數戰列艦都是採取的都是“重點防護”的思路(這裡照例黑一下俾斯麥那個不倫不類的防護設計),理論上來說,在用這種手法設計的軍艦上,是不存在副裝甲帶的。要麼就是大厚度的裝甲帶和甲板裝甲保護下的裝甲盒,要麼就是完全裸奔的無防護區(但實際上很多采用重點防護的軍艦還是有防破片裝甲、首尾穹甲、次要裝甲盒等設計的)。在這種設計下,戰列艦的主裝在剖面圖的視角下像一個“Π”的形狀,在這個形狀的內部就是數以百計的水密艙,主裝位於水密艙外,保護水密艙不受炮彈的破壞(圖為大和的剖面圖,加黑部分為主裝甲帶)

  • 3 # 嘯鷹評

    這個吧看具體情況,外接主裝甲帶,裝甲在最外側,所以外接主裝甲自然是在水密隔艙外側的

    但是還有一種東西叫做內建主裝甲帶,這種主裝甲帶是在水密隔艙之後的比如說上面第二個戰列艦的主裝甲帶明顯是在水密隔艙之後的具體是戰列艦的裝甲佈局圖。給忘了但是在這個圖上能夠很明顯到看到主裝甲帶(兩側最粗的),上裝甲帶(主裝甲帶上面)

    穹甲(那個拱形的裝甲帶)只要有穹甲的戰艦,穹甲日常在水線以下,作用叫做船殼被擊穿的時候穹甲能給戰艦最後一條底褲,讓戰艦不至於給沉了,所以嘛自然是在水密隔艙裡面夾著呢。

    但是為什麼我們一般覺得戰列艦都是裝甲帶在最外面呢?

    很好理解,一方面內建主裝甲帶就是被對面的驅逐艦打兩炮,雖然說主裝甲帶沒有被擊穿,但是外面的船殼是到處漏水,導致艦艇浮力儲備降低,要是對面洗甲板把戰艦洗沉了就很尷尬了。

    穹甲也是同理,水線附近的穹甲非常的低矮,固然增加了地方命中主裝甲帶的難度,就算是打著了也不一定能擊穿(垂直砸甲板的難度實在是大了點,所以擊穿穹甲非常難,至於平射打穹甲?bsm憑什麼苟延殘喘了那麼久不就是底褲效果顯著麼?

    而且低矮的穹甲限制了鍋爐艙的高度,導致很難提高戰艦的功率。

    要不說bsm是最強一戰戰列艦穹甲在二戰到時候已經淘汰了,bsm還是很頑固的穹甲十全面防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ivo iQOO Neo 855競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