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懶豬媽咪早教
-
2 # 紫色的鬱金花
個人觀點:沒必要去上
我家的寶寶現在10個多月,我就沒讓他去上,在家裡只要爸爸媽媽自己教教,多陪他玩玩,寶貝有些技能就是從玩上面慢慢自己摸索來的,我家的9個多月的時候,自己能握著門上的門把自己把門開啟,然後要出去,當時我看到自己一驚,這是他自己有的時候玩門把自己摸索出來的,他有的時候會看到東西就會去擺弄倆下,對什麼都很好奇,在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去阻止他對外界的一個探討!
我感覺有的寶寶出生就自帶一些細胞,像我家的寶寶跟她姑姑家的寶寶,倆者相差1個月,但是在同樣的月份,玩同一種東西時就不一樣,他姑姑家的小孩,一聽音樂就特別的嗨,而我家的則是一點反應都沒有,可能是音樂細胞沒有人家的高,所以個人覺得還是沒必要去上早教班,因為每個寶寶都不一樣,還不如趁他大大了帶他去一個他所喜歡的,興趣班,讓他去學習,只有自己的東西,寶寶才更容易的去學,而且能學的更好
-
3 # 贏在起點月老師
7個月的寶寶各方面的能力相比出生時有了很大提高,也會開始因尋求他人陪伴而啼哭。這段時間你要學會區分孩子有目的啼哭,正確應對避免孩子過於依賴。瞭解孩子的興趣,安排活動滿足孩子的興趣。如果條件許可,家長可以選擇正規的早教機構對孩子進行系統全面的早教。通常,早教中心的接收範圍是六個月到三歲的寶寶,一般將近一歲左右去是最好的階段。
孩子7個月是可以上早教班的,但關鍵是看早教的內容是什麼。
一、孩子為什麼要早教每個月齡的孩子都有對應的關鍵能力需要學習,如果錯過了這些關鍵期,孩子再學習這些東西就會比較困難。就好比我們從小沒有接觸音樂,現在要學習鋼琴是比較困難的。
早教就是根據孩子月齡的特點,進行適時教育。
二、早教的內容早教,不是去學文化知識、寫字、背唐詩等,而是順應孩子的生命發展規律激發孩子的各項功能。孩子的能力如機器,如果不使用就會生鏽,在狼群裡長大的孩子不會說人話就是這個道理。
讓孩子攀爬,滿足孩子的大運動需求,促進身體的發育;與孩子玩音樂,豐富孩子的節奏韻律感、促進孩子的聽覺發育;讓孩子接觸各種玩具,豐富手部的感受等,都是早教的內容。
總的來講,早教涉及身體運動的發展、感知覺的發展、認知的發展、語言的發展、社會性的發展、情感的發展等。
三、要不要上早教班可以上,但選早教要注意幾點:
1、內容的編排
2、環境和裝置的安全性
3、老師對孩子的引導能力
早教除了燒錢,我覺得沒啥毛病。但是否一定要上?非也!最好的教育在家庭,早教的每週上1-2次,而孩子能力的習得是需要大量、多次重複的,因此還是需要以家庭教育為主。推薦媽媽自己學習早教知識,在家裡合理安排早教內容。
更多關於早教中心的課程,家庭如何開展早教的內容,可以檢視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