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互聯網遊子

    過年,一直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有濃濃的鄉土情結在裡面,有強烈的家族觀念包含在裡面。

    小時候盼望過年,那時候經濟稍微落後,過年對於我來講就意味著可以看到外面常年打工的爸爸媽媽了,可以吃到平時不常吃的各種好吃的,幸運的還可以有一套新衣服穿,可能這衣服也就值個幾十塊錢,但是都可以興奮得睡不著覺。

    長大後對於過年就沒有這麼多期待了,只是藉著過年的由頭,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中偷閒幾天,可以為常年不在家的自己找個時間回家看看。

    其實過年的形式已經變了,於我而言,不在於吃喝玩樂,而更多的在於年前全家緊張忙碌的準備吃食,進行大掃除,為家裡老人置辦年貨,這能讓我感覺到家庭的溫暖。年後,大家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四散奔波,為了來年的再聚。

  • 2 # 護士吳華

    二月肯定是一年裡最幸福的一個月,因為我們要過中國年啦!

    二月也是我們最燒錢的一個月,上有老,下有小,讓他們過個幸福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月更是忙忙碌碌的一個月,因為我們要忙著走親訪友,走街串巷享受過年帶給我們的熱鬧幸福啊!

    誰說的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那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吧。過年怎能不花錢呢對吧。人情往來,紅包多少,老老小小,那都是少不了的。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雖然此人情非彼人情,但都是生活的智慧,人情是一本無字的書,人人都需要讀。

    長輩需要孝敬,小輩需要籠絡。昨天看到一個人曬孝敬父母的帳單,一萬五千,心裡很羨慕,但我只能量力而行,最多盡力而為。還好父母的愛從來不因你回報多少而減少一分,他們總說自己的兒女是世界上最孝順的兒女。

    有人說不應該跟小輩給錢,助長嬌氣,但我不同意這個觀點。

    一、給壓歲錢是中國傳統風俗,與社會極度貧窮的過去還是經濟飛速發展的現在都沒有關係。

    二、給的不是壓歲錢,是親情。我還記得小時候,除夕夜,父親砍來碩大的樹蔸,燃起熊熊大火,一家人坐在火堆旁,我們一邊吃著烤得噴香軟糯的年粑,一邊接過父親給的2元壓歲錢,歡呼雀躍。這是我們一年中唯一能收到錢的機會,現在想起,竟還有點淚溼眼眶,多麼令人懷念的溫暖時光啊!

    三、嬌養出孝子。壓歲錢是父母辛苦一年的血汗,是他們自認為拿得出手的給兒女最好的新年禮物,寄予著他們殷切的希望,他們希望兒女在新一年,好好讀書,快快成長。他們是自豪的,我們是開心的。我們便時時記著要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希望將來有一天能百倍千倍的回報親恩!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遺傳的基因,我想傳承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容易打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