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im愛生活

    1.對於“未來”來說,“現在”比“過去”重要,因為“過去”是“現在”賦予的意義,“現在”才決定了“未來”。

    “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所有的意義,都是我們自己賦予的,我們可以令它變為傷害,也可以變為一次成長,關鍵在於,是否有勇氣去面對不完美的自己。

    情侶或者夫妻關係之中,有某一個時期,對方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會讓你一肚子火,像是吃飯的方式讓你看不順眼,在房裡那種散漫,衣冠不整的模樣讓你覺得厭惡,甚至連吃飯睡覺的呼吸都會讓你覺得很討厭。幾個月前明明一點感覺都沒有。這是因為當事者在某個階段想要終止這段關係,為了尋早可以結束關係的理由,於是有了那樣的感受,對方其實一點也沒變,只是自己的目的變了。

    阿德勒說,是你主動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2. 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信任別人,這是你的課題。但是,如何對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對方的課題了。”不想被人討厭“是我的課題,但”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從左右。

    如果人際關係中有”回報思想“存在,那就會產生”因為我為你做了這些,所以你就應該給予相應回報“,這是與課題分離相悖的思想,我們既不可以尋求回報,也不可以受其束縛。

    3.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正式只關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活在害怕關係破裂的恐懼之中,那是為他人而活的一種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沒不要固執於眼前的小共同體。

    阿德勒心理學反對一切”縱向關係“,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係都看作”橫向關係,“即”雖不同但平等“。

    4.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無論是希望特別優秀還是希望特別差勁,其目的都是一樣---為了引起他人的關注,脫離“普通”狀態,成為“特別的存在”。廉價的優越性追求。

    甘於平凡的勇氣。普通並不等於無能,我們根本沒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優越性。

    人生是連續的剎那,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阿德勒的回答是”並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即人生並不存在可以作為常識來講的意義。”人生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

    不過無論你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受了多少觸動,我還是想說不存在一本能百分之百正確解釋心理學問題的書,以前,現在是這樣,未來也還是這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OPPO剛出了find x又出了R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