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刃號
-
2 # 羅西小南多
七年戰爭之所以是一次世界性的大戰就是英、法等加入進來,本是七年戰爭是老冤家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即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的延續,但奧地利女王幹不過腓特烈大帝,就糾集法國、俄國來一起吊打普魯士,普魯士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先發制人向奧地利開戰。英國看到老對手法國在奧地利陣營,義無反顧的加盟普魯士,就是要和法國對著幹!因為七年戰爭在歐洲是1756年打響的,此時英、法分別是世界範圍內數一數二的殖民帝國,雙方都想壯大自己,削弱對方,二者的矛盾已是難以調和。這也難怪,自英法於1337開打的百年戰爭起,兩國就是一直打打停停,打了幾百年不可開膠,開始沒有殖民地時是在歐洲本土打,等雙方有了殖民地時就在殖民地打,這次的七年戰爭,雙方就在北美和印度打的不亦樂乎。最終,英國完勝,成為了新一代的世界霸主!
-
3 # 維基988
早期歐洲對人種概念還不清晰,人種劃分也不準確,後來漸漸找到感覺了,普魯士先拉攏了英國荷蘭,多年後又拉攏了奧地利。
-
4 # 國家人文歷史
原本英國自從伊麗莎白時期就奉行的是“均勢外交”的外交政策,然而在普魯士崛起的過程中,英國的這種外交原則受到了挑戰。從根源上看,主要還是因為奧地利和法國這兩個當時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要聯合,並且打算消滅剛剛躋身Continental強國之列的普魯士。如此一來,英國漢諾威王室在德意志的領地漢諾威也就遭到了法奧聯盟的威脅。所以,英國在七年戰爭中選擇了與普魯士結盟,靠海軍力量和資金支援幫助岌岌可危的普魯士,英國從支援奧地利轉向支援普魯士。這一轉變也是歷史性的,因為影響比較廣泛,使得法國改變了普魯士結盟的策略,與奧地利結盟,這一外交變化被稱為“外交革命”。
對於當時的英國來說這其實無異於一場豪賭,普魯士雖有腓特烈大帝這樣的軍事天才,但畢竟資源有限,又面對著法、奧、俄三大歐洲強國的圍攻,只是靠俄羅斯在最後時刻的臨陣倒戈才勉強撐到了戰爭結束。不過說到底這樣的豪賭最後讓英國賺了個盤滿缽盈,英國在這次“干涉大陸政治”的過程中不僅奪去了法國在北美和印度的絕大多數殖民地,還為日後建立“日不落帝國”打下了基礎,從外交角度看,歐洲大陸從法、奧兩大強國對峙,變成了法、奧、普三大強國相互牽制,俄羅斯這個東歐大國也開始介入中歐事務,歐洲出現了更復雜的外交局勢,這種局面讓英國的“均勢外交”有了更多的發揮餘地。
不過,如果深究這一次的外交革命也會發現,最根本的理念其實一直沒變,那就是保持大陸各方勢力的均衡。
-
5 # 悟虛Hunter
英普有各自利益的訴求,並且彼此之間的訴求沒有衝突。法俄奧的利益訴求與英普相沖突,使英普有結盟的基礎。歐洲的衝突在二戰前從來沒有停止過,也就是說沒有幾十年的和平時間,這是歷史的原因。
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表面上看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但英國將這次的大帝國戰爭(法國-印第安戰爭)的戰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七年戰爭完後13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美國獨立,因此七年戰爭沒有贏家。
-
6 # 黎塞留的野望
七年戰爭中,英普透過1756年1月16日的威斯敏斯特協定建立起同盟關係英普同盟的建立既是英國繼續推行大陸同盟政策的產物,也是普魯士在面臨困境時一種不得已的選擇。下面我來慢慢回答。如有錯誤之處還望指出,望勿噴。
英國在Continental的外交局勢按理說,七年戰爭英國應與奧地利結盟,畢竟法國如果要在海外做強做大勢必要過英國這關,在Continental稱霸勢必要過奧地利這關。而英、奧、荷三國為共同反法而建立的同盟關係,在18世紀中葉以前的歷次王位繼承戰爭中一直是英國同盟政策的基礎。因此在即將來臨的大戰面前,英國必然首選要考慮鞏固舊同盟,然而荷蘭正在衰落中,鞏固與奧地利的同盟關係便成為當務之急。
但是奧地利此時卻考慮將法國作為同盟物件,因為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普魯士吞掉奧地利的工業區西里西亞後,普魯士成為奧地利的首要打擊物件,為此奧地利準備結束與法國兩個世紀的宿怨。奧地利的外相也認為法國的威脅比普魯士小。為奪回西利亞西,奧地利需要一個新的聯盟,而英國對於打擊普魯士並不熱心,畢竟普魯士對於英國的威脅可以忽略。這點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表現明顯。英國對奧地利失去西里西亞表現十分冷漠。
為此考尼茨在1750-1753年任駐巴黎大使期間極力推動奧法結盟,但未成功,不過他並不打算放棄。因此當1754年英國特使威廉斯到維也納為舊同盟進一步合作遊說時,奧地利採取了敷衍態度。此後英國雖然仍未恢復舊同盟而努力,但直到1755年夏天,英法在北美衝突已近一年,英國在Continental依然沒有明確的支持者。
英國對俄國和普魯士的拉攏自彼得大帝在位以來,英俄關係大體而言還算友好,特別是商業往來密切。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雙方已有聯合舉動,英國設法獲得俄國僱傭軍以反對法國,但由於俄軍到達太晚,沒有起到實際作用。在1748年後圍繞英俄補助金協定(即英國出錢,俄軍為其服務的協議)上一直是兩國建立同盟的關鍵。雙方在1749和1753年兩度談判,但皆無結果。然而俄國的敵人是普魯士,打算擊敗普魯士後,獲取東普魯士,用於交換波蘭的庫蘭,最終因雙方共同的敵人不一致,導致同盟流產。
而此時英國著名的政客威廉.皮特正在英國政壇中迅速崛起,他在議會中主張利用海軍優勢打擊法國獲取海權和貿易霸權,而在Continental聯合普魯士保護漢諾威,遏制法國在Continental的勢力。 英國在Continental的軟肋正是漢諾威,自從1714年以來英國在Continental多了一個關注點,就是保護漢諾威,英王喬治二世就對祖地漢諾威的關心勝過不列顛。英國原本希望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能夠助其保護漢諾威,但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戰線太長,不僅幫不了英國反而還要英國出兵奧屬尼德蘭幫助其對抗法國陸軍,因此威廉.皮特在議會中極力主張拉攏普魯士,因為普魯士在地理上鄰近漢諾威,軍事上從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的表現來看普魯士要比奧地利更加出色。曾在英俄圍繞補助金協定僵持不下的時候,英國一開始考慮向普魯士提出結盟,1755年的夏天英國已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普魯士,把它放在大陸同盟政策的整體考慮,即如何把普魯士這個對漢諾威的威脅因素變為有利於漢諾威安全的因素。英國看準了普魯士恐懼俄奧兩面進攻的弱點,並決心利用它。英國首相紐卡斯爾相信,即將締結的英俄補助金協定即使不是決定性的,也是一張重要的王牌,利用這仗王牌,可以鉗制普魯士,使之就範。
對於英國的提議,普魯士最初的反應很矛盾,它雖力圖維護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既得利益,急於避免一場大戰,卻又不打算單方面對漢諾威做出承諾。為此腓特烈二世陷入深深的苦惱之中,但接踵而來的關於數萬俄軍正沿著東普魯士邊境移動的報告和英國使節威力阿斯正在彼得堡取得進展,英俄締結協議只是時間問題的訊息後,腓特烈二世尖銳的感到,為防止俄奧兩面進攻的可能,只有與英國聯合了。
普魯士的合作姿態出現在英俄談判的關鍵時刻。1755年9月,普魯士只有接受英國的提議,雙方商談承諾漢諾威安全和德意志境內和平問題。但腓特烈二世老謀深算,在沒有看到英俄協定的書面檔案以前,他絕不邁出關鍵性的一步。1755年12月,普魯士得到9月簽訂的英俄補助金協定的副本,立即著手與英國簽訂協定。1756年1月16日,英普簽訂威斯敏斯特協定。標誌英普同盟初步形成。
但英普同盟缺乏共同基礎,使英普同盟先天不足,同盟建立之初就潛伏者維基。最終在1762年4月英普同盟破裂。
奧地利的動作在18世紀奧地利有一個十分有才幹的外交官,就是考尼茨,他出身波西米亞一個古老貴族,後來成為效忠於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外交官,在駐法國大使期間,考尼茨曾向路易十五表示,一個崛起的普魯士絕非法蘭西之福,其必將威脅到法蘭西在Continental的權益,他提醒法國政府,腓特烈是一個不值得信任的盟友,一個反覆無常的唯利小人,並且這位普魯士國王已經與英國勾勾搭搭了。不過並未得到路易十五的重視。
【18世紀奧地利著名外交人才考尼茨】
隨著時局發展漸漸有利於考尼茨,英法關係日趨緊張,在海外衝突頻繁,而普魯士與法蘭西的關係則因為腓特烈對蓬巴杜夫人冷嘲熱諷而日趨冷淡。奧地利大使向法國政府保證,如果法英交戰,奧地利願保持善意中立,甚至同意法軍使用奧屬尼德蘭的重要港口奧斯坦德。法國政府依舊保持謹慎,僅僅表示在普奧發生戰爭時將保持善意中立。不過就在此時普魯士、不列顛、漢諾威簽訂《威斯敏斯特協定》的訊息傳來,三國將共同對抗任何入侵的非日耳曼軍隊。這意味著如果法蘭西像過去一樣攻打漢諾威,普魯士將以武力干涉,路易十五驚覺普魯士現在不僅不是法蘭西的盟友反而成了敵人。憤恨之餘法國政府終於同意與奧地利簽訂協定以維持平衡。1756年5月法蘭西與奧地利簽訂《凡爾賽協定》,將共同對抗任何主動發起侵略的敵國。法國政府特地強調協定是防禦性的,如果是奧地利主動攻擊普魯士,法蘭西將置身世外。路易十五與蓬巴杜夫人自欺欺人的認為這份維持Continental和平的協定,將足以威懾腓特烈令其不敢輕舉妄動。
實際上奧地利政府此舉正是想逼迫腓特烈出手,不僅可以把發動戰爭的責任推給腓特烈二世還將把法蘭西拉下水。就在《凡爾賽協定》簽訂後不久,奧地利與俄羅斯簽署秘密盟約,密謀發起突襲摧毀普魯士,同時積極聯絡德意志大小諸侯,圖謀瓜分普魯士領土。 另一邊英國覺得現在有普魯士保護漢諾威,自己可以全力對付法蘭西了,(某種程度上說普魯士也是被英國拉下水了)。就在《凡爾賽協定》簽訂幾天後英國便向法蘭西宣戰。雙方海軍在地中海梅諾卡島海域打響了第一戰。
腓特烈二世的嘴欠腓特烈從伏爾泰身上學到的除了哲學還有譏諷的惡習,(譏諷可以看作是文人的一種情調,君王也這樣後果就嚴重了。)越是有權勢的貴婦人,腓特烈對其態度就越是惡劣,要說當時的歐洲有三位女性最有權勢,分別是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奧地利女皇瑪利亞.泰蕾莎與俄羅斯女沙皇伊麗莎白.彼得諾夫娜,腓特烈則諷刺的稱呼這三位女性為“歐洲三大惡婆娘”。而現在這三位在本國權利熏天的女人決定聯手教訓桀驁不馴的普魯士國王。
【腓特烈眼中的“歐洲三大惡婆娘” 從左到右依次是:蓬巴杜夫人、瑪利亞.特蕾莎、伊麗莎白.彼得諾夫娜】
很顯然這三位女性在外交上的能耐遠超過腓特烈的預估,(女人在公關方面一般都勝過男人,這裡又不得不提紅衣主教黎塞留那句名言,提防女人永遠要勝於提防男人。)現在法蘭西、奧地利、俄羅斯這三個人口、面積、國力排在歐洲大陸前三甲的強國以泰山壓頂之勢組成反普魯士聯盟,憎惡女人的腓特烈這才發現自己已經落入了這“歐洲三大惡婦”的五指山中。加之之前所提到的因素,如今普魯士也只能與英國結盟了。
回覆列表
七年戰爭的起因一度被誤解是腓特烈二世的野心導致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沒有腓特烈二世這場戰爭一樣會打起來。28歲登基的腓特烈二世起初並不像他的父親、祖父那樣熱衷與軍事擴張,他甚至取消了自己父親的很多軍事化政策,專心發展經濟才是他一開始的執政理念。是英法兩國的世界爭霸將整個歐洲拉下戰爭的沼澤裡,英國為了在全世界範圍內打擊法國的殖民勢力,順便保護英國國王的祖地“漢諾威王國”,開始在歐洲尋求盟友。
普魯士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期間的表現有模有樣,有力證明他比老邁的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奧地利要能打仗,因此被英國政治家確定為新的結盟物件,奧地利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被拋棄了。法國也覺察到了英國正在威脅自己的勢力範圍,所以積極的尋找盟友對抗英國;而剛剛興起的俄羅斯與被英國拋棄的奧地利都成了可拉攏的物件。奧地利在失去英國的盟友庇護之後寄希望於俄羅斯和法國的盟友關係,事實證明這種類似“六國合縱”的戰略是極端錯誤的,沒有哪一次聯盟能真正達到目。(下圖是七年戰爭時期的歐洲,奧地利失去了西里西亞、波蘭還在、法國剛得到阿爾薩斯和洛林)
普魯士在接到英國的橄欖之後欣然領命,腓特烈二世依仗著自己祖父、父親遺留下來的軍事力量,以及自己吞併西里西亞之後獲得的豐厚稅收,很有底氣的認為自己有能力當好英國在歐洲大陸的代理人,畢竟英國資本家的資金是整個歐洲都不能相比的。但是讓腓特烈二世沒想到的是他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急著奪回西里西亞的奧地利,還有著急大展拳腳干涉歐洲事務的俄羅斯,以及被英國逼到走投無路的法蘭西,一場大戰就這樣莫名其妙的開始了。
腓特烈大帝很擅長演奏樂器,是命運的安排使它成為文明歐洲的政治家、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