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來點心理學
-
2 # 百性哲學
認識和認知是人體感知系統的兩個深度、層次不同的概念,認識體現的對事物的淺層次、表象資訊賦於人類大腦的映象,帶有不確定性,只能作為人們指導行為的參考依據,認識的正確率與長期的經驗學識、文化素質、教訓的積累有關。一般的人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做為錯誤的判斷,其行為很可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惡果。
在戰爭年代,雙方就製造各種表象來迷惑對方,給對方造成錯誤判斷,從而戰勝敵人,這是謀略,就是典型的利用表象獲取戰爭主動權的現象。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積澱了豐富的表述認識和認知關係並具有哲理的民間俗語,我這裡略舉幾個例子,“知人知面不知心”;“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心隔肚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裡”,這是我沒有查任何資料,隨口就能就說出來的百性俗語。在我們的成語詞典裡更是有海量的詞彙。可以說在中華民族的血液裡,流淌著科學的,關於認識和認知本能的基困。這也是為什麼,在這次疫情暴發後,我們國家的科技工作者和國家領導人能及時正確的做出判斷和決策,全中中國人民能非常理解並堅決執行的根本原因。
武漢疫情暴發初期出現了危機,中國的科學工作者及時瞭解疫情暴發現狀,在認識層面對病毒的傳播特徵進行了分析,通過認識到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廣泛,傳播速度快,沒有特效藥,集中暴發等表象,根據歷史上最原始的抗擊未知病毒的經驗,做出了武漢、湖北封城、封省、全民居家隔離的正確認知後的決策,這個決策,是中華民族“國之民為本”,國家領導人“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完善實踐,在全中國人民的同心協力下,取得了抗疫的決定性勝利。反觀美國在世界一流的醫療體系的良好條件下,與疫情的抗爭中與中國相比,輸了個底朝天。這主要還是在認識和認知上,帶有意識形態的偏見。他們認知層面沒有深刻認識到他們輸在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上,他們建國幾百年的濳意識裡,一切以資本集團的利益為出發點,人民的利益必須服從資本的利益,制約了他們無法正確認知、採取正確決策。錯誤認知造成了目前美國社會疫情與社會動盪雙暴發的嚴重惡果,到現在,他們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還在甩鍋給中國、歐洲、世衛組織,總感覺他們被疫情和動亂打暈了,腦子進水了,有點神經失常了,可喜的是也感覺到了,他們的國家領導發出“全世界的國家都在笑話他們”感嘆。
他們在嚴重的疫情和動亂面前,不注重挽救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還在為了資本集團,為了他們的官位,不斷的打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這也是美國精英們在認識中國方面出現了問題,認知的判斷上出現了嚴重失誤,這些人都是資本家的代表,在認識層面表面看起來是美國優先,國家利益第一,但實際上是資本集團利益,保護政治權利獲取利益第一,這就是在認知上對美國當前的所做所為的正確判斷。有了這個正確判斷,中國採取的應對措施也是正確的,那就是他打壓我們,我們就抗擊打壓,他美國第一,我們搞世界命運共同體,他閉關,我們開放。最大限度的抵銷因西方的打壓對我們造成的消極影響。
現在國內的一些網民跟著美國的輿論導向,要求無差別的反制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其實我們國家的領導人早就認識到了美國的採取這些打壓措施的真正目標,採取了有利有節的反制措施,國內的有些網民要求中國對美國的企業進行對等制裁,那正好上了美國精英們的當,幫助他們在經濟上加速與我們脫鉤。所以不管他們怎麼打壓我們,我們堅持改革開放的決策堅決不能退步,只要對我們的經濟發展有利的美國或跟著美國跑的國家的企業我們都應該讓他們在中國,有發展的機會。這就在認知上破了美國設下的圈套。
認識和認知這兩個思維規律,下到普通百姓之間,上到國家治理,再到國際關係,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透過現象(認識)看本質(認知),知道本質做決策,做了決策就行動,結果驗證認識和認知的正確與否,這就是認識和認知的應有之義。
通過認識,得到了認知就有方向
有了認識,經過思考,得到了認知做出正確的決策
尖端的科技只有壟斷沒有交易,就是應付打壓的正確認知
繁花似錦從來都是風雨雷電孕育
奮力拼搏攀登才能看到仙山雲海
科技工作者從來都在攀登在無人能及的山峰。
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臺階註定能到最高處。
人類的人類的探索永無止境
只要我們堅持,一切都應該在我們的腳下。
-
3 # 沁冷墨
認知是有一系列發展能力組成的。包括知覺,知覺又包括視覺、聽力、嗅覺和味覺,是寶寶最初認識這個世界的途徑,知覺好比一個接收器,知覺的正常運作,能夠確保寶寶順暢的接受外部世界的各種刺激。
認知還包括專注力,專注力是指寶寶對某個物體行動或者想法持續保持注意的能力,寶寶生來就具有專注力,而且每個寶寶早期的專注力持續的時間都差不多,但從學齡期前後,寶寶的專注力持續時間,就會顯示出明顯的差別,因此家長要從小保護好寶寶的專注力。
認知還包括運動能力,大運動是寶寶一切能力發展的基礎,而核心力量更是基礎中的基礎,當寶寶還沒有辦法很好的開頭或獨自做事,就會集中有限的精力,以維持身體的平衡,從而無法很好的去接受外界的刺激。
認知還包括語言能力,在美國不會對三歲之前的寶寶測試智商,也不會對一歲的寶寶測試認知能力,之所以有這樣的年齡限制,是因為語言能力在認知能力和智商發展方面都有很關鍵的作用。
-
4 # 聰哥幫幫
認識應該是個名詞,表示對某一事物或一個人的熟知程度。而認知則不僅反是名詞概念上的意思,應該是更深一層次的瞭解,不僅僅是停留在認識而已。筆者以為:
認知和認識在定義、主觀客觀性、使用範圍這三個方面是有區別的。
其一:定義不同。認識,是人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與聯絡、並揭露事物對人的意義與作用的思維活動。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資訊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
其二:主觀和客觀性不同。人的認知能力與人的認識過程是密切相關的,可以說認知是人的認識過程的一種產物。一般說來,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感知(感覺、知覺)、思維(想象、聯想、思考)等都是認識活動。認識過程是主觀客觀化的過程,即主觀反映客觀,使客觀表現在主觀中。認識客觀性比較強,認知主觀性比較強。
其三:使用範圍不同。認知術語科學術語,更多的是應用在學術論文中,比較嚴謹。而認識就比較口語化,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頻率遠遠高於認知的使用頻率。下圖為美女畫師秦微老師的作品。
-
5 # 期許的小美好
認知是認識、思維或知覺的自身發展,包括理解和推理的意識官能或過程,靠它獲得關於感覺或理念的知識。
認識是確定某物認識某人知曉;認明感到人能夠認識客觀真理認識是頭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在中國心理學領域,“認知”和“認識”概念都用於表徵人類個體反映客觀世界的心理活動過程及結果。由於“認知”和“認識”術語所反映的心理活動形式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特殊主觀現象,而且這兩個術語在涵義上比較相近,所以在這兩個概念的理解和運用方面造成了許多模糊、混亂的情況。針對這種現狀,本文嘗試從語義學角度對這兩個概念的涵義和關係進行分析。
在中國心理學界,針對“認知”和“認識”兩個術語的運用問題,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種截然不同的基本觀點:第一種觀點主張心理學家在心理學術語的運用方面應該注重歷史繼承性,不應喜新厭舊,隨意更改多年使用已得到公認的術語系統,由於“認識”以及由此派生的認識過程、認識活動和認識系統等術語概念是老一輩心理學家在長期心理學研究與發展過程中形成和設立的規範概念和術語系統,所以不宜更改或替換。持這一觀點的心理學家反對在心理學領域使用“認知”及由此派生的認知活動、認知過程和認知系統等術語概念。第二種觀點認為哲學研究領域中的“認識”概念及由此派生的相關術語系統,與心理學研究領域中的“認識”概念及與此相關的術語系統已經發生了意義混淆,為了更加明確地區分哲學和心理學領域對於“認識”概念的認識差別,所以主張在心理學領域完全使用“認知”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相關術語系統,以替代“認識”概念以及由此派生的相關術語。第三種觀點認為“認識”與“認知”術語由於淵源相同,所以意義相容,沒有必要嚴格區別這兩個概念術語的差別,主張在心理學研究領域甚至在非心理學研究領域通用這兩個概念,根本不必對這兩個概念的差別進行區分。
朱智賢教授主編的《心理學大詞典》和陳立教授主編的《心理學百科全書》都傾向於持第三種觀點。兩書對“認知”和“認識”的解釋如出一轍,都認為“認知”和“認識”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涵義,廣義角度的“認知”和“認識”概念是相同涵義的心理術語,都表示“人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和聯絡,並揭露事物對於人的意義與作用的心理活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兩個概念可以通用。狹義角度的“認識”概念涵義未被詮釋。狹義角度的“認知”概念涵義詮釋歧義較多。在中國心理學發展史上,心理學工作者出於不同的目的和意圖,對“認知”術語進行了不同的闡釋。認知心理學在中國廣泛傳播以前,“認知”被看作是記憶過程的一個特殊環節,僅僅等同於記憶過程中的再認環節。伴隨著認知心理學在中國的興起和傳播,“認知”概念涵義詮釋日益呈現出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有人把“認知”看作資訊加工過程;有人把“認知”看作問題解決或思維過程;有人把“認知”看作個體以已有知識結構接納吸收新知識,使舊知識得到改造和發展的過程。這些詮釋都具有一定合理核心,各種詮釋間又存在明顯本質區別,使我們清楚地意識到“認知”概念認識上的豐富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所以,要區分“認知”和“認識”概念的本質並非易事,更加明確地界定和確認“認知”和“認識”概念的確切涵義具有必要性。
“認知”和“認識”概念同出一源,來源於英文"Cognition"。在中國心理學界,“認識”概念及其派生的相關術語應用歷史較為久遠,運用範圍也更為廣泛,而且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認可。這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唯物觀對心理科學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息息相關。“認知”概念在心理學領域中的應用歷史雖然也有五十多年了,但這一概念早年僅僅表徵記憶過程的再認環節,所以運用範圍極為狹窄。“認知”術語的廣泛運用與西方資訊加工心理學的引進密切相關。特別是1986年荊其誠和張厚粲兩位教授翻譯出版了美國資訊加工心理學和人工智慧的創始人之一司馬賀的《人類認知:思維資訊加工理論》一書,在此書中完全運用認知及與此相關的術語系統,表徵與"Cognition"相關的一切術語。此後,“認知”及與此相關的術語在心理學界,甚至在非心理學領域迅速傳播,並且呈現取代“認識”概念及相關術語的趨勢。
以中國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用一字之差的“認知”和“認識”兩個概念術語表示同一英文單詞的心理涵義,肯定有其特別道理。所以,我們嘗試從一個特殊的視角,也就是語義學角度探討這兩個術語的關係。在本文中,由於篇幅所限,我們不探討“認知”和“認識”概念的意義演變,我們僅僅討論這兩個概念術語的字面涵義,以及我們對這兩個概念術語的字面涵義的理解。查閱《漢語大詞典》,我們可以看到“認”包含“認識;辨別”、“認為;看作”等涵義,根據我們對這些解釋的分析和理解,我們認為個體的“辨別”、“看作”、“認為”都屬於動詞形式,表明了個體的特殊反映活動過程,而且這些反映活動必須以個體特寫感官的感知為前提和基礎,所以,我們理解“認”包含的涵義是:個體在感知基礎上的“辨別”、“看作”和“認為”等反映活動過程。“認知”和“認識”都包含“認”所具有的這些涵義。“知”表示“知覺”、“辨別”、“曉得;瞭解”和“見解;知識”等涵義。當我們把“知”理解為“知覺”、“辨別”等涵義時,“認”與“知”涵義基本相似,這種情況下,“認知”概念屬於動詞。當“知”表示“曉得;瞭解”時,“知”的涵義比“認”的涵義深入了一層,這時,“認知”概念也用作動詞。當“知”表示“見解;知識”時,反映的是“認”的反映活動的結果,這種情況下,“認知”概念就用作名詞。根據我們對“認”和“知”所具有的這些涵義的理解,所以,綜合起來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認知”概念包含的總體涵義大致有三層:第一,“認知”是個體對主客觀事物的知覺辨別過程;第二,“認知”表示個體對主客觀事物屬性或主客觀事物間關係的曉得或瞭解過程;第三,“認知”表示個體對主客觀事物的知覺辨別和了解過程基礎上獲得和內化的相應知識經驗。根據我們的理解,綜合起來看,“認知”概念表徵的涵義是個體對於主客觀事物的感性反映活動過程和活動結果,這種活動結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性知識。
看道德認知的時候,大多查到的是到道德認識,有人說它們是同一個意思,有人說不一樣,到底兩者什麼關係呢?
在中國心理學領域,“認知”和“認識”概念都用於表徵人類個體反映客觀世界的心理活動過程及結果。由於“認知”和“認識”術語所反映的心理活動形式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特殊主觀現象,而且這兩個術語在涵義上比較相近,所以在這兩個概念的理解和運用方面造成了許多模糊、混亂的情況。針對這種現狀,本文嘗試從語義學角度對這兩個概念的涵義和關係進行分析。
一、中國心理學界對“認知”和“認識”概念的看法
在中國心理學界,針對“認知”和“認識”兩個術語的運用問題,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種截然不同的基本觀點:第一種觀點主張心理學家在心理學術語的運用方面應該注重歷史繼承性,不應喜新厭舊,隨意更改多年使用已得到公認的術語系統,由於“認識”以及由此派生的認識過程、認識活動和認識系統等術語概念是老一輩心理學家在長期心理學研究與發展過程中形成和設立的規範概念和術語系統,所以不宜更改或替換。持這一觀點的心理學家反對在心理學領域使用“認知”及由此派生的認知活動、認知過程和認知系統等術語概念。第二種觀點認為哲學研究領域中的“認識”概念及由此派生的相關術語系統,與心理學研究領域中的“認識”概念及與此相關的術語系統已經發生了意義混淆,為了更加明確地區分哲學和心理學領域對於“認識”概念的認識差別,所以主張在心理學領域完全使用“認知”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相關術語系統,以替代“認識”概念以及由此派生的相關術語。第三種觀點認為“認識”與“認知”術語由於淵源相同,所以意義相容,沒有必要嚴格區別這兩個概念術語的差別,主張在心理學研究領域甚至在非心理學研究領域通用這兩個概念,根本不必對這兩個概念的差別進行區分。
朱智賢教授主編的《心理學大詞典》和陳立教授主編的《心理學百科全書》都傾向於持第三種觀點。兩書對“認知”和“認識”的解釋如出一轍,都認為“認知”和“認識”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涵義,廣義角度的“認知”和“認識”概念是相同涵義的心理術語,都表示“人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和聯絡,並揭露事物對於人的意義與作用的心理活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兩個概念可以通用。狹義角度的“認識”概念涵義未被詮釋。狹義角度的“認知”概念涵義詮釋歧義較多。在中國心理學發展史上,心理學工作者出於不同的目的和意圖,對“認知”術語進行了不同的闡釋。認知心理學在中國廣泛傳播以前,“認知”被看作是記憶過程的一個特殊環節,僅僅等同於記憶過程中的再認環節。伴隨著認知心理學在中國的興起和傳播,“認知”概念涵義詮釋日益呈現出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有人把“認知”看作資訊加工過程;有人把“認知”看作問題解決或思維過程;有人把“認知”看作個體以已有知識結構接納吸收新知識,使舊知識得到改造和發展的過程。這些詮釋都具有一定合理核心,各種詮釋間又存在明顯本質區別,使我們清楚地意識到“認知”概念認識上的豐富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所以,要區分“認知”和“認識”概念的本質並非易事,更加明確地界定和確認“認知”和“認識”概念的確切涵義具有必要性。
二、從語義學角度看“認知”和“認識”概念的關係
“認知”和“認識”概念同出一源,來源於英文"Cognition"。在中國心理學界,“認識”概念及其派生的相關術語應用歷史較為久遠,運用範圍也更為廣泛,而且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認可。這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唯物觀對心理科學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息息相關。“認知”概念在心理學領域中的應用歷史雖然也有五十多年了,但這一概念早年僅僅表徵記憶過程的再認環節,所以運用範圍極為狹窄。“認知”術語的廣泛運用與西方資訊加工心理學的引進密切相關。特別是1986年荊其誠和張厚粲兩位教授翻譯出版了美國資訊加工心理學和人工智慧的創始人之一司馬賀的《人類認知:思維資訊加工理論》一書,在此書中完全運用認知及與此相關的術語系統,表徵與"Cognition"相關的一切術語。此後,“認知”及與此相關的術語在心理學界,甚至在非心理學領域迅速傳播,並且呈現取代“認識”概念及相關術語的趨勢。
以中國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用一字之差的“認知”和“認識”兩個概念術語表示同一英文單詞的心理涵義,肯定有其特別道理。所以,我們嘗試從一個特殊的視角,也就是語義學角度探討這兩個術語的關係。在本文中,由於篇幅所限,我們不探討“認知”和“認識”概念的意義演變,我們僅僅討論這兩個概念術語的字面涵義,以及我們對這兩個概念術語的字面涵義的理解。查閱《漢語大詞典》,我們可以看到“認”包含“認識;辨別”、“認為;看作”等涵義,根據我們對這些解釋的分析和理解,我們認為個體的“辨別”、“看作”、“認為”都屬於動詞形式,表明了個體的特殊反映活動過程,而且這些反映活動必須以個體特寫感官的感知為前提和基礎,所以,我們理解“認”包含的涵義是:個體在感知基礎上的“辨別”、“看作”和“認為”等反映活動過程。“認知”和“認識”都包含“認”所具有的這些涵義。“知”表示“知覺”、“辨別”、“曉得;瞭解”和“見解;知識”等涵義。當我們把“知”理解為“知覺”、“辨別”等涵義時,“認”與“知”涵義基本相似,這種情況下,“認知”概念屬於動詞。當“知”表示“曉得;瞭解”時,“知”的涵義比“認”的涵義深入了一層,這時,“認知”概念也用作動詞。當“知”表示“見解;知識”時,反映的是“認”的反映活動的結果,這種情況下,“認知”概念就用作名詞。根據我們對“認”和“知”所具有的這些涵義的理解,所以,綜合起來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認知”概念包含的總體涵義大致有三層:第一,“認知”是個體對主客觀事物的知覺辨別過程;第二,“認知”表示個體對主客觀事物屬性或主客觀事物間關係的曉得或瞭解過程;第三,“認知”表示個體對主客觀事物的知覺辨別和了解過程基礎上獲得和內化的相應知識經驗。根據我們的理解,綜合起來看,“認知”概念表徵的涵義是個體對於主客觀事物的感性反映活動過程和活動結果,這種活動結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性知識。
“識”主要表示“知覺”、“識別”、“知道;瞭解”、“知識;見解”和“思想意識”等涵義。所以,“知”與“識”涵義不盡相同。當“識”表示“知覺”、“識別”、“知道;瞭解”和“知識;見解”等涵義時,“識”與“知”的涵義基本上是相同的,這種情況下,“認知”與“認識”可以作基本相同的解釋。我們看到“識”還可以表示“思想意識”的涵義,當“識”作“思想意識”解釋的時候,“認識”作為一個名詞概念使用,這時“認識”所包含的涵義是個體經由“認”的反映活動所達到的“識”的結果,在這裡“認識”概念反映的涵義就較“認知”概念深入了一層,它表示的是個體的理性認識,這是“認知”不具備的涵義,而這正是我們努力探尋的“認知”和“認識”的最主要的區別所在。所以,根據“認”和“識”所具有的這些涵義,綜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認識”概念大致包含四層涵義。第一,“認識”表示個體以知覺形式對主客觀事物的辯認識別過程;第二,“認識”表示個體通過對主客觀事物的辨認識別,瞭解或知道了主客觀事物的基本特點;第三,“認識”表示個體對主客觀事物辯認識別後獲得和內化的相應知識;第四,“認識”表示個體在獲得和內化的知識基礎上經過分析推理產生的特殊個體化見識或見解,以及由此構成的某種有組織的思想、觀念或意識等。綜合起來看,“認識”概念表徵的涵義不僅包含個體對於主客觀事物的感性反映活動和感性反映活動結果,而且也包含個體對於主客觀事物的理性反映活動和理性反映活動結果。這種理性反映活動結果也就是個體的理性知識。個體的理性反映活動以個體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思想觀念為基礎,理性知識的獲得和內化能夠促進個體已有知識經驗的深化、廣化和結構化,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轉變個體的思想觀念和意識水平。“認識”所具有的這層涵義恰恰是“認知”所不具備的。所以,從語義學角度來說,“認知”和“認識”概念所具有的相似性是顯著的,因而也難怪在這兩個概念的運用方面出現了相互替代的傾向。但這兩個概念的區別也是客觀存在的。在有些情況下,兩者不能混用。
我們根據從語義學角度的這一分析可以發現,在心理學領域運用“認知”和“認識”概念時,必須考慮到“認知”和“認識”同為心理反映形式具有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共同性表現在“認知”和“認識”都可以用於表徵個體的心理反映活動過程和心理反映活動結果,原則上都適於表徵個體的感性反映活動和感性反映活動結果。它們的區別表現在“認識”概念包含的範圍較“認知”概念為廣泛。“認知”概念反映的範圍僅僅包含個體的感性反映成分,而“認識”概念反映的範圍同時包含感性反映成份和理性反映成份。“認知”概念反映的範圍相當於哲學中的感性認識和感性知識,“認識”概念反映的範圍既包含感性認識和感性知識,也包含理性認識和理性知識。由於“認知”和“認識”概念反映的範圍存在區別,因此,兩者的具體適用範圍不盡相同。《辭海》把“認知”看作是“人類認識客觀事物,獲得知識的活動”。把“認識”概括為“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我們認為這種概括具有合理性,這種概括既揭示了“認知”和“認識”概念所具有的共同性,也反映了這兩個概念存在的差異性。
三、“認知”和“認識”概念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從語義學角度而言,“認知”和“認識”概念在反映的範圍和適用的範圍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心理學研究領域,“認知”和“認識”概念在有些場合可以通用,在有些場合則不宜通用。
第一,當我們需要表徵機械反映活動形式或動物的簡單反映活動形式時,用“認知”概念遠較“認識”概念貼切和明確。托爾曼根據白鼠迷津實驗提出認知地圖概念反映動物在知覺經驗基礎上形成的有關特定空間環境的意象,這裡用“認知”概念較合適,用“認識”概念就顯得小題大作。伴隨資訊理論、控制論和電腦科學興起而產生的以資訊加工理論為核心的現代認知心理學,把人的心理反映活動過程類比於電腦識別中的資訊加工過程。在這種情況下,用“認知”概念表徵人的心理反映活動形式比較貼切。由於電腦識別必須以人類預設的特定程式為前提,電腦不可能產生與人類一樣的思想觀念。所以,電腦識別與人的心理反映活動有本質區別,用“認知”概念表徵電腦識別模式更加合適。
第二,人為主體的以感性認識為主的心理反映活動一般來說用“認知”和“認識”概念表徵都可以。學習和掌握"Cognition"單詞,瞭解其涵義是“認知”和“認識”,加工水平可能僅僅停留於單詞表面感性形象的反映,是對這一單詞外部特性及聯絡的反映。也可能這一單詞得到了個體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並與個體頭腦中相關知識取得了廣泛聯絡,最終成為個體的結構化知識。這種情況下用“認知”或“認識”概念表徵都合適。在文藝理論研究中,用“認知”概念及相關術語表徵個體的藝術反映活動,包括藝術創作活動和藝術欣賞活動,這種指稱是貼切和恰當的,有助於更加確切地體現藝術反映活動的感性特點。這比傳統用“認識”及派生術語表徵更加妥當。但是對於文藝理論研究本身來說,由於研究過程有賴於個體的分析、推測和邏輯演繹,所以具有明顯的理性特徵,所以,這裡運用“認識”及相關術語系統加以表徵更加貼切。
第三,深層次或高水平的心理反映活動用“認識”概念表徵更合適。哥白尼認識到托勒密“地球不動”的地心說存在明顯謬誤,提出了太陽中心說,否定了上帝把地球置於宇宙中心的宗教信條。牛頓因蘋果落地引發思考,想象蘋果與地球間存在某種引力關係,最終揭示了物質之間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定律。弗洛伊德研究認為人類心理和行為不僅受理性意識影響或支配,更主要的是同時還受非理性的潛意識本能、衝動和慾望的影響、支配。其它,如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等,這些反映活動極其複雜,不僅包含科學家對於自然現象和人類心理現象的感性認識,同時也包含著科學傢俱有創造性和前瞻性特徵的大膽設想和合理推理,科學家的這些發現頗有見地,構成了獨特的觀念系統,影響了人們的主觀認識世界。所以對於這些反映活動用“認識”概念表徵更合適,而不宜用“認知”概念加以表徵。
總之,我們認為,“認知”概念更適宜於表徵機械反映活動形式、動物的簡單反映活動形式和人類感性反映活動過程及結果,而“認識”概念雖然也可用於表徵“認知”概念表徵的基本涵義,但是更適宜於表徵人類高階心理反映活動過程及結果,特別是創造性的高階心理反映活動過程及結果。
-
6 # 江江江是我
認知是一個人的領會,比如說我有了什麼樣的認知,然後我可以會去做些什麼。認識是一個人清楚知道什麼,比如認識自己到錯誤,是我清楚知道什麼,所以我會注意些什麼。
-
7 # 小瓜姥姥
你好,你的提問是,什麼叫認識?什麼叫認知?
回答;認識就是比方說,從一個人的外表上看,認識了一個人的容貌和身材也是說淺方面的認識。
認知是,一個人的從內裡到外很特別的深入的瞭解ta的實質這就是認知。
-
8 # 小小瘋
認識是主體收集客體知識的主動行為,是認識意識的表現形式。也就是人是如何獲取外界的資訊的,是注重細節呢還是整體。即主觀反映客觀
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資訊加工的過程。所以包含了對外界的行為反應。比認識多了行動。
-
9 # 賽點75941099
1+1=2這是基本認識,作為幼兒園畢業生或以上的學歷可以用N種辦法證明結果是2的方法,(例如3-1、40/20、一次方程或微積分……)這才是認知。
-
10 # 發明圈
衚衕裡走來個大媽,你知道那是衚衕緊後邊左拐樓上住的李二嬸,這是認識。這時又走過來一位小姐姐 ,她是你哥的同學 ,是班長,年級三好生 ,會拉手風琴,她爸媽在一個單位上班,她爸是總務科長,她媽是工會的會計。。。這是認識並知道叫認知。
學知識光認識不夠,認知很重要。
回覆列表
怎麼區分呢?
認知: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資訊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大腦接受外界輸入的資訊,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資訊加工的過程,也就是認知過程。
認識:認識是認知知識,是人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與聯絡、並揭露事物對人的意義與作用的思維活動。認識包含人的所有認知活動,即為感知、記憶、思維、想象、語言的理解和產生等心理現象的統稱。認識是一種資訊加工過程,可以分為刺激的接收、編碼、儲存、提取和利用等一系列階段。
認識,是人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與聯絡、並揭露事物對人的意義與作copy用的思維活動。
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資訊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