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以信仰“道”為最高信仰的宗教,是有神論宗教。
道:宇宙的規律、事物的真相;道無私無慾,是客觀存在的不變事物,萬物賴以為生,萬物不被主宰;因為理解不同,道的表現形式不同。
教:透過先賢對道的認知、經驗、行為方式,總結經書、科儀、神仙崇拜、教規,引領眾生追尋道,透過崇拜神靈的方式探索大道,崇拜神靈是方式,不是目的。
最高信仰:道
最高經典:《道德經》
神:先天神靈、後天神靈、仙。
魂:死而不亡者壽,亡而有靈者神;人生而有靈魂,透過修道,靈魂或者靈魂中符合道的一部分可以上升為道,得以靈魂不滅。
仙:透過修煉,得以個人超脫與逍遙自在,不一定代表被人道所認可的大道,仙為人之道至極,神為天之道至合。比如大唐新羅金可記真人飛昇,雖然被南韓認為是道教始祖,但是隻是仙人,不是神。
先天神靈:對“大道”的人格化,以人道方式理解天道,讓“大道”以我們可理解的部分顯示在世人面前,把冥冥中自然界執行的方式以我們可理解的方式展現。比如三清、四御、雷公電母、二十八宿等。
後天神靈:人能夠透過詮釋大道,被認可能夠代表大道的一部分,得以靈魂不滅,封神做聖,享受萬世香火,冥冥中主宰被代表的大道。比如老子、關羽、岳飛、趙公明、孫思邈等等。
區分:先天神靈與後天神靈因為都是由人道來演繹,在一定意義上,先天與後天有結合點,隨著對先天的認知,先天神靈體系不斷完善,隨著對後天神靈的崇拜,後天神靈地位不斷提高甚至成為先天神靈,比如先有老子,後有老君,後有三清崇拜。
目的:認知規律(道法自然)、改造世界(天人合一)、敬畏神靈、服務眾生。
理念:敬天惜物 愛國愛教 尊重他人 尊重自己 不迷信 不盲從 不消極 不衝動 不偏激 不放縱 不自傲 不自卑 守仁義 尊道德 有信仰 有擔當
觀念:國法大於教法、傳道不傳教、道不為宗教所侷限、拒絕中國宗教化、拒絕幼兒信教、國家認同高於民族認同與宗教認同。
身份:不以宗教為限,奉道家基本思想,傳道教祖師理念,入門心、善、智,出門德、行、施。
寄語:學會低頭,認知自我,嚴格約束自己,向善而不拘泥。傳道不傳教,入道而不入教,追尋道而不迷失於教。自尊自信,求同存異,謹守道德,團結友愛師兄弟,謙恭行事做善人。謹慎選擇宗教食品,科學態度追尋大道。
道家文化是從華夏始祖傳承下來的!她強調“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對於今天的科學也有指導意義。如今天的量子力學,就體現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規律。
道教是以信仰“道”為最高信仰的宗教,是有神論宗教。
道:宇宙的規律、事物的真相;道無私無慾,是客觀存在的不變事物,萬物賴以為生,萬物不被主宰;因為理解不同,道的表現形式不同。
教:透過先賢對道的認知、經驗、行為方式,總結經書、科儀、神仙崇拜、教規,引領眾生追尋道,透過崇拜神靈的方式探索大道,崇拜神靈是方式,不是目的。
最高信仰:道
最高經典:《道德經》
神:先天神靈、後天神靈、仙。
魂:死而不亡者壽,亡而有靈者神;人生而有靈魂,透過修道,靈魂或者靈魂中符合道的一部分可以上升為道,得以靈魂不滅。
仙:透過修煉,得以個人超脫與逍遙自在,不一定代表被人道所認可的大道,仙為人之道至極,神為天之道至合。比如大唐新羅金可記真人飛昇,雖然被南韓認為是道教始祖,但是隻是仙人,不是神。
先天神靈:對“大道”的人格化,以人道方式理解天道,讓“大道”以我們可理解的部分顯示在世人面前,把冥冥中自然界執行的方式以我們可理解的方式展現。比如三清、四御、雷公電母、二十八宿等。
後天神靈:人能夠透過詮釋大道,被認可能夠代表大道的一部分,得以靈魂不滅,封神做聖,享受萬世香火,冥冥中主宰被代表的大道。比如老子、關羽、岳飛、趙公明、孫思邈等等。
區分:先天神靈與後天神靈因為都是由人道來演繹,在一定意義上,先天與後天有結合點,隨著對先天的認知,先天神靈體系不斷完善,隨著對後天神靈的崇拜,後天神靈地位不斷提高甚至成為先天神靈,比如先有老子,後有老君,後有三清崇拜。
目的:認知規律(道法自然)、改造世界(天人合一)、敬畏神靈、服務眾生。
理念:敬天惜物 愛國愛教 尊重他人 尊重自己 不迷信 不盲從 不消極 不衝動 不偏激 不放縱 不自傲 不自卑 守仁義 尊道德 有信仰 有擔當
觀念:國法大於教法、傳道不傳教、道不為宗教所侷限、拒絕中國宗教化、拒絕幼兒信教、國家認同高於民族認同與宗教認同。
身份:不以宗教為限,奉道家基本思想,傳道教祖師理念,入門心、善、智,出門德、行、施。
寄語:學會低頭,認知自我,嚴格約束自己,向善而不拘泥。傳道不傳教,入道而不入教,追尋道而不迷失於教。自尊自信,求同存異,謹守道德,團結友愛師兄弟,謙恭行事做善人。謹慎選擇宗教食品,科學態度追尋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