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通徹鐳射邢工
-
2 # 廣法居士
“不尚賢,使人不爭"。
這裡的“尚”,指尊崇,指注重,指崇尚。
這個“賢",指賢能賢材。
之所以“不尚賢",就是不崇尚賢能;不崇尚
賢能,就使人不去竟功奪名。不去看重財
產,就可以使人不去存心為盜。使民心不
亂不爭。
-
3 # 文小白讀書
《道德經》中說“不尚賢,使民不爭”,是希望通過不尚賢的觀點,幫助人們達到自然、無為的境界。
現在,有小部分人望文生義,就衝著“不尚賢”這幾個字,於是就粗暴的批判老子,認為他是非道德主義者,主張絕仁棄義。實際上深入理解之後我們就會清楚,這些觀點都是對老子學說的本質和主旨的偏見和誤解。
這樣的人在歷史上也不少見,河上公說:“‘賢’, 謂世俗之賢辯, 去質尚文也。‘不尚’者, 不貴之以祿, 不貴之以官。”人們之所以對這句話如此熱衷辯論, 自有其原因。個人以為他們關注的是“賢”者背後的東西,比如賢名、賢利、功名利祿,這才是老子要反對的。他反對爭賢名, 以及授賢以官、授賢以祿。
釋德清說:“尚賢, 好名也。名, 爭之端也。”
現在,我們要正確理解老子的“不尚賢”,就必須先把握老子學說的基本精神, 即“道法自然”。老子認為,合符自然不僅是最根本的原則,也是天地之間的根本,是為人處事的準則。凡符合自然的, 即合乎天道, 即能成功;反之, 則註定失敗。道法自然即無為, 無為的自然結果是無不為———“無為, 故無敗;無執, 故無失。”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
按照老子的這種邏輯,我們有理由對“不尚賢”這樣解讀:“上賢不賢, 是以有賢;下賢不失賢, 是以無賢。”這其中,不賢就是“不尚賢”, 不以賢自居,不認為自己也多了不起,其結果恰恰是“上賢”、“有賢”。相反,不失賢實際上就是“無賢”。
對於我們的這個理解,從老子的弟子陽子、文子的行賢觀也能略見一二。《莊子·山木》與《韓非子·說林上》以及《列子·黃帝篇》都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陽子之宋, 宿於逆旅。逆旅有妾二人, 其一人美, 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 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 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 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心, 安往而不愛哉!’”
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陽子對“賢”的觀點。“行賢”是作用於人、己關係,在這麼一個關係當中,“己賢”是最重要的。而己“賢”應當出自人性的自然,不造作,其前提就是要“去自賢之心”。“自賢之心”是“自貴尚而賤人”, 認為自己了不起,把自己放在俯視眾生的位置。假如整個社會你“自賢”,他“自賢”, 我也“自賢”,那麼“賢辯”紛爭將永不停息。
陽子正是遵從“道法自然”的原則,要求人們“全性保真”, 而這“真性”之中就包含“賢”。其一方面肯定“行賢”, 另一方面則要求“去自賢之心”, 這正是對老子“不尚賢”主張的準確的理解和正確的發展。
我們再來看看文子對“不尚賢”是怎麼解讀的。與陽子不同,文子是從人性的角度解釋為什麼不尚賢。他說:
“人之情性, 皆願賢己, 而疾不及人。願賢己, 則爭心生;疾不及人, 即怨爭生。” 《文子·上德》
“賢己”就是“自賢之心”,陽子希望人們“行賢而去自賢之心”, 文子則認為“賢己”是人的本性,“去自賢之心”很難做到。因此, 他轉變思路,沒有從“行賢”的行為主體方面去要求“去自賢之心”,而是要求社會評價體系能有正確的方向引導,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文子看來, 每一個人都有其閃光之處,當進則進, 當退則退,不片面推崇某一些人的某種才性, 也不片面的貶抑另一些人的另一種才性, 使每一個人的才性都可得到重用, 如此, 則可使人皆無怨言無爭心。這是文子用辯證的、客觀的眼光來解讀“尚賢”。
“勇者可令進鬥, 不可令堅持;重者可令固守, 不可令凌敵;貪者可令攻取, 不可令分財;廉者可令守分, 不可令進取;信者可令持約, 不可令應變。五者, 聖人兼而材使之。” ———《文子·自然》
由此,文子的觀點非常明確了,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賢才一面,也具有非賢才一面。如果“尚賢”, 那麼人人都是尚賢物件, 沒有必要尚一部分人之賢。所以,對於人才, 重要的是因順其自然本性, 而不是刻意為之。
不尚賢者, 言不放魚於木, 不沉鳥於淵。
文子既堅持了老子的因順自然的原則, 又肯定知賢愛賢的重要, 這既是對老子“不尚賢”說的繼承, 又是對“不尚賢”說的創新。
通過對老子學說基本精神的理解,和他兩位弟子對“不尚賢”的論證觀點,足夠我們充分認識到老子並不是否定“賢”,而是反對“自賢”,反對“賢名”以及由“賢”而利。
-
4 # 老王大設計
道德經的基本理論就是,不要人為的干預太多,道法自然。
任何東西,任何人才,只要條件具備他就會誕生,條件消失,也會跟著消失。人為的干預標榜,只會激起人性的貪婪,攀比,競爭,為達目地不折手段,這樣只會過多的消耗人類的能量,基本都是在內鬥,沒有解放出人類的大腦,做更多有益於科技,科學,提高人類文明層級的能力,而是為了爭一碗飯,不斷的內鬥,自相殘殺,在老子看來,人類很可憐,可笑,可悲!在他看來,人類就像未長大的小孩子,太兒戲了,乾的都是很不成熟的事,因此老子才說孔子的理論有漏洞,不認可孔子!
當人還沒有能力,駕馭自己的七情六慾之時,也認不清自己,人只會淪為七情六慾的奴隸,特別是權力影響力比較大的人,破壞力非常強悍!
隨著時代發展,我們人類又又走到了一個路口,通過媒體,要逐漸提高人類的思想境界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地球的文明層級才能更上一層樓。目前的地球文明,還停留在,爭奪一碗飯的層次,可以說,地球的文明還是最低階的文明,就像古人學會火,學會種地,學會科技一樣,然後解放出時間,精力,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可以這樣說,人類只有實現共產主義,才能把地球文明提高一個層級,才能解放出人類的大腦,更多的研發科技,創新出更多的事物去探索宇宙,而不是一味得內部鬥爭,消耗人類的能量!
-
5 # 華民學讀道德經
“《道德經》 為什麼 說(不尚賢、使民不爭)”。 首先什麼是“尚”? 道德經中“知不知、尚;不知知、病”,所以道德經中對“尚”和“病”的定義很明確,這樣“不尚賢”這三個字就變成了“不、知不知、賢”。 對“不、知不知、賢”這五個字是什麼意思,說白了就是要知道“不”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知不”,詳細的說就是要“知不道”。 那麼“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需要考慮“我不能”是什麼意思。 “我不能給你一塊錢”是什麼意思?“是我沒有一塊錢呢?”還是“我有一塊錢但是不想給你呢”。 “我不能去月球”是什麼意思? 是“我能去月球而不想去”還是“我想去月球但是沒有去月球的能力”,所以說“道德經中的(不)和我們 生活 用語中的(不)就像是中國的(私)和日語中的讀作(わたし)但是也寫成(私)字的“私”是不同的意思是一樣的,,日語中的“私”字是“我”的意思。 道德經中的(不)有其在2500年前獨特的意思,也有我們今天的意思,,但是在只有“不”的讀音而沒有文字的年代,“不”這個讀音完全不是我們今天的(不)的意思,在沒有文字的年代、“不”這個讀音可以有“步”的意思,也可以有“補”的意思,也可以有“布”的意思但是唯獨沒有“不”的意思,所以說“知不知、尚”,“尚”的是什麼?“尚”的是思考。 由“不尚賢”到“不、知不知、賢”說的是能夠徹底的分析“不”就是“賢”
“使民不爭”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使民爭不” “使民爭知不” “使民爭(知不知)”“使民爭尚” “使民爭賢”
我知“步”嗎?“步”在現代是(走)的意思,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在沒有文字只有語音的年代是“女媧補天”也有“女媧步天”的意思。那麼如何把“女媧補天”和“女媧步天”和“女媧布天”三者的解釋聯絡到一起呢? 被女媧丈量過的天,稱作“女媧布天”,被女媧丈量過的天就被稱作為“田”,被女媧“步”過的天就會有收成,就會有“豐收”,稱之為“補”
-
6 # 劉怯之
老子的"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句話,語出《道德經》第三章。
老子為何有此一說?其實只要通讀完第三章全文,就能弄明白。
第三章全文為: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我在《時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對第三章作如下理解,供大家參考。
人類不推崇賢人的標準,民眾就不會去爭奪名譽,不推高稀有商品的價值,人們就不會有非分之想;不推行容易勾起慾念的政策和措施,國民的心智就不會混亂。
因此聖人的治國理念及施政目的,就是要讓民眾保持內心虛靜,但身體卻要足夠強健,不要求志向高遠,但骨氣卻要足夠強硬,讓人民恆常處於不賣弄智巧、不追求私慾的社會環境中,使頂層精英不敢胡亂作為。
當全社會普遍樹立起尊重規律、遵循規律的風尚,社會治理就會非常順暢(這才是老子"為無為,則無不治"的政治理念)
老子提倡的無為而治的理念,太多的解讀都是消極面的,僅僅停留在字詞義的表面含義,完全是矮化了老子,並未深度挖掘和領會老子的系統思想。其實,只要認真讀完並讀懂老子《道德經》全文,自然就能從中找到可靠答案。
-
7 # 逍遙谷逍遙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章中講:
不尚賢,
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
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治,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
則無不治。
解釋如下:
不尚賢,尚為推祟解,賢,是世俗之賢,不是修道養德之賢,世俗之賢,辯口明文,棄道弄權。
做為人君不要重用世俗之賢,所謂世俗之賢就是那些口才好,文章寫的好,缺少道德,玩弄權術的人。
不要給這種人以高官,重權,厚祿。這樣人們就不會爭名爭權了。
人君不要喜歡那些金銀,珠玉世之稀奇之物,應當把玉棄于山,把珠捐於淵,物迴歸於自然。這樣上化清靜,下無貪人。人們不會為了私慾去盜取貴重之物。
人君要放棄那些使人產生慾望的聲色,遠離淫聲美色。這樣心就不會產生邪淫和惑亂。
是以聖人治,修道之聖人外可以治國,內可以治身。
上面講了治國,下面講治身。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修道之聖君應以德一治心,抱道守德,使心神清淨,除情去欲,心無雜念,凝神調息,入於虛無。
安養五臟神氣,使陰精不外洩,道光德能之氣,充實於下丹田。
腎主骨,當心志淡泊,去掉慾望,精不外洩,愛精勿施,髓滿骨堅。
使人民迴歸先天本性,反樸守淳,使人民無智巧之心,使那些少數陰險之人,也不敢胡作非為。
按著這種無為之方法來治理國家,國家那有治理不好的道理呢?
-
8 # 一九八四97
原文是:“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此處的"尚"有過分推崇的含義,“尚賢”實際上是一種論功封賞的行為,這裡面必定涉及到一個評價尺度的問題。因此,“賢”可以理解為被評價為有功之人或有能力之人,或被封官封祿之人。“不尚賢,使民不爭”譯為如果社會不過分推崇封官封祿之舉,那麼老百姓就不會去爭功奪利。
所以,聖人治世,便淡其心志,讓其吃飽,削弱其爭名奪利之志,強健其身體健康生活。把重心放在盡力去除欲之心上。若能做到心無慾,則能避免因欲而擾亂心志。
南懷瑾在這個問題上也有兩點看法:
第一,不崇尚賢人,讓人才自然發展
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好職業;從事正當職業者,人人都是好人。可是在人們的頭腦中,有的人覺得某個職業好,覺得某個職業不好,削尖腦袋往“好職業”裡鑽,撿垃圾能撿一座樓,還是有人不願幹;賣豬肉能賣出小富翁,還是有人不願幹。在古代更不同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經商致富都是“賤業”,這就是“尚賢”的弊端,必然導致社會價值觀紊亂,社會畸形發展。老子所謂“使民不爭”,並不是指順其自然的公平競爭,而是使用智巧的不正當競爭。打個比方,老師表揚做好人好事的學生,有個學生想得表揚,找媽媽要了兩元錢,假稱是撿的,交給老師,以示拾金不昧。就連一聲表揚都有人用不正當手段去爭,何況更大的名聲和更大的利益?
第二,尚賢的賢,未必是真賢
官員急於表現賢能,就要拿出業績來,但“大器晚成”,真正有益國計民生的業績哪能那麼快就拿出來?如果拿出來了,十有八九是一個“豆腐渣工程”,自己倒是得到了賢名,將來難免讓別人受苦受難。學者急於表現賢能,急急忙忙發表一些不成熟的見解,難免誤導他人。作家爭於表現賢能,寫一些迎合讀者不良嗜好的作品,等於販賣精神毒藥。
以上觀之,老子是在深刻洞察世道人情的基礎上提出“不尚賢”這一觀點的,可惜從古到今,沒人肯聽他老先生的。即使到了今天,“尚賢”的毛病還很嚴重。比如在學校裡,成績好的就是“優等生”,成績不好的就是“差生”。可能所謂“優等生”連自己的衣服都沒洗過,優在哪裡?可能“差生”既孝敬父母又勤做家務,待人也有禮貌,差在哪裡?
-
9 # 遁世迷糊人
賢,虛名罷了。
虛其心實其腹,說到不如做到,百聞不如一見、千言不如一默、是真是假一試即可,何必爭些虛的?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於中。安於求實,實質而名歸,強過於無謂的虛名爭執而不務實事。
不需尚賢,求真務實不好嗎。
-
10 # 一個富陽農民
老子的道德經表達了老子無與倫比思想境界,道這一事物本身即存在於不同的範疇,不同的層次,也存在於相同的範疇,相同的層次,而相同事物在不同範疇不同的層次體現和相同事物在相同範疇相同層次的體現,被我們表達為各種各樣的是是非非。不尚賢,使民不爭,僅僅這一句話在不同範疇不同層次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而在相同範疇相同層次人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或者自己認可的是對的,這是世界紛爭的由來,也是世界多樣性的由來,也是世界發展的由來,只是世事未必盡如人意,只因我們所知太少太少,生命實在太有限。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回覆列表
不尚賢,使民不爭。意思指不要被追名逐利亂了真心。扣題有,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需要理清的是,道德經乃心性智慧學問,顯露的是心靈深處人人俱足的珍貴寶藏,是文明之根本。而非治世哲學,所以,出發點不同解釋方向不同,容易根上就弄錯了,多說便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