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因為今年閏4月的緣故,端午節要到6月中下旬了,但已經熬不住提前吃了粽子,一種是朋友自己包的粽子,一種是網購的粽子,都還是很合口味的,只是自己包的比網購的要軟一些。想起小時候,一般過端午的時候都是農忙插秧的季節,親戚鄰居們都是你幫我插玩秧來我再幫你。端午節的時候桃子杏子也熟了,大人們再包些粽子,鄰居親戚一起吃,真的很愜意。而且我們以前傳統的粽子都是白糯米粽,不加任何餡料的,沾著白糖吃,別有一番滋味。每年的端午節這天,我們全家還會回媽媽的孃家也就是姥姥姥爺家,給姥姥姥爺送粽子,幫他們洗晒被子。現在回想起來還挺有意思,你們小時候的端午節都是怎麼過的呢?來分享一下吧。

回覆列表
  • 1 # 阿新volg丶

    來了大城市生活,早已沒有這些過節的習俗了,因為現代人現代活。但自始至終,我都沒忘記過小時候的端午節習俗哦!

    首先是吃粽子,但各地的粽子還是有區別的,而我們陽江的粽子是四角的,有“灰和白”兩種,其中“灰”的是鹼水粽,吃的時候要沾著白糖吃,老實說我不喜歡吃,因為真的是一點餡料和味道都沒有哦!而“白”的就是糯米粽,裡面一般都會有蝦米,鹹蛋黃,豬肉,綠豆,我最喜歡吃鹹蛋黃,還有就是裡面的肥油加瘦肉,平時我是一點肥的都不吃,不知為什麼粽子裡的肥肉卻讓我回味無窮!

    賽龍舟是全國的傳統專案,各個河都會賽龍舟,不過陽江歷來習慣賽逆水龍舟。還記得我們以前附近有個地方叫河堤,那裡沒到端午就很熱鬧,總能聽到“咚咚咚”的龍舟鼓聲。

    掛艾葉,喝艾酒,農曆初一拜完神就可以喝艾酒了,艾酒是把艾草洗乾淨,然後泡到白酒裡就,待泡出味就可以喝了。還有掛艾葉,五月開始,我們就開始在自家門口掛上艾葉,不止可以擋邪還可驅蚊。

  • 2 # 暗香疏影209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中國人的傳統習慣。而對於我來說,小小的粽子更是一種無法忘卻的情感寄託。小時候,過了年便盼著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上母親親手包的粽子,香甜的粽子是幸福的享受。現在,母親離我們遠去了,每逢端午節吃粽子我就會想起了慈祥的母親,這不僅僅是一枚粽子,這裡麵包著的是無盡的母愛,它映照著的是母親一顆疼愛兒女的心。情思至此,一番甜甜的滋味湧上心頭,不覺間已模糊了雙眼,心間卻有一份溫暖。

    母親健在的時候,無論身在哪裡,端午節到了,我都要趕回家裡,吃母親包的粽子。

    每年端午節到來時,母親就會泡好粽葉,黍米,小豆,紅棗,包上一大鍋粽子。那時候,我雖然不知道這些用料有什麼講究,但看到母親包粽子熟練的動作,聞到濃濃的黍米香,心都已醉了。

    “粽葉清香裹糯米,紅豆其中惹相思”。

    從小就喜歡吃甜食的我,自然對粽子也是情有獨鍾。當年我對粽子的熱心,著實是一個“饞”字。每年端午節前後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因為這正是家鄉粽子飄香的時節。家家戶戶包粽子,就像過年一樣。那時,因物質匱乏,家鄉粽子的原料主要就是黍米,現在已很難找到黍米粽子了,取而代之全是清一色的糯米粽了。然而,包粽子卻讓母親多受了許多累,至令我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那些年,每到端午節,母親就洗淨葦葉,把黍米,小豆,蜜棗一起放入盆中浸泡,半天之後,開始包粽子了。

    母親的手藝很高,包的粽子香甜可口,我們都愛吃。那時,我放學回到家守在母親身旁,看著她靈巧地包粽子,有時,我還會當幫手,給母親傳遞葦葉和繩子,看她包粽子簡直就是一種藝術享受。只見母親熟練地抽出一片粽葉,一疊一卷把一片葦葉折成漏斗狀託於掌心,再用另一隻手把米從水中撈出,瀝淨水分放進漏斗裡,放幾顆蜜棗,用手按實。然後再抽出一片葦葉三疊兩折包好頭,最後用一根金針葉條或五色線繩三纏兩繞,那齊齊整整,青翠欲滴的葦葉在媽媽靈巧的雙手捆紮下,包著精亮的黍米,搭配著紅裡透亮的蜜棗,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整個動作連貫流暢,絕無半點拖泥帶水的感覺。

    我們家姊妹們多,包少了不夠吃,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母親包了一大鍋,忙得不亦樂乎。我和五姐守著粽子下鍋,守著騰騰熱氣中飄出的粽子清香,一種急切想吃的慾望就愴愴然了,期盼著一鍋熱氣騰騰的粽子快點出鍋,那香味讓人魂牽夢繞,急不可待。

    望著剛出鍋油光發亮的粽子,醇香撲鼻而來,不用吃就勾起了極大的食慾,輕輕的剝去粽葉,紅白相間的光滑的粽肉呈現在眼前,甜軟的黍米,再加上飽滿的小豆,真是清香四溢。輕咬一口,滿嘴芬芳,清甜香醇,溢滿喉嚨,"味道好極了!"此情此景,連同母親操勞的身影一道融入了記憶的最深處!

  • 3 # 麗水凝珠

    點過煤油燈,吃過幹炒麵,玩過羊骨頭,打過“紙洋包”。

    不用問,這些人就是七零後。

    七零後小時候過得端午節,無非就是饞的睡不著覺的那些黃米粽子。母親是包粽子能手,每到端午節不是東家叫,就是西家請,由於包粽子米都在涼水裡泡著,一雙手撈呀撈呀,金燦燦的黃米和著鮮豔的紅棗裝在碧玉般的粽葉裡,母親的手被水浸的幾乎白了,打著皺,完了免不了總要病上幾天。

    但母親總是那麼善良,自己再不舒服也不會拒絕別人,好像拒絕了別人是一件很難做出來的事情。

    就這樣一直到了她八十多歲的時候,幹不動活了,人們才自覺的不叫她,她的手藝從此就塵封在她靜靜的日子裡了。

    那時候由於給別人幫忙,我家的粽子到很晚也沒煮熟,所以每年我都是聞著粽香打著瞌睡等不到粽子煮熟就進入夢鄉。第二天早早起來吃個不亦樂乎。

    如果粽葉又寬又長,母親就會把它們洗乾淨整齊的晒乾,然後來年用。

    有時候母親會在端午節弄一些涼粉,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粽子。

    有了粽子,我每天放學鑽進低矮的空房,看著粽子一個個減少,端午節也就過去了。

    然後,又恢復了吃茭殼窩窩就鹹菜的日子。

    如今,母親已經不在了,但我吃過的粽子是母親年年親手包的,一年年的端午,母親用她包粽子的手拉著我度過了人生的多少個年頭。

    忘不了的母親,忘不了的端午節母親包的粽子。

  • 4 # 蜥蜴晒太陽

    我是80後,五彩線必須得有,印象最深的是端午前一天晚上,媽媽會煮一大鍋粽子和雞蛋。端午早上我們4點左右就起來和一群小夥伴去爬山,採艾蒿掛在耳朵邊,編帽子。

  • 5 # f美好心願6

    您的這個問題很好,勾起了對童年的回憶。

    說說我小時候過端午節,端午節的時候,農村是最忙的時候,自己家喂的母雞,下的雞蛋,用大米包粽子,不是現在的糯米,地裡有長的那個野艾,插到門上。雖然那時候條件苦點,品種和東西不如這時候新鮮,多,不過感覺比這時候有味道,拿起一個雞蛋或者一個粽子,老是不捨得完全把它放到嘴裡,一點一點嚼的那種感覺,到這都記憶猶新。彷彿又回到了童年時代……

  • 6 # 伊春美食美客

    我是70後出生的人,你現在已經是中年人了。想起小時候吃的粽子,仍然現在是歷歷在目。那時候我們都還很小,80年代初的時候上的小學。那時候一到端午節,我們這邊也就是粽子裡面包的是大棗,而且站著一點糖吃,也就算是過端午節了。其實端午節讓我們最高興的就是能拿著雞蛋去學校的課堂裡跟同學們比磕雞蛋。那時候只要是自己的雞蛋又尖又硬,往往是戰無不勝的時候,才感覺這端午節是最好的禮物了。

    後來我們上初中的時候,家裡的條件也開始好了。老媽自己在園子裡面養了許多的小雞,等到端午節的時候爸爸就把這雞殺上一兩隻。然後老媽用著雞胸脯肉給我們包雞肉餡兒的餛飩。用雞骨架熬成湯,到現在那肌肉的餛飩我到現在還記得特別的深刻,讓我現在想起來還存一些餘地。

  • 7 # 靜姐日常vlog

    小時候的端午節是特別開心的一天,早上五點之前媽媽就會把孩子們的手腕和腳腕戴上五彩繩,預示孩子們健康平安。

    早上洗臉水媽媽已經提前準備好,端午節的洗臉水和平常不一樣,是艾草熬製的水,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媽媽說用艾草洗臉夏季防蚊蟲叮咬,煮雞蛋也是用艾草來煮,示意美好的祝福,飯桌上有雞蛋,有粽子,雞蛋隨便吃,不僅吃,臨上學書包裡帶幾個雞蛋找同桌碰,誰的殼先碎誰就得把雞蛋交出來,吃一口,就是端午的味道。

  • 8 # 單行客liuli

    嘿嘿,小時候印象中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一大家人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包粽子,特別有氣氛,還會喝雄黃酒,大人們還會給孩子身上抹上一點雄黃酒,據說雄黃酒能夠避蛇蟲,所以每年端午粽子喝雄黃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 9 # 卷邊睡蓮

    好題呀!先一個!!

    您的講述和感慨也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端午節。父母親忙工作,沒時間包粽子,可是家裡的粽子卻多到上頓下頓吃不完。

    每每到了端午的清晨,天還沒大亮呢,哥哥的好友、同學就來喊門了。熱騰騰的粽子,燙手的煮雞蛋,一股腦送到我家。

    他們像是約好了似的,幾乎排著隊來,腳尖兒踏著腳跟兒。

    他們的父母親人,幾乎都是我們父母的患者,都知道醫生忙,所以總是會按照時令送來一片心……

  • 10 # 那個夏天的你還在嗎

    小時候過端午節,早上很早起來然後媽媽說要去門前的河裡洗臉(家裡傳說河裡的水洗會不生病),然後回家吃飯,鍋裡好多鹹雞蛋,鹹鴨蛋,鹹鵝蛋,粽子,大蒜等,好多吃的,記憶猶新的是每年端午節去學校都要拿一個大鵝蛋然後和同學比誰的大,然後最大的兩個碰,看誰的先破,然後吃掉,總之太開心了,端午節日比較濃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她有VN的三環,酒桶的E和石頭人的控制,網友調侃“沒有人用”,你遇到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