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昜蛇哥
-
2 # 響箭6
想隱居山林的人,應該具有兩個條件,一個是以往關於隱士的小說看多了,把隱居山林當成最美好的生活。另一個是具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按現在的物價水平起碼得有一百多萬),從六十來歲算起,吃用十幾年不成問題。(可他忘了,除了西部的曠野和沙漠,其他宜居的地方,早已被房地產商開發殆盡,哪裡還有適合隱居的地方,頂多是想想而已,乖乖!)
-
3 # 全域鄉村
到了一定的年齡,我認為有隱居山林想法的人還是存在的。
一、功成名就,衣錦還鄉,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論是為了家國事業,還是身家生活,打拼了一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功成名就,衣錦還鄉。不一定是山林,但至少遠離喧譁,讓自己勞累的心歇一歇,靜一靜,是人之常情。
二、急流勇退,見好就收,也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智慧。學無止境,功無止境,不論你官做的多大,錢掙得再多,人的慾望沒有止境。知道水滿則溢的道理,就應該知道見好就收的好處。正所謂不忘初心始得善終的道理。商聖范蠡就是很好地例子。
三、作為普通的老百姓,打拼、勞碌了一輩子,不論成與敗、興與衰,總有謝幕的時候。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生苦短,到了一定年齡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往往會有一種心灰意冷的感覺,就想隱居山林,享受大自然的恬靜,欣賞草木的榮榮枯枯,人生豈不也是一個樣子。
四、真正的學者,思想家,往往都是功成身退,隱居後潛心思想的結果。不論多麼偉大的思想家,都需要時間,需要環境來進行思考、演繹,只有在僻靜之處才有這樣的條件。作為普通人,也可以在隱居山林,靜靜地總結自己人生的得與失,榮與辱、興與衰,然後總結,然後告知後人,這也是祖輩們的經驗,代代傳承,不斷髮展、不斷進步。
五、承受不了生活、愛情上的打擊,心灰意冷而隱居山林。芸芸眾生,都是社會中的一個分子,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心酸,受不了打擊,或者看破了紅塵,隱居山林,歷史上有之、現實中有之,以後還會有之。這也不算稀奇。
+
只是想法的話,有啊,還不少呢!上了年齡追求少了,壓抑已久想清淨的多了,所以想回歸山林的就多,不止老年人,年輕人也不少啊。不然現在為什麼現在的荒野求生節目那麼火?過去10年你聽過“貝爺”“德爺”嗎?不過我估計10個有6個想去,最後回來的得有5個半吧!剩下半個估計是殘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