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昕夕迷雨
-
2 # 16a22c
說“相聲簡單”,沒錯。只要你做到了除
“說學逗唱”之外的一切,你就可以。
說相聲,有前途,前提是:你要會說,你要有基本功。
-
3 # 試試我
老百姓地攤上的玩意兒,門檻能有多高?問題活了一百多年,沒內涵誰還尿它,肯定多少人千錘百煉提煉出讓你會心一笑的東西,語,韻,解,誤解,字,句,章,包括融入的曲,評,方言,處處可涉入,著重各不同,我想就是死了都得死灰復燃,幹嘛不現在好好珍惜呢?
相聲早就有專業的了。相聲學士,是指本科相聲畢業的學員。繼2001年和中央戲劇學院合作過“相聲大專班”之後,馮鞏2010年準備再和北京電影學院(以下簡稱北影)合作辦一個本科相聲專業班,培養全國首批“相聲學士”。2010年2月媒體報道,沒有華麗的舞美和道具,相聲演員單靠說、學、逗、唱的嘴皮子功夫就將包袱抖得響亮,贏得觀眾喝彩。
看好方
從解放初期直至上世紀末,經過侯寶林、馬季、姜昆等相聲演員積極改編、創新傳統相聲題材後,中國相聲藝術進入鼎盛時代。但如今相聲界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開設科班相聲表演專業能否挽救這一局面?
著名相聲演員姜昆表示:全力支援,迫切需要。京劇已發展成為科班函授的形式,相聲也應該有,這對中國相聲的發展很有幫助。
曲藝藝人葉錦玉表示:“相聲班”早在前兩年就已開始建立,北影開辦相聲班,畢業後又是本科學歷,對系統學習相聲技藝和演員將來的就業都是很有幫助的。
著名相聲演員周春曉認為:能在高等學府開班教授相聲,說明中國文化界對這項源於民間的藝術形式的重視和認可。
不看好方
一是課堂上教不出相聲大師。相聲是草根藝術,一直以來都是師傅教徒弟,口口相傳。而且師父就教基本功,細緻的東西都是場子裡聽和練出來的。國內舉辦相聲培訓班確有先例,比如1958年成立的天津曲藝學校,2001年中央戲劇學院開設的相聲創作、表演大專班,但是如此培養出的相聲大師或者相聲演員又有幾人呢?二是我們有好的相聲教師嗎?相聲本科班人數不多,只有20來人,可要誰來授課還真是一個大問題。雖然有那麼多相聲表演藝術家,可能夠給學生講課的“相聲教師”卻未必很多。會說相聲不一定會教課,會教課的老師不一定會說相聲。三是相聲本科生畢業去哪裡?相聲不景氣,有目共睹。更何況,說相聲憑的是自己的真本事,而不是相聲學士、相聲本科的一紙文憑。如果學了四年相聲,卻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豈不成了一個笑話?正如作家班裡培養不出大作家一樣,課堂上也培養不出相聲大師。既然相聲來自民間,那還是讓相聲迴歸民間吧,劇場才是相聲最好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