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娛樂阿公

    馮鞏繼姜昆之後,現任全國文藝志願者協會主席,上任後很低調,有關他的報導很少。

    馮鞏說相聲的角色是捧哏。功夫相當老道,如果有好的作品,有好的鬥哏角色。還是可以配合的天衣無縫。比如他能和德雲社的郭德綱和說,或者和郭德綱徒弟岳雲鵬、張雲雷等和說一段相聲,一定會產生爆澎的效果。

    由於相聲屆種種門坎、師承、體制等條條框框的腐杇思想作祟。膽小心細的馮鞏有那個心也沒有那個膽,看似在舞臺上虛張聲勢,實則內心懦弱。是一個扶牆走路的小腳女人,這些恰恰是他為人處事優點。才成就他今天人際關係,受到大家的尊敬,出任文協主席,也是他一生事業的顛峰,最大的願望平平安安的度過任期。不想一生中留下什麼緋聞?

  • 2 # 鄭捕頭

    “牛群馮鞏”,這四個字連起來唸,幾乎是很多八零後九零後小時候對相聲的固定記憶。九十年代,馮鞏和牛群長期在央視春晚表演相聲,每年一個新作品,為千家萬戶送來歡樂。然而自從2000年左右牛群淡出春晚和相聲舞臺,馮鞏在春晚的表演就開始離相聲越來越遠,最開始還叫相聲劇,到近年來就直接叫小品了。因為觀眾除了知道馮鞏當年是說相聲的,已經分不清楚他的表演和小品有什麼本質區別。

    年輕時代的馮鞏是表現優異的。他和同學劉偉年紀輕輕就表現突出,被師父馬季慧眼識中,進入北京,很快就在全國叫響,而論年齡和資歷他們只是相聲界的小字輩。1986年起馮鞏登上春晚,從此開始了33年的春晚歷程,在很多人眼中他這個釘子戶就是春晚的標誌。

    1988年起馮鞏開始和創作能力驚人的牛群合作,事業迎來最高峰。很多人對於春晚相聲的記憶,都來自這兩位演員。馮鞏和牛群合作了十多年,每年都在春晚表演一段精彩的相聲,到後期逐漸顯露出創新不足。他們表演過《生日祝詞》、《無所適從》、《小偷公司》、《拍賣》、《辦晚會》、《坐享其成》。

    2000年之後兩人分道揚鑣,馮鞏的相聲表演也開始走下坡路,從那之後他在春晚及各個舞臺上幾乎沒有再說過相聲,到後來他的表演幾乎與小品無異。儘管他仍要借用相聲的包袱兒和規律,但從形式上看那不是相聲。

    相聲更多講究跳進跳出,很少有一上臺就帶人物表演的,即使帶並不穿人物的服裝,而馮鞏後期的作品都是穿著人物服裝帶著人物直接上場,這與相聲表演有著本質區別,因此不能再稱之為相聲。

    當然,馮鞏這些年來也做過很多推動相聲事業發展的事情,比如聯合中戲開班相聲大專班,培養出賈玲、潘斌龍等喜劇新秀。然而表現在舞臺上,馮鞏確實極少再表演相聲。

    不管是相聲還是小品,馮鞏多年來一直為觀眾送來歡笑,直到2019年春晚馮鞏23年來首次缺席春晚。這可能也說明,馮鞏的喜劇時代就這樣過去了。

  • 3 # 四無老人

    當然。目前的相聲界只屬於郭德綱和德雲社,沒有異議!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公平地說他們也創造了一個時代,遺憾的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這是必然的。相聲到了郭德綱這一代總算是找到了根本,算是一個輪迴吧,相聲的真諦就是紮根於大眾,相聲的起源便是如此,晚會相聲的沒落是遲早的,相聲的魅力在於諷刺,在於大篇幅的鋪墊,晚會相聲顯然不符合這一藝術形式的本質規律,最後被拋棄也是必然。“我想死你們了!”這不是相聲,這只是晚會煽情,偶爾還行,多了就要吐了。

  • 4 # 北峰甲

    相聲表演應當有十分深刻的時代背景和烙印,侯寶林等老藝術家的作品亦然,生命力最強。時下的浮躁很有普遍性,深入生活釦住主旋律創作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段子很難做到,諷刺是相聲藝術的靈魂也就黯然了許多,三俗大有市場。相聲的引領和發展當然要承前啟後,業內的年輕人要擔當起責任,老話一句,發揚傳統,創造未來。點滴。

  • 5 # 渝龍寶99611585070

    馮鞏是否離相聲越來越遠?

    我認為是的。近幾年來,我確實也有馮鞏離相聲越來越遠的感覺。馮鞏是一位非常優秀,德才兼備的相聲演員,他曾和劉偉一起創作表演了很多可以稱為精典精品的相聲段子。比如小偷公司,巧立名目,還有用電影名字串起來的相聲段子,風趣幽默,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令人捧腹大笑,至今難忘。劉偉去掛職以後,馮鞏創作演出相聲也越來越少了。雖然也演過一些小品,也說過相聲,但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就算有些作品也獲了獎,觀眾也認為是憑他馮鞏在相聲界的地位和影響,憑觀眾的好印象獲得的。這些年來,馮鞏在文藝舞臺上的出場越來越少,但參加會議的政治活動越來越多。當然,我們不是反對藝人參加政治活動,國家給藝人提供政治舞臺,讓其參政議政,恰好說明國家對藝人的尊重,對文化藝術工作的重視。因此,我們更應該創作演出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回報社會。我們衷心希望,馮鞏同志能政治藝術兩兼顧,集中精力創作表演好更多的相聲,不辜負廣大觀眾的厚望,把更多更好的相聲奉獻給觀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餐飲行業同質化嚴重,如何有效避免"價格戰"與"同質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