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雷霆峰

    梁山格局不大,不過,看著各位自媒體噴這個噴那個,也沒有必要。

    晁蓋,不過一村保長,逞勇鬥橫有一套,為了本村利益,就搶代表風水的塔。他連旁邊村民都不團結,起事盡靠些土匪,眼光自然不長遠。

    宋江,排不上號的公務員,當劉唐之流的“保護傘”,所謂的“及時雨”,都是給江湖上落難兄弟的,雖也有用,但是惠不遍及百姓,豈能成大事?就是成一個割據一方的豪強也不會成功。所以,他的理想,也只是被朝廷招安。

    吳用,比二人稍強,逼盧俊義上梁山,還有秦明,索超等幾個朝廷軍官入夥,都是出自他的主意。但是,只有小聰明,卻沒有宣傳措施,“替天行道”,明擺著不反皇帝,就連“劫富濟貧”也不敢說。至於搶佔險要有戰略意義的地方,儲存糧食,培養戰略後備部隊,一樣都沒有做!

    所以,吳用沒多少用,也只是一個稍具規模的山寨的小軍師,連農民起義也不是。

  • 2 # 問答達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是很多書迷們的心頭之愛,在這本書中讓我們看到了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也看到了朝廷的腐敗,更看到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在書中,我們都以為宋江是梁山好漢的核心,直到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想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是誰,不是宋江也不是盧俊義。

      梁山108好漢,都尊稱及時雨宋江為一聲“哥哥”,都願意以他為首,起初的宋江並不想與朝廷作對,是局勢一步步的逼迫讓他們“造反”。只是最後宋江接受了招安,朝廷卻並不是有意接納,才讓這些英雄好漢一個個隕落。可是梁山好漢核心人物之一的吳用,最終在宋江的墳前自盡,又讓大家看到了一個真相,或許吳用才是梁山真正的老大。

      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吳用是梁山的軍師,在跟著宋江之前是和晁蓋在一起,在舉義之前的幾件大事都是吳用出謀劃策,而晁蓋是有勇無謀之人,後來也是吳用幫著宋江架空了晁蓋。要在梁山起義也是吳用的提議,他還設計林沖和王倫之間的矛盾,讓第一把交椅空出來,讓起義軍內部重組。吳用把宋江推上了樑上老大的位置,但是他的話很有威信,在很多決策上宋江也是要聽吳用的。

      即使是在招安這件事上,本身內部就有很多人反對,宋江毒死了黑旋風李逵,如果當時吳用不站在宋江這一邊,招安這件事也辦不成。因此宋江死後,吳用知道朝廷不會放過他,畢竟還有很多“餘黨”存在,只要他們重新找到了吳用,以他的威望還能再起義,他選擇自盡也是知道做不到推翻朝廷,唯有一死方能保全自己。

  • 3 # 青田視野

    “手中羽扇動天關,頭上綸巾微岸......一雙銅鏈掛腰間,文武雙全師範。”這是《水滸傳》對梁山軍師吳用的一段描寫,提起“羽扇綸巾”這4個字,大家腦海裡應該已經浮現出一個足智多謀的形象,不得不說施耐庵很懂刻畫人物外表。

    《水滸傳》是名著,也是一部虛構情節很多的古典小說。情節是假的,但反映出來的一些理念,必定是作者仔細設計的。就拿梁山108將最後的結局來說,武松殘廢,林沖病死,宋江自盡,還拉上了李逵,吳用花榮墳前自縊,盧俊義上了奸臣當,失足落水而死......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水滸傳》都是一場悲劇,而所謂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那麼造成好漢們悲劇的人是誰呢?很多人都會覺得是宋江,如果把梁山比作職場,宋江就是大贏家(招安之前),晁蓋是個被擠下去的倒黴蛋。

    名著讀起來有意思,一方面原因就在於可以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宋江做了梁山管理者,但他投資失敗,導致兄弟們也跟著賠,只不過賠的是命。在熱血少年看來這是義氣,是過命的交情,但多年後再讀《水滸》,就能發現宋江與吳用都不簡單,義氣對他們而言也是武器。

    真要那樣的話,《水滸傳》可能在古代被禁得特別徹底,流傳不到今天。梁山108將的行動是一體的,宋江寫了“敢笑黃巢不丈夫”的詩,但他骨子裡還是沒有黃巢叛逆,他用義氣凝聚了眾兄弟,然後把自己的理想安在眾兄弟身上,要兄弟跟他一起去玩命。

    武松反對,李逵反對,都沒用。吳用一直站在宋江身邊,堅定支援他。值得一提的是,吳用在宋江墓前自縊時解釋了下原因:“始隨晁蓋,後遇仁兄,救護一命,坐享榮華......皆賴兄之德......兄弟無以報答,願得將此良夢,與仁兄同會於九泉之下。”

    其實從現實角度來看,吳用自縊應該不止感念宋江這一點原因,還有幾個可能的原因:第一,吳用是梁山軍師,宋江走了,盧俊義走了,下一個能指揮梁山剩餘兄弟的只有他,而且之前梁山調兵,哪次不是吳用安排的?

    第二,吳用或許也考慮到了,宋江拉李逵死,為的是絕了剩餘兄弟的心思;既然吳用一直追隨宋江,他自然按照宋江的思維走,他選擇自盡,某種程度上也是打消剩餘兄弟的想法,群龍無首的情況下,梁山好漢們橫不起來。

    第三,吳用站在宋江墓前的那一刻就想通了,梁山實際上的老大,這艘船的掌舵者,不是宋江更不是早死的晁蓋,而是他自己。吳用是元老,是首先跟著晁蓋上山的人,是梁山大事小事的安排者,是站在梁山泊主身後出謀劃策的軍師,是梁山走向招安的促成者。

    要說晁蓋被宋江取代吳用一點心思都沒動,恐怕很難讓人相信。施耐庵寫得很委婉,只在一些細節處點出了異常,不管晁蓋打曾頭市那次是故意不帶上吳用,還是吳用沒想著去,總之吳用在宋江上山後改變陣營是真的。

    最後看到眾兄弟的下場,看到宋江的墓,吳用心裡的感受絕不是感懷宋江託夢的義氣那麼簡單。也許有後悔,也許有愧疚,也許有無力,又或許吳用根本就不想也不敢再面對剩餘的兄弟們,宋江都倒在了毒酒下,無用的吳用還能做些什麼挽回局面呢?悲劇是一點點積累原因的,不是某個時刻腦子發熱造成的。吳用的悲劇,也是整個梁山的悲劇。

  • 4 # 蕭寒ZXQ802090

    吳用直到臨死突然明白:所有的一切,造反、招安也好,被害、自縊也好,都是“替天行道”這幽靈惹的禍!所以說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晁蓋,不是宋江,也不是吳用,是“聚義廳”後改為“忠義堂”上所掩飾的“替天行道”!

  • 5 # 有時候2008

    古話說少不讀三國,老不讀水滸。年輕時看水滸好漢讓人熱血沸騰、磕頭拜耙、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兄弟情誼盡在,因年少看得膚淺加上認知能力有限。疫情期間沒事又看了一遍,唉!看到的盡是世態炎涼......上年紀是真不能重溫水滸了。

  • 6 # LLF888

    宋江以"義"聚集江湖人士,利用朝庭的腐敗策反軍將成就了一個集團。在經營過程中單靠義是行不通的,是要靠智,靠謀略,吳用的作用無形就佔了主導位置,所以說梁山成敗興衰實事上落在了吳用身上。

  • 7 # 使用者9467575434052

    智多星偏偏是"無用″,及時雨偏偏"送江″!施耐庵是取名大師![贊][贊][贊][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 8 # 福如東海5121

    看水滸感慨頗深,偉大領袖對水滸有精準的評價,"一部水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施耐奄對水滸是持批判態度的,為何?我們從梁山泊的核心人物,智襄領軍人物吳用的名字上可以得出結論,吳用者無用也。這種含義是淺而易見的,告訴人民,投降是沒有好下場的。也用鮮活的人物加以證明。看過水滸的讀者都知道,能征善戰,武藝高強的各路英雄好漢,被宋,吳帶上了投降的邪路,其結束是多麼悽慘!一句話,投降沒有出路,投降不得好死!腐枋沒落的宋家壬朝,層層貪腐,殘害忠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真是怨聲載道!宋江就是一個典型的投降派,由於宋江的媚骨,使轟轟烈烈的梁山事業毀於一旦!宋江是可恨的,梁山是可悲的!

  • 9 # 佛欣1

    真正的老大,是朝廷,皇帝老兒!一道聖旨,就給你解決了你想需要的東西,然後讓你去拼命!晁蓋粗野,有勇無謀,佔個山頭沒問題!宋江有才,格局不大,如果他是真敢反了朝廷,佔據半邊江山,也沒問題的!卻偏偏選擇招安,招安也沒錯,你得把長安打下,將幾個奸臣收拾了,在朝廷有話語權,能夠保護好自己和兄弟們也行!結果傻幹,把方臘滅了,自己也被滅了!要學司馬懿,這個人最有才,一直讓諸葛亮得瑟,曹魏幾路人馬都敗了,不得不重用他,然而他就是儲存實力,拖死諸葛亮,長途出征,糧草很難解決,從成都打到河南,可不是開玩笑!只要有諸葛亮北伐,司馬懿就能穩穩抓住兵權!最後三分天下終歸晉~

  • 10 # 平156523170

    吳用(無用)到死才明白,可見他這個軍師只是浪得虛名,選這樣的人做軍師不敗才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梁山好漢就是嫁錯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史上,有哪些經典的正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