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隱史現

    諸葛亮厲害那是肯定的,不然為什麼我們都知道這個歷史人物。那麼問題來了,他哪裡厲害呢?真有《三國演義》中說得那麼神?

    魯迅在談《三國演義》時評價諸葛亮“狀諸葛智而近妖”;

    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在《晉書》中評價諸葛亮“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陳壽的《三國志》評價諸葛亮“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乍看起來,貌似這些評價都對孔明老先生不利,實則不然。

    第一,諸葛亮首先是一個著名的戰略家。在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顛沛流離,寄人籬下,雖有匡扶大漢之志,但沒有實質性的戰略方向和規劃。諸葛亮出山後,丟擲著名的隆中對,提出橫跨荊益而三分天下,為劉備集團指明瞭方向。

    第二,諸葛亮是一個卓越的政治家。諸葛亮依法治國是三國乃至封建王朝的一個典範。他主持制定《蜀科》,法令如山,不避權貴,量刑有準,賞罰分明。即便是政治上的死對頭李嚴,也對他心悅誠服,以致於諸葛亮去世後,他竟然憂憤而死。外交方面自不必說,多次聯吳抗曹,為自身的快速發展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第三,諸葛亮的軍事才華也堪稱一流。諸葛亮的軍事才華最重要的特點是以政治的手段來治軍和打仗。治軍不用多說,賞罰分明,善於發現人才,重視各種的軍事器械的發明製造,而打仗也是如此,著名的七擒孟獲就是一個經典的戰例,不僅僅是讓孟獲白的心服口服,還通過懷柔的手段讓他們不再反叛。

    可見,陳壽的評價我覺得相對公允,諸葛亮打仗還是很厲害的,只是他的軍事理念更多傾向於“以正合”,這是政治家的通病,善於權衡,主張穩紮穩打,後來在北伐中可以明顯地看到。在“奇謀”方面顯得有些謹慎,其實想想也好理解,蜀漢最弱,不謹慎不行啊。

    無論如何,他用他的一生真正踐行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難道不厲害嗎?

  • 2 # 週一文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雖非《三國演義》裡說的那樣能呼風喚雨神機妙算,但他確實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公認的一代名相,有相關史書資料記載可綜合考證。

    《隆中對》這文章篇名實際上是後人加上去的,不過諸葛亮在隆中對劉備剖析天下形勢的這番話確實是記載在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上。他這番大論是根據當時客觀現實,從政治、軍事、經濟、地理、人事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在反覆比較的基礎上為劉備提出的一整套戰略方針,就實現最終的戰略目標來說,就是為了達到“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佔領荊州、益州作為根據地,然後從荊、益兩路出兵,構成鉗形攻勢,攻擊長安和洛陽,剿滅曹氏集團,達到復興漢室統一天下。

    對江東孫權,諸葛亮提出“結好”戰略,這是他預見天下會出現三分鼎立的形勢而為劉備確立的一個重要策略。日後的形勢顯示出諸葛亮提出的這個“聯吳”策略的正確性。取得赤壁大戰勝利後,劉備在荊州有了個立足點,然後再圖西進取川,這個策略是劉備蜀漢政權的立國之本,後來從關羽失荊州,劉備伐吳慘敗喪了蜀漢元氣這兩大事實就可以明白了。

    另外諸葛亮在隆中還為劉備佔領荊州、益州後該如何治理這一方面提出了對策,即“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和撫民族政策和“內修政理”方針。

    《隆中對》表現了諸葛亮遠見卓識,顯示了諸葛亮作為一個出色政治家的遠大眼光和政治魄力。

    (2)遊說江東,聯吳抗曹。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軍南征,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這對劉備和孫權兩個集團來說都是輸不起的生死之戰,不僅劉備上火,孫權同樣燃眉,他也有覺得要同劉備聯合的必要。只是孫權缺乏信心,為此諸葛亮反覆陳說厲害,還以田橫之事刺激孫權,同時還聯合周瑜、魯肅等主戰派對孫權曉之於理動之於情,孫權最終下定決心聯劉抗曹,結果取得了赤壁大戰的勝利。孫劉聯盟是當時政治軍事鬥爭形勢所決定的,這是諸葛亮審時度勢,顯示了他作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遠見,也顯現了他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至於“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這些傳奇色彩故事,那完全是演義中的藝術創作了,與事實不符。

    (3)以法治蜀,令出必行。

    諸葛亮以法治蜀的思想內容具體體現在他主持制定的《蜀科》的法典上,規定了對蜀土出著豪強採取抑制並予以打擊的措施,在實踐上,依法行事,不避權貴,不徇私情,刑罰有準。比如處理彭菩、李嚴、廖立等人,顯示了諸葛亮執法如山,鐵面無私的政治家作風。諸葛亮為了整頓吏治,還親自撰寫了《二務》、《七戒》、《六恐》等法律條列。正因為諸葛亮賞罰分明,執法如山,即使被諸葛亮處罰過的人,對他還是感恩戴德,心服口服。諸葛亮去世後,像李嚴、廖立兩人竟然痛不欲生。大名鼎鼎的《三國志》作者陳壽的父親曾被諸葛亮判處髡刑(剃去頭髮),在寫諸葛亮時陳壽也能秉持公心,客觀評價諸葛亮,認為諸葛亮是位卓越人才。

    (4)重視人才選拔和任用。

    諸葛亮說道:“治國之道,務在舉賢”。

    他選拔人才和用人之道有以下幾個特點:

    德才並重,著重於德;不搞宗派,不存在門戶之見;廣納賢才;循名責實考核官員。

    (5)治軍方略和軍事器械製作

    以身兼將相的諸葛亮在治國理政的同時,也在積極思謀治軍和用兵之道。在留存的《諸葛亮集》中有“兵要十則”、“軍令十五條”以及有關談兵治軍的論述。

    諸葛亮還製作連弩、木牛流馬等,還有行軍佈陣的《八陣圖》等。

    (6)率軍南征,南撫夷越。

    由於蜀漢政府的“和撫”政策遭到一部分蓄意製造分裂的漢族豪強地主和少數民族統領的抵制和反對,如益州郡豪強雍間趁劉備病死,蜀漢力量削落之際發動了大規模的叛亂,加之東吳勢力介入,南中局勢逐漸趨於複雜化。後諸葛亮派了具有卓越外交才能的鄧芝出訪吳國與之交好。解除外患以後,諸葛亮南征,並取得勝利。諸葛亮此行,採取“戰”與“撫”的策略,使得西南地區的形勢得到及時控制,加強了祖國西南地區的統一,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友好往來和社會經濟進步。

    說起南征,不得不說“七擒孟獲”這個故事。在陳壽著《三國志》中只寫道:“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寥寥幾字,未提及七擒孟獲之事,但在《漢晉春秋》《華陽國志》《水經注》書籍中都有孟獲被擒之事。不能確定的事件暫且不論,諸葛亮南征之事確實存在,他在西南地區的功績應當充分肯定的。

    (7)五出祁山,夙願未成。

    北伐曹魏,復興漢室,統一全國,是諸葛亮心中的目標。西南地區平叛後,蜀漢內部也比較穩定,時值曹丕病死,諸葛亮認為伐曹時機到來,於是準備北伐,當然後來的結果大家也是知道的,諸葛亮未能取得北伐勝利,心力交瘁憾死五丈原。有人以此懷疑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把諸葛亮數落得一文不值,我覺得是非常可笑。我們千萬不能把演義中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如神仙般的“諸葛亮”套在真實諸葛亮身上,混淆思維。諸葛亮不能取勝,這是由於當時客觀現實決定的,畢竟魏蜀兩國實力懸殊,有些事也不是以諸葛亮意志為轉移的,比如荊州要地之失等等。

    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誠也是有目共睹,不亞於關、張、趙之忠心,27歲出道至死跟隨劉備家族,可見他是忠心不二的。劉備死後如果諸葛亮要取代劉氏家族也不會成多大的問題,但他一心以恢復漢室為己任,繼承劉備遺志。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諸葛亮為報劉備知遇之恩殫精竭慮輔助劉禪(阿斗),諸葛亮的人品是高尚無私的。

    試問在中國古代,有哪一位政治家或者軍事家能像諸葛亮那樣,受到當世及後世那麼多不同階級,不同階層的人尊崇?雖說演義神化了諸葛亮,但我想諸葛亮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也足以讓後人學習一輩子了。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也常以諸葛亮為榜樣為人民的事業操勞一生。(圖片來自網路)

  • 3 # 彈指千年

    歷史上三國是一個英才輩出的時代,在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出名傑出的謀臣。比如我們經常說的諸葛臥龍,那他是否真如《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這般,無所不知、運籌帷幄呢?

    評價一個人需要理性,對於歷史人物更應該如此。大多數人對於諸葛亮的認識都是來自《三國演義》這本書,而《三國演義》中大量的情節其實都是沒有歷史根據的,它是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增加可讀性作者杜撰的。顯而易見,歷史上諸葛亮並沒有小說那麼神通廣大,他如今的形象大多來自小說的美化和神話。

    比如:火燒博望坡,空城計,赤壁之戰等等情節,都是劇情需要刻意新增的。火燒博望坡之時,諸葛亮剛剛出山,明顯是其他人做的。還有赤壁之戰,在歷史上若是論功勞,當仁不讓的第一人應該是周瑜,而草船借箭的事蹟,也沒發生。甚至蘇軾所形容的羽扇綸巾,也不是諸葛亮,而是形容的當時周瑜的形象。還有空城計這麼有名的戰役,在正史中一點兒描寫都沒有。這件事的真實性,都是有待考據的。

    難道說諸葛亮全靠小說吹捧?

    這當然也不是,首先諸葛亮並不是能力平平之輩,不然也不會被羅貫中選中,成為蜀漢政權的頂樑柱,也自然不會被譽為“千古第一相”。還有一點小說中劉備對諸葛亮信任有加。但在歷史上劉備最信任的人是法正,對諸葛亮也沒那麼重視,可以說劉備病死之前,諸葛亮出手的機會極少。

    而在劉備病逝白帝城之後,蜀漢最瀕危時刻,諸葛亮才站了出來。他不僅沒有讓蜀漢因此衰敗,反而逐步恢復了過來,並且再次擁有了對外出徵的實力。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因為當時諸葛亮大權在握。當然諸葛亮的才華還不僅僅止步於政治,在軍事上,在科技上也很有成就,像運輸工具木牛流馬、弓弩諸葛連弩,這些都是來自諸葛亮。

    我們看待歷史人物不能過於片面,也不能根據民間傳說,而不去考證歷史的真實性。諸葛亮確實是三國中最為優秀的人之一,但他沒有書中那麼厲害。

  • 4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諸葛亮確實厲害,但也並非像《三國演義》裡寫的那樣厲害。而且對諸葛亮的認識評價也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演變的。

    同時,在當時三國里人物司馬懿對諸葛亮也有客觀的評價,司馬懿曾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亮慮多而決少”。雖然這裡面也有司馬懿作為對手而輕視對方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大部分還是客觀的,並且司馬懿也稱諸葛亮為“天下奇才也”。所以說,無論是當時人物還是記錄當時的史書都對諸葛亮的治國理政給予充分肯定,並且也得到史書上的承認。而對於其在軍事上的才能則比較理性,認為軍事謀略方面確實是他的短板。

    三國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對諸葛亮的看法還是延續了三國時期的看法。當時東晉的史學家習鑿齒對諸葛亮評價頗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著的《漢晉春秋》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蜀漢為正統的觀點。

    隋唐時期,詩歌開始盛行,詩歌中不乏有讚頌諸葛亮的驚世才華的,如杜甫的《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李白的《讀諸葛武侯傳書懷》:“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這些詩句都在肯定諸葛亮的才華的基礎上,對諸葛亮為報答知遇之恩而鞠躬盡瘁的精神感到欽佩。

    宋代開始,認為諸葛亮所代表的蜀漢政權為正統的思想越來越強烈,因為宋朝時期,民族矛盾突出,諸葛亮的蜀漢代表著漢室正統的思想被著重描述,此時,面對著北方遼金的咄咄逼人,諸葛亮的的立志復興漢室,更是迎合了宋朝統治階級以及各大文人階層的抱負意願。 對諸葛亮描述最為出名的當是陸游《書憤》中的“出師一表真名士, 千載誰堪伯仲間”。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關於諸葛亮在軍事上的才能被人們廣為傳播並有誇大的成分。 “足智多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這時期對諸葛亮的多數評價。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羅貫中在正史《三國志》的基礎上,結合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民間話本、野史甚至戲曲故事成書了後來的《三國演義》,所以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在書中對諸葛亮的描述不僅體現了歷史大框架的存在,同時結合了當時的社會矛盾以及歷來對諸葛亮形象加以自我塑造的一個過程。

  • 5 # 兵史雜說

    一、三顧茅廬

    建安十二年,劉備終於見到了諸葛亮。這時劉備46歲,諸葛亮27歲。

    這時,北方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越戰越強,即將結束群雄混戰,大有揮師南下的企圖。漢道則繼續陵遲,獻帝繼續留在許都“蒙塵”。劉備奮鬥多年,退出北方,剩下兵力數千,連地盤也沒有,實力越來越弱了。劉備在寄寓荊州的8年中,雖然積極進行反曹,但成效不大。在蹉跎的歲月中,劉備深感日月如流,老之將至,功業未建,見到髀肉復生,不禁悲從中來。

    劉備對事業無成進行了反思,找到自己“智術短淺”的重大弱點。過去失敗,當前束手無策,都是由於在戰略上缺少良計,這既有劉備本人的原因,也由於班子謀士太弱。糜竺等人岀謀劃策,不能適應鬥爭需要。當務之急,是找到一位可以出謀劃策的謀士,這是關係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家世二千石,少年時父母雙亡,跟隨叔父諸葛玄南下荊州。叔父死後,隱居在襄陽城西的隆中(屬南陽標鄧縣),躬耕隴畝。自己常比作管仲、樂毅。友人讀書務求精熟,他獨觀其大略。他同劉表是世交、親戚,同當權的蒯、蔡兩家也是親戚;在未找到適宜託身的軍事集團時,寧願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

    當劉備向襄陽士人領袖司馬徽詢問當世事務時,司馬微說,儒生俗士,哪裡識時務? 時務者在乎俊傑,這裡的俊傑,自有伏龍諸葛亮,鳳雛龐統。諸葛亮的好友、士人徐庶投奔劉備,很受器重,也舉薦諸葛亮。劉備請徐庶陪諸葛亮一起前來。徐庶說,這個人只可去拜訪他,不能讓他受委屈自己前來。將軍應該枉駕光顧。在荊州人士一再的推薦下,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見到諸葛亮。

    兩人雖是初交,事前彼此有深入瞭解,有合作願望,交淺言深。劉備屏退從人,在密談中傾吐企圖改變“漢室頓頹,好臣竊命,主上蒙塵”的願望,“欲信大義於天下”的志向,請教他“計將安出?”

    二、何為《隆中對》?內容是什麼?

    諸葛亮在回答劉備的詢問時,總結了漢末群雄混戰以來的歷史經驗,科學地預測了未來形勢,為劉備接下來的發展提出了一個可行的方針。後世把這個回答稱為《隆中對》或者《草廬對》。

    諸葛亮回顧了群雄混戰到北方基本統一的歷史,強調“人謀”在指導統一戰爭程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認為群雄混戰中,當初比較弱小的割據勢力,依靠自身努力,變得強大,那些強大的割據勢力最後卻失敗了。這個程序中最典型的事件,是袁、曹之爭。他說,自從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的,數不勝數,曹操比起袁紹來,名望低微,實力弱小,然而終於能夠擊破袁紹,以弱為強,這不僅是天時,也是人謀。

    諸葛亮認為劉備應該借鑑曹操經驗,他劉備的實際情況,向他提出了對敵友的方針。隆中談話時,在中國境內,除了劉備以外還存在六股勢力:北方的曹操、韓遂、馬超、公孫淵,南方的孫權、劉璋、張魯。諸葛亮預料,曹操和孫權,將生存下來,其他都將消滅。劉備也有條件生存下來,同曹、孫三分天下,前提是好好謀劃。目前,在實力如此弱小的情況下,不應該伺機進攻曹操,及圖謀孫權。固然,從奪取天下出發,需要消滅曹操,但這不是現階段的任務。現階段的任務,是使自己轉弱為強,對曹操實行戰略防禦,對江東實行聯合,把攻曹圖吳改變為防曹聯吳。他說,現在曹操已經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確實不能同他爭強鬥勝。孫權據有江東,已經歷了三代,那裡地勢險要,人民歸附,賢能之士肯為其效力,這可以作為外援而不可去圖謀。

    根據對當前六股勢力和劉備有利條件的分析,諸葛亮制定了奪取最終興復漢室的戰略。認為根據任務和敵我力量對比,劉備興復漢室,可以而且必須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奪取曹、孫佔領區之外的中間地帶,依次佔領荊州和益州,以壯大自己。他從分析荊、益地區的軍事地理,政治、經濟狀況入手,指出奪取荊、益對於劉備轉弱為強的意義。他說,荊州北據漢水、沔水、利益一直到達南海,東連吳郡、會稽郡,西通巴、蜀,這是用武之地。益州險要閉塞,肥沃的土地縱橫千里,乃是天府之國。又從荊、益割據者軟弱和劉備主觀條件優越兩方面,分析跨有荊、益的可行性。他說,荊州的主人不能守住荊州,這大概是老天資助將軍的,將軍是否有這個意思呢?漢高祖靠益州成就了帝業。益州牧劉璋昏庸軟弱,有張魯威脅其北面。益州人民殷實,地方富庶;劉璋不知道去關懷愛惜,有智慧和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明君。將軍是皇室後代,信義聞名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因此,結論是劉備可以奪到荊、益。在跨有荊、益以後,要從國防、民族、外交和政治諸方面,鞏固荊、益。鞏固的方針,他說,是保其巖阻(險要),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治理政務。

    根據這一計劃,完成第一階段任務以後,劉備將轉弱為強,具備同曹操抗衡的實力。

    諸葛亮認為,在第二階段中,對曹操可由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他預料,在曹操遭到擁漢勢力的反對下,形勢可能出現重大的變化。他說,天下有變,則命令一員上將率荊州之軍向宛縣、洛陽,將軍親率益州軍攻入秦川(泛指今陝西、甘肅秦嶺以北的平原地帶),百姓能不用籃子提著食物,用壺裝著酒來迎接將軍嗎?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隆中對》的要點是:1、分析當前形勢,制定奪取荊、益的方針,實現同曹、孫鼎足而立,三分天下。2,提出包括外結好孫權在內的鞏固荊、益根據地的方針。3、提出未來在“天下有變”時,對北方由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以上諸點中,奪取劑、益和對外結好孫權,是核心的內容,是整個戰略的基礎。

    他真的是很厲害!

  • 6 # 歷史吃瓜客

    一味的厚此薄彼就好比猛誇一頭大象踩死一隻螞蟻有多麼厲害,可笑至極。

    首先,“隆中對”肯定是厲害的,諸葛亮讓劉備的胸懷大志、不居人之下從空中落了地,但是不能忘了前面有荀彧的“深根固本,迎奉天子”,還有魯肅的“榻上策”,正是這三個人提出的三條戰略性決策從理論上奠定了三足鼎立。

    其次,借東風、縮地法、襄星祈壽這些都是虛妄之說,沒必要多聊;草船借箭和空城計都是沒有的事兒,有也是別人乾的,和諸葛亮沒有關係。

    我估計以上兩點凡是讀過歷史的都不會太反對,爭議不大,下面我要說的可能對某些朋友是多有得罪了。

    其一:治軍有法、臨陣乏謀

    劉備在世時候的軍事行動都是由他自己主導,謀主一般也是龐統和法正,這個暫且不聊,只說諸葛亮獨掌大權以後的事兒。

    但是不得不說諸葛亮作為進攻的一方,很難找到出奇制勝的時候。有的朋友會一再強調蜀漢和曹魏國力懸殊,做到這一步已經不容易了。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功勞和苦勞不是一回事。曹操和孫策也不是一開始就很強大,或者說正是敵強我弱的時候才更需要奇謀,但是很明顯諸葛亮並沒有這方面的貢獻。

    其二:桃花源是有的,但不可能推行全國。

    諸葛亮依靠蜀漢那麼一塊小地方,能夠做到足食足兵主動多次進攻曹魏,而且後方穩定,足見他的行政治理能力有多強。另外,東吳的張溫正是由於出訪蜀漢回去後各種誇讚,導致孫權惱羞成怒把他給殺了,不得不說桃花源是有的。

    結語:我認為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軍事理論家,這毋庸置疑。但是歷史並不是非黑即白,它不是一個人的舞臺。特別是三國這個風雲際會的時代,傑出的人物有很多,毫無原則的厚此薄彼沒有任何意義。

  • 7 # 久違的亮哥

    諸葛亮一直被人們認為是蜀國的第一軍師,劉備因為有了他才得以三分天下,才得以有機會爭奪天下。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在赤壁之戰之前,劉備大部分與曹操的作戰都是失敗,一直被曹操追著跑。直到赤壁之戰,才算立穩腳跟,但這一戰和諸葛亮也沒多大關係,這一戰的勝利主要歸功於周瑜。諸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計策,其實跟諸葛亮一丁點關係都沒有。

      到了後來,漢中之戰也不是由諸葛亮出謀劃策,而是由法正、黃權跟隨劉備出征,之後取得了勝利。而漢中之戰的勝利是劉備在與曹操多年作戰過程當中少有的一次揚眉吐氣。

  • 8 # 小達子的歷史觀

    你好,我是小達子。

    對於歷史書上的諸葛亮是沒有三國演義中那麼厲害的。

    我們先來看幾個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戰績。火燒赤壁那段中,諸葛亮草船借箭,又借東風活脫脫的一個修仙的人。看到這我們都以為諸葛亮真是太厲害了,可是這些都是虛構的把別人的戰績給安排到了諸葛亮身上,火燒赤壁完全是周瑜的功勞,當時劉備的實力非常弱,雖然說是孫劉聯盟,但奉獻主力的是東吳,劉備當時只有幾千人馬,而且還是被曹操給打敗後逃往江東的。赤壁的主統帥是周瑜,周瑜指導了赤壁之戰,這才避免了被曹操殲滅的敗局。而草船借箭是魯肅的功勞,當時也並不是在赤壁那場戰役中的事情。對於借東風的事,純屬虛構,東南西北風是自然現象,是人所不能改變的,當時的季節正好刮東南風,這才有利於孫劉聯盟。

    木牛流馬我們都聽說過,但現在的人沒有見過實物,也有可能是虛構的。

    諸葛亮有一個妻子叫黃月英,據說長得不好看,但能力出眾,諸葛亮的很多發明其實是黃月英發明的,然後諸葛亮去付諸行動,可見有一個賢內助是多麼重要。

    當然了,六出祁山攻打曹魏是諸葛亮的功勞,但六次全敗,可見一般。

    綜上所述,歷史上的諸葛亮是沒有那麼厲害的諸葛亮只是在當時的人才中比較出眾罷了。

  • 9 # 胖胖哥說歷史

    我們都從影視劇或者小說裡都覺得諸葛亮很厲害,料事如神,但是我們要清楚影視劇是根據《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改編的,而小說又是經過的藝術加工創作的,所以我覺得諸葛亮沒用那麼厲害。

    究其原因我們要知道小說是劉備一支後人所寫,所以對比如說把曹操,孫權都是儘量黑化的了,而又美化了劉備,諸葛亮等人。就比如說草船借箭這個典故,我們都知道吧,也都對諸葛亮感到佩服吧。不過現在我們要先搞清楚一件事,真正記載歷史的是《三國志》,而不是經過藝術創作的《三國演義》。所以根據《三國志》記載了,草船借箭的是孫權,是孫權要去打赤壁之戰,然後就自己架了一艘船去試探敵營,而敵軍一看就開始射箭,而孫權那個船上全都是草人,所以箭就都射在了草人上,也就有人草船借箭這一說,而《三國演義》裡面就把這一件事放在了諸葛亮身上,所以小說畢竟只是小說,諸葛亮也沒那麼厲害。

    而我們在從一件事看,就是後面的夷陵之戰。我們知道劉備是在得知自己的結拜兄弟關羽被殺害後,看直接出兵要為自己二弟報仇。而一個君王怎麼可能去把私仇上升到國家仇恨了,所以諸葛亮就勸劉備說:"主公,我們現在最大的敵人是曹魏,不是東吳。“但是沒用,劉備還是起全國之兵去攻打東吳,東吳過來割讓土地都不行。這個時候劉備是一定要打,誰勸都不行,也沒人敢勸,只有趙雲去勸,但也沒用。而諸葛亮根本就沒去勸,因為知道沒用。而趙雲就問諸葛亮為什麼不極力勸阻主公,而在《三國志》裡諸葛亮是這樣回答的:如果法正龐統在此主公尚可以聽,法統已故誰勸都沒用。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在劉備心中他最得力的謀士不是諸葛亮,而是法正和龐統。也是這兩個人幫劉備奪了西川,而不是諸葛亮,其實劉備最大的功勞就是幫劉備借了荊州,讓劉備有了個生存的地方。所以諸葛亮頂多是一個丞相的角色,管管後勤還行,並沒用多少軍事才能。可能會有很多人反駁,但我覺得這段歷史更值得我們去好好推敲,這不正是歷史的魅力嗎!

  • 10 # 紅色閃電

    隆中對的層次,在東漢末年到晉初(以下都稱作三國時期吧),應該屬於頂級的戰略吧。

    我個人認為三國時期,能稱為頂級戰略的就兩個,第一是曹操硬打袁紹的戰略。奠定了魏王吞併天下。

    第二就是《隆中對》,硬生生阻斷了曹操的步伐,開創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當時局勢一目瞭然,條件是在頂級謀士圈一目瞭然。這兩個方略其實都不是僅有某一個人意識到。

    曹操以弱擊強,豁出身家性命去博,其實在他本人和他的謀士團很容易就達成了共識,說明不止一人意識到這場蛇吞大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隆中對的思想,魯肅和周瑜也是隱約看到了的,只不過他們站在東吳立場,肯定跟諸葛的隆中對有出入。整體思想也是守住東吳,拉攏曹操以外的軍閥為外援,不與曹操單挑死磕,先穩定局面再爭天下。

    看似一目瞭然,實際上在周瑜魯肅死後,這條戰略缺了東吳的共識就直接荒廢了。

    關羽的想法是,北拒曹操,不搭理孫權。

    呂蒙更直接,北擊曹操,西吞蜀漢。

    所以才有了雙方的一場自取滅亡的大戰。

    可以說吳蜀兩國對於這條生死存亡的戰略,能看懂的寥寥無幾。能起到關鍵作用的人物僅諸葛一人而已。

    夷陵之戰後,把修復吳蜀關係放在第一位的也就只有諸葛亮。要不然都沒司馬家族什麼事了。

    魯肅和周瑜好歹背靠孫吳,家大業大,這種謀略可行性高的多。

    諸葛當時有什麼?就敢說拿下荊州、益州,出兵漢中?

  • 11 # 分身化影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真的有《三國演義》中說的那麼神嗎?

    一、諸葛亮的生平簡介

    諸葛亮是何許人也呢?

    《三國志·諸葛亮傳》說的很清楚: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也就是說,諸葛亮的出身還是比較高貴的,祖先當過司隸校尉,父親當過太山都丞,叔父當過豫章太守,自己和弟弟則跟著叔父去走馬上任。但是等到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辭官歸隱了,他來到南陽隆中這個地方種田。諸葛亮身長八尺(相當於現在的1.84米),容貌甚偉。用現在的話說,他就是一帥哥,長得相貌堂堂。

    據《魏略》記載,諸葛亮喜歡跟潁川石廣元、徐庶以及汝南的孟公威等人遊玩,那三位都才華橫溢,很有本事,但是隻有諸葛亮一個人賞識他們。諸葛亮常跟他們開玩笑:“依你們的能力,都可以去當刺史和郡守了。”那三位笑而不答,反而問諸葛亮想幹嘛。後來,孟公威思念家鄉,想要回到老家,諸葛亮對他說:“作為中國的士大夫,到處遨遊就行了,何必非要回到家鄉呢?”對於《魏略》的這段記載,宋代的歷史學家裴松之認為,諸葛亮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不是陳群和司馬懿所能比得上的。

    二、三顧茅廬還是登門自薦?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前去拜訪諸葛亮,想向他討教天下大事,並請他出山,輔佐自己振興大漢。劉備多次前往,才得以見到諸葛亮,也就有了“三顧茅廬”的說法。

    成語“三顧茅廬”不僅體現了劉備的禮賢下士、愛才如命,還體現了諸葛亮是世外高人,是一個很有能力和本事的人,若不是劉玄德多次前往,他才不肯出山呢。但是,學者們對此事歷來多有爭論。有人認為,“三顧茅廬”是假,“登門自薦”才是真。也就是說,劉備並沒有主動找諸葛亮,而是諸葛亮主動找的劉備。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首先,看看不同史料的記載吧。據《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記載,的確是劉備主動找的諸葛亮,證據一:“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這段話,說明諸葛亮是徐庶向劉備引薦的,還說明劉備一開始並沒有把諸葛亮放在眼裡,讓諸葛亮同徐庶一同見他。直到徐庶說出諸葛亮不是一般人,不親自前去,是絕對請不動他的。劉備這才前去拜訪諸葛亮,多次才見到他。證據二:“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這是諸葛亮討伐曹魏前,向劉禪陳的書。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的確是劉備“三顧茅廬”,他才肯追隨劉備的。可是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劉備來到荊州後,將軍隊駐紮在樊城。諸葛亮料定曹操將要討伐劉表,而他知道劉表是個庸才,不會打仗,於是主動去見劉備。沒想到劉備並沒有把諸葛亮當回事,什麼也不問他,而是拿起犛牛尾巴編織工藝品。諸葛亮看到劉備這般模樣,當即質疑道:“劉將軍,難道你的志氣就是做這個嗎?”劉備這才恍然大悟,答道:“不是”,我編那個是為了排憂解悶。”隨後,劉備就向諸葛亮詢問計謀。諸葛亮:“將軍您覺得劉表和曹操想比,怎麼樣呢?”劉備:“比不了。”諸葛亮:“那你覺得你跟曹操想比,怎麼樣呢?”劉備:“還是比不了。”最後,諸葛亮給出了建議,那就是讓劉表鼓勵百姓自力更生,以此增強荊州的實力。劉備聽到後,才覺得諸葛亮有謀略,於是待他如上賓。顯然,這種說法跟《三國志》完全不一樣。關於這點,易中天先生就說:“諸葛亮難道真算準了劉備會‘三顧茅廬’麼?萬一沒有,或者只顧了一顧呢?諸葛亮就從此終老隆重了麼?再說了,一個‘每自比管仲、樂毅’的人,留在隆重做什麼呢?”因此,易中天先生認為,“三顧茅廬”和“登門自薦”都是事實,而且諸葛亮是先去見了劉備,不被重用。後來,劉備覺得諸葛亮並非常人,於是登門拜訪。若此事屬實,有人就會說了,沒想到諸葛亮也會主動拜訪別人呀,他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清高和厲害嘛。因此就會肆意地“貶損”諸葛亮,把他說得一無是處。其實,不管是“登門自薦”還是“三顧茅廬”,諸葛亮都是一位人傑。前者說明了他懂得把握機會,而沒有自以為是,仗著自己的才華,“賣關子”“耍威風”;後者則說明了諸葛亮的確是一位高人呀,人家劉玄德請了他多次,他才出山,的確讓人敬佩!

    三、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人的功勞嗎?

    四、世人對諸葛亮的評價

    諸葛亮這個人,從晉朝開始,就一直受到人們的膜拜,被奉為“名相”,是忠臣的典範。陳壽:“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相當高的。當然了,陳壽認為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於軍事才能。說白了,諸葛亮是個卓越的政治家,並不是個卓越的軍事家。這樣的評價,我認為還是比較中肯的。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厲害,並不是個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全才,更不能化作巫師,登壇作法,借“東風”,也不是個卓越的軍事家。他真正的才能,在於治國(據歷史學家考證,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是治理得最好的,這是諸葛亮的功勞)。他真正值得我們佩服的地方,在於憂國憂民、心繫天下的思想和氣節。為了完成先帝的遺業,他勞心勞力,無怨無悔,給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真正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的精神和為人,令人動容!

  • 12 # 小白V看點

    諸葛亮一直被人們認為是蜀國的第一軍師,劉備因為有了他才得以三分天下,才得以有機會爭奪天下。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在赤壁之戰之前,劉備大部分與曹操的作戰都是失敗,一直被曹操追著跑。直到赤壁之戰,才算立穩腳跟,但這一戰和諸葛亮也沒多大關係,這一戰的勝利主要歸功於周瑜。諸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計策,其實跟諸葛亮一丁點關係都沒有。

    草船借箭真實的執行者是誰呢?是孫權,孫權派船抵近曹操的大營,想要刺探軍情,結果被曹操的人發現了,於是弓弩齊發,射得孫權的船向一邊傾斜,而此時的孫權並沒有下令馬上駛出弓箭的射程範圍內,而是讓士兵調轉船身,讓船的另一面也接受弓箭的攻擊,這樣一來船體漸入平衡,孫權得以全身而退。後來曹操稱讚孫權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也並非空穴來風,孫權確實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

    而火燒赤壁也是和諸葛亮沒有任何關係。當時的曹操因為士兵大多是北方人,容易暈船,所以曹操利用鐵鏈將艦船首尾連線起來,好讓士兵在船上作戰如同在陸地上一樣。周瑜和黃蓋則想到了用火攻,於是用十艘蒙衝鬥艦,裝滿乾燥葦荻和枯柴,把油澆灌在裡面,外面用帳幕包起來,上面插上旗幟,並在船尾預先準備好輕快的小船。最後讓黃蓋去曹操那裡詐降,結果曹操相信了,於是才有了火燒赤壁這一幕的出現。

    而後來,劉備入蜀也並非是諸葛亮的神謀鬼計,而是法正、張鬆、孟達三人的唆使與裡應外合。而劉備入蜀的時候帶的軍師是龐統,也不是諸葛亮,所以整個入蜀作戰,可以說和諸葛亮幾乎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到了後來,漢中之戰也不是由諸葛亮出謀劃策,而是由法正、黃權跟隨劉備出征,之後取得了勝利。而漢中之戰的勝利是劉備在與曹操多年作戰過程當中少有的一次揚眉吐氣。

    後來,關羽丟了荊州,被斬殺了。而劉備執意要為關羽報仇,諸葛亮怎麼勸也勸不住他,還說了一句孝直若是還活著就好了,而這裡的孝直指的是法正。而法正這個人是劉備入蜀後實際上一直在用的軍師,而諸葛亮一直就像蕭何一樣的人物,在管後勤。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其實並沒有三國演義說的那麼神奇,也只是一個平凡的統帥罷了。幾次北伐失利,並不能完全說命中註定,實力所致才是真正的原因。

  • 13 # 孟冬二九

    演義裡諸葛亮身邊都是菜雞,諸葛亮輕輕鬆鬆吊打他們。

    正史裡諸葛亮身邊都是一群大佬,諸葛亮小心翼翼吊打他們。

    正史裡諸葛亮是個全才,不僅是帶兵打仗特別是諸葛亮治蜀這才是個重點專題。然而在演義裡的英雄史觀裡,兵力似乎是個虛數,基本上就看將軍謀士鬥智玩,誰的計策生效誰就贏,側重於把諸葛亮描述成一個算無遺策,運籌帷幄的軍事家,故而很難具體的感受到諸葛亮所面臨的巨大壓力。正史中的諸葛亮是個有血有肉會犯錯的活人,他以一己之力重整季漢,燃燒自己的生命以換來漢祚延續,在我的心裡比演義中那個多智近妖、一千多年來被塗上無數油彩的神棍形象更加偉大!

  • 14 # 鄧眼看世界

    從影視劇或小說中,我們都是能感覺到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但要知道,影視劇是根據《三國演義》這本小說改編的,而小說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所以我認為歷史上的諸葛亮沒那麼厲害。

    據說小說《三國演義》是劉備的一個後代寫的,所以小說描寫對曹操、孫權儘量的抹黑,同時最大程度美化了劉備、諸葛亮和蜀漢其他人。比如草船借箭的典故,小說描寫是儘量美化諸葛亮的才能。但是,

    根據《三國志》記載,草船借箭的是孫權,孫權要去打赤壁之戰,然後又自己乘船去試探敵營,敵人一看,馬上就開始射箭,而且孫權那船上全是草人,所以箭都射到了草人身上,也就有了草船借箭的說法,而且《三國演義》裡也提到了這一點,所以《三國演義》畢竟只是小說,不是歷史。從這些事例來看,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不算很厲害。

    記載三國曆史的最可靠的《三國志》中,陳壽是這樣總結諸葛亮,“於治以長,奇謀以短,理民以強,勝過將略”。陳壽認為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政壇人物,相反,體現軍事的“奇謀”卻要遜色不少,因此在北伐事業上才有了“雖連年動亂,但無一勝績”。

    與此同時,三國中的人物司馬懿對諸葛亮也有客觀的評價,他曾經說過:“明志大而不見機,多謀少決,善戰而無功。”儘管這裡面也有司馬懿作為對手而貶低對方的成分,但大部分都是客觀的,而且司馬懿也稱諸葛亮為“天下奇才”。因此說,無論是當時的人物,還是記載當時的史書,都充分肯定了諸葛亮的治國之道,也為史書所認可。並且對其軍事才能評價也比較理性,認為軍事計謀方面的確是諸葛亮的短板。

    魏晉南北朝三國之後,關於諸葛亮的觀點仍然延續於三國時期。那時的東晉史家習鑿齒對諸葛亮評價很高,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漢晉春秋》一書中,最早提出蜀漢為正統的觀點。

    因此,我們不難理解,《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元末明初又是名族矛盾異常激烈的時期,因此,對諸葛亮當時提出的復漢室的要求,符合廣大中原人士和漢族士大夫的思想認識和政治訴求。

    同樣是在這一時期,羅貫中以正史《三國志》為基礎,結合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野史、甚至戲曲故事,寫成了後來的《三國演義》小說,因此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在書中所作的描寫,不僅體現了歷史大框架的存在,而且結合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諸葛亮形象自始至終的自我塑造過程。

  • 15 # 堂前飛燕

    諸葛亮在南陽種田,27歲時,劉備邀請出山,從此開始璀璨的一生。根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諸葛亮確實很厲害,到主要表現在政治治理和外交上,並沒有很強的軍事才能。以下是我的分析:

    一、三足鼎立論

    作為見面禮和技能評估,諸葛亮第一次見劉備時提出來三分天下的謀略,讓劉備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和前行的道路。劉備也更加堅定“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夢想。

    後來,劉表的大兒子劉琦因為怕後孃,求諸葛亮想個對策。諸葛亮說:“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通過用晉文公的故事勸劉琦去外面帶兵。結果,劉琦去了江夏,果然保全性命和實力。

    不管是“三足鼎立論”還是幫劉琦脫險,其實都是政治謀略,通過對比實力和權衡利弊得出的利己方案。

    二、赤壁之戰

    雖然《三國演義》在寫赤壁之戰時,寫的諸葛亮神機妙算,草船借箭、借東風等等實際上都是沒有的,只是為了將諸葛亮神化。很簡單,如果真的大霧天諸葛亮開幾條船去借箭,曹操一定會射火箭,諸葛亮豈不是引火燒身。

    另外,諸葛亮真能借東風,或者是能這麼準確的預報天氣,燒司馬懿的時候就不會下雨了。其實,赤壁之戰諸葛亮並沒有多少戲份,主要還是周瑜和黃蓋的功勞。

    而諸葛亮,主要的作用是利用外交手段促使孫劉聯盟。通過用“劉備雖弱,但絕不屈服”刺激孫權下定決心抗曹。

    三、打仗與治理

    《諸葛亮傳》中記載的諸葛亮親自指揮打仗就只有幾次,而且第一回就輸了,被曹真打的彈盡糧絕,幸虧趙雲勇猛保住了實力。後來又派了馬謖受街亭,結果又失敗了。總之,諸葛亮打的仗並沒有很突出的地方。

    但是,諸葛亮的治理能力很強,有他在後方很穩定,既能搞到人,又能搞到糧。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國志》

    四、總結

    諸葛亮27歲出山參加工作,鞠躬盡瘁工作了27年就去世了。雖然並不像《三國演義》裡寫的“近妖諸葛”,但他對劉備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諸葛亮其實並不像韓信,有軍事奇才,但是像蕭何,有非常好的後方治理能力和外交手段,可以集攏人心。這個能力其實更為重要,只是沒有很多的故事性。

  • 16 # 老楊QAQ咩咩咩

    諸葛亮一直被人們認為是蜀國的第一軍師,劉備因為有了他才得以三分天下,才得以有機會爭奪天下。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在赤壁之戰之前,劉備大部分與曹操的作戰都是失敗,一直被曹操追著跑。直到赤壁之戰,才算立穩腳跟,但這一戰和諸葛亮也沒多大關係,這一戰的勝利主要歸功於周瑜。諸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計策,其實跟諸葛亮一丁點關係都沒有。

    草船借箭真實的執行者是誰呢?是孫權,孫權派船抵近曹操的大營,想要刺探軍情,結果被曹操的人發現了,於是弓弩齊發,射得孫權的船向一邊傾斜,而此時的孫權並沒有下令馬上駛出弓箭的射程範圍內,而是讓士兵調轉船身,讓船的另一面也接受弓箭的攻擊,這樣一來船體漸入平衡,孫權得以全身而退。後來曹操稱讚孫權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也並非空穴來風,孫權確實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

    而火燒赤壁也是和諸葛亮沒有任何關係。當時的曹操因為士兵大多是北方人,容易暈船,所以曹操利用鐵鏈將艦船首尾連線起來,好讓士兵在船上作戰如同在陸地上一樣。周瑜和黃蓋則想到了用火攻,於是用十艘蒙衝鬥艦,裝滿乾燥葦荻和枯柴,把油澆灌在裡面,外面用帳幕包起來,上面插上旗幟,並在船尾預先準備好輕快的小船。最後讓黃蓋去曹操那裡詐降,結果曹操相信了,於是才有了火燒赤壁這一幕的出現。

    而後來,劉備入蜀也並非是諸葛亮的神謀鬼計,而是法正、張鬆、孟達三人的唆使與裡應外合。而劉備入蜀的時候帶的軍師是龐統,也不是諸葛亮,所以整個入蜀作戰,可以說和諸葛亮幾乎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到了後來,漢中之戰也不是由諸葛亮出謀劃策,而是由法正、黃權跟隨劉備出征,之後取得了勝利。而漢中之戰的勝利是劉備在與曹操多年作戰過程當中少有的一次揚眉吐氣。

    後來,關羽丟了荊州,被斬殺了。而劉備執意要為關羽報仇,諸葛亮怎麼勸也勸不住他,還說了一句孝直若是還活著就好了,而這裡的孝直指的是法正。而法正這個人是劉備入蜀後實際上一直在用的軍師,而諸葛亮一直就像蕭何一樣的人物,在管後勤。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其實並沒有三國演義說的那麼神奇,也只是一個平凡的統帥罷了。幾次北伐失利,並不能完全說命中註定,實力所致才是真正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霍尊的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