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返鄉歸來

    別總拿老人說事兒,你懂那麼多為什麼不自己帶。

    我的原則是誰做事誰做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不滿意就自己幹吧,別讓人受累又受氣。

  • 2 # 獨醉獨飄

    此類教育方式需要看待孩子自身如何理解。

    如果日常生活中家長與孩子之間玩鬧較多,且孩子也會不在意威脅,並會在生氣時反威脅家長的,這類孩子威脅式教育既是警示事情對錯的一種方式,也會使善於察言觀色的孩子發現問題所在並及時改正。

    如果日常生活中家長一直以嚴師姿態教育孩子,那家長所說的話孩子多半會當真,會導致孩子自閉、自卑,不敢與人交流,會給孩子的健康心靈蒙上陰影。

    以上為個人理解,如有不同意見,感謝指出。

  • 3 # 瑰麗天空

    這是多麼痛的領悟,我的童年曾經也發生過很多這樣的恐嚇教育,回想起來,當時街上見到乞丐毛孔都豎起來,心是蹦蹦地跳。

    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而有挑戰性的心力和體力付出,在孩子的心性未成熟時,對世界的感知是膚淺和好奇的,擁有自己的獨特視覺角度,情緒上有一點“小執著”當屬正常。

    大人把“乞丐來了”“不要你了”“警察抓小孩”等搬出來,確實會起到一定的恐嚇作用,但長期這樣做是弊大於利,主要源於兩點:

    1. 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強,多次恐嚇後效果遞減,並且日後認為大人是在撒謊,心理上更加我行我素對人缺乏信任感,行為上也會更加叛逆和衝動。

    2. 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弱,長期恐嚇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形成膽小,懦弱,自卑的性格,在遇到乞丐和警察的情景下會強化恐懼的情緒,對大腦形成刺激,恐懼情緒的延後和滯留會影響孩子內分泌功能受損,影響身體智力的發育。

    所以父母親人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美國心理學家透過對4000個家庭研究發現,孩子在和睦的家庭環境下成長,智商情商都比較高,所以家庭教育避免在孩子的心裡留下陰影,形成社交心理障礙。

    要認識到孩子鬧小情緒是正常的現象,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熱處理方式,要懂得靈活地冷處理維護好美好的童心。

    例如:很晚了,孩子還在哭鬧,要到外面去玩。如果孩子剛開始鬧,拒接溝通,就讓他自由發洩一下,待到情緒逐漸穩定下來。

    然後再坐下來,面對面地瞭解一下他要到外面玩的原因,讚揚他和小朋友相處的融洽,熱愛戶外活動,但也要注意休息,保持充沛的體力,明天早一點出來玩。

    或者帶他到外面轉一圈,讓他體會一下現在的情景不適合玩耍,很容易受傷,小夥伴們都休息了,明天再出來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玻纖的用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