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亨利表哥
-
2 # 盧曦採訪手記
正如江詩丹頓品牌自己在腕錶世界裡的存在:全球每年會生產超過10億枚時計,其中2500萬枚產自瑞士,僅有50萬枚符合高階製表標準,而江詩丹頓只佔這50萬的二十分之一。
鳳毛麟角,不差錢的話,當然值得入手。
而每一枚江詩丹頓腕錶都是極致追求的結果,無論是簡單兩針,還是複雜如三問陀飛輪,都講求機芯的細緻打磨,盤面的精心修飾,佩戴的優雅舒適。
我們觀察,江詩丹頓宣傳畫面裡出現這幾位並不是大眾明星的青年才俊,顯然不是想透過他們帶來多少流量,而是想傳遞一些腕錶與人的溫暖資訊。
江詩丹頓的客人,可以不必是財富如山,也不一定是地位顯赫,他或她,只要在自己的那個窄小領域裡,追求卓越,成為極致者,就是成功的。
其實,不只是這次宣傳畫面而已,最近兩三年裡,我們發現江詩丹頓其實發生了不少改變。
過去江詩丹頓的廣告畫面、店鋪形象,比較多會出現上個世紀閣樓工匠製表的形象,在色彩上也多是黑白灰,一個源自1755年日內瓦的歷史品牌,更多傳遞出了歷史和高階製表的嚴肅精神。
2018年的SIHH展會佈置,以及今年夏天重新裝修後的上海南京西路店,從內部空間佈置,到櫥窗陳設,都不再是腕錶自身,融入了旅行、音樂、攝影等相關人文相關的元素。
最近兩年江詩丹頓的品牌標誌,也變短了,原來的”始於1755”的字樣很少再出現,大概江詩丹頓也是想淡化其悠久的製表歷史,讓客人更關注腕錶本身,關注自己同腕錶的聯絡。
所以我們猜測,這些逐步的改變,應該是要傳遞出一些資訊,江詩丹頓不想人們只看到其厚重榮耀的260多年製表史,更希望消費者注重腕錶,將目光聚焦在腕錶跟自己的關係上。
江詩丹頓這些變化,可以被視為品牌在不斷超越自我的歷程。
16/08
先來看看這個系列的特點,正裝範兒,厚度較薄,防水不高,多為30米生活防水,機械機芯都有日內瓦印記。
看看具體表款的評測
作為入門款的代表,這款85180評分為27分,適合正裝和商務場合佩戴,擁有日內瓦印記認證,機芯有K金擺陀,這是高階製表的典範。此價位段內的平均分是34.3分(18萬以上價位),由於複雜功能的欠缺,導致這款表的總分低於平均分。
這款是逆跳式雙歷腕錶,同樣是有日內瓦印記認證。
正裝表的一大特點就是薄,這款三問表能作為正裝表佩戴就是因為薄,三問表做到如此厚度(8.1mm)並不容易,所以價格也相比普通的三問表高出不少。
用專家智慧評估手錶,大咖在後臺Valuing watches with experts" 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