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崇禎皇帝到底是怎麼想的?為什麼不早點離開北京,退到其他地方,以圖東山再起?

14

崇禎

回覆列表
  • 1 # 帝都一帥137O128

    坦率的說崇禎帝在明朝帝王中算是最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勤奮皇帝,你看那天天煉丹閉關的嘉靖帝,二十年不見大臣不上朝的萬曆帝和成天迷戀醉心於幹木匠活的天啟帝,崇禎帝接手的就是他們留下的爛灘子,雖十七年如一日勤勤懇懇想力挽狂瀾,但仍支不住將傾的大廈!大明滅亡不是他造的孽但他倒黴註定要當亡國之君!他也不是不可以南下陪都南京避禍立求守住半壁江山,但老祖宗朱棣二百多年前將自己埋在京北昌平天壽山主峰下的長陵就是明告子孫後代:雖死仍永守帝都,後代若遷都或守不住北京,就意味著丟棄祖墳放棄大明江山!這逼著崇禎帝只能與北京共存亡,對勸他遷都避禍的大臣說出了“君王殉社稷,朕將焉往!的豪言壯語以明志,最終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崇禎帝的確做到了一代帝王的擔當與江山共存亡了!我曾去過明十三陵埋葬崇禎帝的思陵,在陵區的最南面,本來只是埋葬田貴妃的陵墓國破家亡只能草草讓明思宗屈就合葬了,緊挨著陵園的一座墳是王承恩墓,也立有巨大石碑石座以悼念,崇禎帝最後時刻只有忠心耿耿的太監王承恩陪伴著他一起自盡殉國,時窮節乃見!承恩雖是太監,但國格人格比洪承疇之流不知高出了多少倍!崇禎帝的悲慘遭遇引無數後代人的同情,即便是清順治帝入關定鼎燕京後也是親赴思陵垂掉祭奠,一到陵前就撲倒在地口呼大哥我來晚了痛哭失聲!崇禎帝廟號明思宗就是讓後人常思亡國之痛,避免重蹈覆轍,從中吸取朝代興替的教訓!

  • 2 # 悠悠芳草心

    看過溥儀的《我的前半生》,裡面寫有一次溥儀去景山公園,在崇禎上吊自盡的那棵樹下久久沉默不語。後來他說,末代皇帝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我作為末代皇帝能有好下場真應該感到慶幸。

    紂王帝辛死於自焚,秦朝子嬰被項羽殺死,隋朝楊侑被殺死,唐代李柷被殺死等等。

    還有那個千古詞人李煜也不得好死,哪怕多有才。

    縱觀這些末代皇帝沒有幾個得到好下場的。對了,有一個例外,三國時的劉禪,人家“樂不思蜀”,偽裝也好,真的也罷他最後算是落了個善終。

    回到這個問題,崇禎為何自盡,不早離開北京,以圖東山再起?

    崇禎想來著。問題是他起的來嗎?明朝末年已經天下大亂了。

    首先是社會矛盾特別尖銳。

    文官們都忙著拉幫結派,為國為百姓分憂的少。特別是袁崇煥之死,等於打開了外敵入侵的國門。

    二 沉重的苛捐雜稅。

    農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土地又被兼併,使大量農民失去了土地,造成農民起義。

    三 地方軍閥割據。

    軍閥多,自己都歸一統,眼裡難有朝廷?

    綜上所述,崇禎就是想東山再起,也不可能起的來了。

    他只能面對國破家亡的命運。他不死幹嘛?等著讓別人羞辱?殺死?或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倒不如自己死的痛快!(自己還能選擇怎樣死)

    所以我認為崇禎的死是無可奈何,他不是殉國,是逃避責任。

  • 3 # 行路時記得仰望星空

    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統治下的封建王朝,在其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其貢獻還是可圈可點的。“不納貢,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的對外政策還是很有氣節的。

    崇禎皇帝所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個政權可以解決的問題,土地兼併,自然條件惡化,王朝財政崩潰是明朝幾百年統治發展的必然結果。就算換成朱元璋當皇帝也無法力挽狂瀾。不管怎麼說,崇禎帝總算保留了一個帝王最後的尊嚴,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作為一個皇帝在氣節上總算是得以善終。

    自大清朝始,奴才文化成了主流,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後一點精華在清朝消失殆盡。中華民族由富強走向積弱,與文明節操的消失不無關係,果然當慣了奴才的腰在直起來就變得很難了。鴉片戰爭,辛丑條約,火燒圓明園,馬關條約,一次次喪權辱國。民族的骨氣和氣節一次次遭到羞辱。由此看來,崇禎皇帝也未必就有那麼不堪,東林黨和腐竹的地主階級才更是埋葬大明王朝的劊子手。那些已經喪失了氣節的東林黨人以為來個新皇帝他們還照樣可以當自己的官,享受自己的榮華富貴,誰知道搖身一變成了奴才,實在是咎由自取。

    由此可見,和明朝後期腐朽的官僚體系比,和大清朝一幫卑躬屈漆的奴才比,崇禎皇帝比他們可愛多了。

  • 4 # 望海樓

    過剛則易折。

    個人認為,崇禎自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期以來精神壓力過大,自己嘔心瀝血也無法挽回國破結局而悲觀絕望。

    不可否認的是,崇禎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這說明他是一位相當有責任感和自律意識的皇帝。而這種責任感與自律意識,往往源自一個人所承受的巨大的精神壓力。

    所以可以推測,崇禎作為一名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皇帝,在當時那種內憂外患的艱難環境下,長期承受著比較大的精神壓力,殫精竭慮、親力親為、為國操勞,最終仍然無法挽回帝國滅亡的頹勢,因此進入一種悲觀絕望的精神狀態。

    崇禎的這種結局,也有他自己的原因。比如,治國能力不足以擔當如此大任,對己對人過於苛刻以致朝令夕改,識人用人水平欠佳以致良臣猛將難受重用,或許認為國家只是他一人的國家以致疑心病較重,等等。

    當然作為後人,不應該對古人求全責備。崇禎在當時面臨的困境下確實難有作為,挽大廈之將傾的擔子,對他而言,或許是過於沉重了。

    皇帝的位子確實不好坐,特別是像中國這樣地大物博人稠的國家,需要處理的政務太多,需要打交道的人也太多,能夠維持住局面已經殊為不易。

    而在當時,天災人禍此起彼伏,內有貧富分化和官僚腐敗,財政制度陳舊畸形,旱災、蝗災和瘟疫集中連片爆發,農民起義星火燎原,外有滿清強勢崛起,指望崇禎一個人來面對和解決這些國家難題,確實勉為其難了。

    最終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面臨崩解,也就是可以預知的結局。

    但是在崇禎看來,祖先父輩辛苦開創和維持的國家局面,最終毀在了自己手裡,而他自己可以說已經竭盡了全力仍然無法挽回,受到嚴重的精神打擊乃至走上絕路,也是人之常情了吧!

    而且中國明朝時很有骨氣的,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所以崇禎應該也遺傳了這種精神氣質,就像項羽不肯過江東一樣。

    崇禎錯生在了一個特殊的位子上,也錯生在了一個特殊的歷史環境裡,這是他的悲劇之處,也是值得可憐的地方。

  • 5 # 雲林雲林

    崇禎是一位勤政的皇帝,雖然亡國,但不惜身死,在這點上要比劉禪和陳後主強,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大清統治者對他的尊重。

    崇禎死於亂政,不是一人的失敗,是整個明朝統治的失敗。對於國之重器之一的軍隊建設,崇禎是太過自負於個人能力,特別是在軍隊的糧餉上,過於苛刻,對於高階將領,也是時有信任時有猶豫,缺少大決心。從北京城破,李自成搜刮出白銀600萬兩來看,崇禎的失敗之一,是在於心不狠手不辣,亡國之際還在乎個人得失還在乎豪族利益。崇禎之敗之二,在於軍隊日常的訓練,平時不奮勇,戰時才拼命,遲了。崇禎之敗之三,內憂外患,農民起義是歷來王朝更換的主因,人民生活太苦了,要時而呵扶,多派些人發點糧發點錢,再減點負擔,崇禎從沒親力親為的去做。總結崇禎之敗,一沒有整治豪族,要從朱家本身下手,二沒有寬厚人民,防洪救災做得不夠,三沒有自建軍隊,國難之際,競然沒有特別的小團體武裝。

    現代誤區一,東廠西廠,亂政害民。崇禎用好了,就官員忠君愛國。

    現代誤區二,李自成進京,崇禎未逃。崇禎不能理解自己的失敗,也許有天命不可違的心理因素。我們可以發現崇禎是逃跑的,但沒逃得了,由此可見崇禎是從沒準備周詳的戰爭方略,這一點比康熙差遠了。

    現代誤區三,大清崛起,勢不可擋。吳三桂不降清,清兵還一時半會拿不下全國。大清的前期對漢人將領是優待的,從史可法到洪承疇到吳三桂,都是招降優先。

    崇禎之死,就是自身能力不夠,情商低了,也太自信自負。

  • 6 # 人類文明史鑑

    其實縱觀明代歷史,我們發現明朝一直成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走出自己的大明王朝,其實現在回顧歷史發現明朝真的做到了,真的沒有一個公主和親,就連鼎盛的漢朝都有昭君出塞,可明朝真的沒有和親。而且也真的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有很多人覺得崇禎帝無用,其實並不是他無用而是當時明朝積重難返,他一人沒有辦法了。而且大明的臣子後來幾天不上朝,有人就罵說他們不忠,大明才滅亡的,可是你們不知道在明朝被滅的前兩天大臣們都在家服毒自盡,寧可死也不向大清低頭。這難道不是一代壯舉嗎?

    現在有很多人罵明朝皇帝沒有,其實並不是他們沒用,而是他們是被硬扶上皇位的,所以大明後期的通知是封建體制繼承上出了問題,崇禎皇帝這麼認真治理國家最後還是不行。所以不是他們沒用是時代的淘汰。有人說崇禎帝的死是推卸責任,當時的大明已經沒有任何希望,已經被攻下北京,就算崇禎帝不自盡也是亡國之君,自行了斷還給自己一個痛快。所以我不覺得這是推卸責任而是大勢所趨。有人說是義舉這也談不上,真正義舉的是那些大臣,為了不向清朝低頭提前在家自盡。所以崇禎帝的死就是自我了斷而已。

  • 7 # 江湖小曉生

    絕對是推卸責任。明朝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在我看來就是自吹自擂的屁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皇帝是這個王朝存在的標誌,皇帝都沒了,那王朝哪裡還有救呢?

    明朝的滅亡,不是因為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城,而是因為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後,其實明朝在南方還有大片土地,包括北方的河北、山東等地區都還在明朝官員手裡,完全是可以翻盤的。

    可是崇禎皇帝喪失了信念,他似乎覺得北京沒了,那明朝就徹底完蛋了。難道他讀書少麼?不知道宋高宗趙構在南方還建立了一個長達一百多年的南宋麼?所以我認為崇禎的自殺,不是為了以身殉國,而是不想再擔責任了。

    南明各路諸侯爭雄,就是因為崇禎沒有法定繼承人。

    崇禎是有三個兒子的,據說當時崇禎也把他們打扮成了老百姓的樣子送出了城,可是很可惜的是,沒有一個是逃到南方去的。

    等到崇禎皇帝上吊自殺的訊息,傳到南方以後,南京朝廷的明朝官員們都傻了,他們遲遲等不來崇禎的太子,所以在馬士英和史可法的擁戴下,福王朱常洵的兒子朱由崧在南京繼位,建立了弘光朝廷。

    可是這個朝廷並沒有被所有明朝官員們所認可,為什麼?因為朱由崧有沒有合法繼承權呢?那是沒有的,他是被四鎮軍閥靠武力所立,不足以服眾。

    這就是南明不團結的起因,南方的鄭芝龍、湖北的左良玉全都不願意聽弘光朝廷的調遣,8個月後,弘光朝廷被清朝所滅,朱由崧被抓到北京殺掉了。

    隆武帝和魯監國之爭。

    此後鄭芝龍在福建迎立唐王朱聿鍵為帝,也就是隆武皇帝。張名振在舟山迎立朱以海為監國,也就是魯監國。這兩個政權不想著北伐建功,而是先想著如何爭奪地盤。

    紹武帝和永曆帝之爭。

    隆武帝在長汀被殺,魯監國不被鄭成功認可。此後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登基稱帝,也就是永曆皇帝,同時期朱聿鍵的弟弟朱聿鐭在大學士蘇觀生的支援下,又在廣州監國,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紹武皇帝。

    這倆政權也沒有忙著對抗滿清大軍,而是自己先內訌起來,還真的動過手。人家滿清都佔據了大半個天下了,他們倆還在爭奪誰是正統的地位。

    三年八月,大兵取汀州,執唐王聿鍵。於是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巡按王化澄與舊臣呂大器等共推由榔監國。母妃王氏曰:“吾兒不勝此,願更擇可者。”魁楚等意益堅,合謀迎於梧。十月十四日監國肇慶,以魁楚、大器、式耜為大學士,餘授官有差。是月大兵取贛州,內侍王坤倉卒奉由榔仍走梧州,式耜等力爭,乃回肇慶。---《明史》

    這些事情是誰造成的?難道不是崇禎皇帝麼?他自己上吊自殺,什麼都不管了,結果導致這個爛攤子誰都要來插一腳,南明之所以不能像南宋一樣,主要原因就出在崇禎身上。

    崇禎皇帝不死,前往南方大有可為。

    崇禎皇帝是明朝的正統皇帝,過去在北方號召勤王的時候,全國有二十多萬人馬前來,可見號召力是相當強的。

    南京政府的兵部尚書史可法,一直在等待崇禎皇帝的太子前來南方,理由很簡單,因為只有崇禎皇帝的太子,才是法定繼承人,才具有合法性。

    由此可見,如果崇禎皇帝當時沒有上吊,而是早早離開北京,前往南京的話,那麼南方的這些將領們,必然是要支援崇禎的。

    會南都議立君,張慎言、呂大器、姜曰廣等曰:“福王由崧,神宗孫也,倫序當立,而有七不可: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讀書、干預有司也。潞王常淓,神宗侄也,賢明當立。”移牒可法,可法亦以為然。鳳陽總督馬士英潛與阮大鋮計議,主立福王,諮可法,可法以七不可告之。而士英已與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高傑發兵送福王至儀真,於是可法等迎王。---《明史》

    其實崇禎比趙構更加有優勢,畢竟趙構只是皇子,連太子都算不上。而崇禎是皇帝,正兒八經的大明朝天子。

    他到了南方以後,首先可以穩定高傑、黃得功等四鎮軍閥,其次可以招攬左良玉前來效力。再者可以調遣鄭芝龍的人馬北上,這些力量聚集起來,完全可以與滿清大軍一較高下。

    此外崇禎皇帝南下以後,這幫軍閥們,就沒有理由迎立其他皇族繼承皇位了,大家都沒有擁立之功,就能夠齊心協力輔佐崇禎皇帝,再造一個大明。

    即使不能恢復北方地區,擁有南方半壁江山,絕對沒有任何問題。到時候南明就能夠和南宋一樣,長期與北方對峙,找到機會還能夠北伐成功。

    天子守國門沒錯,君王死社稷不妥。

    朱棣把國都從南京遷徙到北京,目的就是為了天子守國門。當時大明朝的敵人,還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所以朱棣親自前去鎮守,必然可以擋住他們南下。

    這一點在戰略上來說的確很重要,因為皇帝在前線,將士們必然會更加賣命。這就好比三國時期,孫權時常遷都是一個目的,他總是把都城遷徙到前線,就是為了天子守國門。

    可是君王死社稷這一句話對麼?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因為君王是封建時代,一個王朝國家的根本所在。

    君王還活著,那麼大家至少表面上是擰成一股繩的,只要君王再有點手段,那麼地方將領們是不可能反叛的。

    可是君王死了以後,地方上任何一個將領,只要有點兵馬都想著找個皇室子弟立為皇帝,因為這樣他們就有了擁立之功,成為了定策元勳。

    所以我認為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君王不能為社稷而死,應該要保留實力。畢竟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只要一息尚存,那就有機會恢復往日的繁榮。

    總結:崇禎皇帝絕對是在推卸責任了。

    崇禎皇帝做了17年大明天子,空有建功立業的志向,卻沒有保家衛國的水平。搞得吏治腐敗,民不聊生,四處都是反叛,北方還有滿清大軍壓境。

    這種情況之下,崇禎皇帝還不會用人,用一個殺一個,導致手裡的人都不敢跟著崇禎混了。所以這個時候崇禎對自己,已經喪失了信心。

    他認為自己不足以恢復大明江山了,所以就把這個重任交給其他人了。臨死前他還假惺惺地寫遺書,說不要傷害百姓一人,傷害百姓最嚴重的就是他了,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參考資料:《明史》

  • 8 # 鳴史

    崇禎皇帝選擇自盡,筆者認為既不是義舉,也不是以死推卸責任,而是一種無奈且不得不為的一種選擇。即便崇禎換一個地方謀求東山再起,也是行不通的,所以,他只能選擇自殺,而崇禎不得不選擇自殺,筆者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崇禎皇帝不會用人

    崇禎十六歲就當了皇帝,他沒有政治經驗,更沒有像東宮太子那樣的班底,在他做王爺的時候,崇禎皇帝連自己的性命都不能很好的保護。可見,這樣的皇帝上臺後,是不會有太大作為的。

    史書上對他駕馭群臣也有描述,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光關在監獄中的官員就有上百人,即便最高管理層內閣首輔,也是走馬換等一樣輪換,這樣頻繁的更換首輔,造成的是朝廷沒有支柱,而且人心離散,大臣不會和他一條心。

    在崇禎一朝,有很多知名將領,比如著名的洪承疇,比如盧象升,比如楊嗣昌,再比如孫承宗,這些人都是當時的豪傑,然而,他們的結局都不是很好,袁崇煥多麼好的一個人,最後被崇禎凌遲處死了。

    當李自成打到北京城的時候,崇禎可以說幾乎沒有人用了,他徹底成為了“寡人”,最後還是一個小太監陪他一起赴死的,這是多麼的可悲。

    其次,付出得不到回報讓崇禎心灰意冷

    說實話,崇禎在明朝的皇帝中,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皇帝,他日日夜夜的操持國家大事,而且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親手出來,內閣成為了崇禎的一個陪襯。

    可是,即便這樣,崇禎皇帝依舊未能夠挽救大明王朝,說到底這還是因為崇禎皇帝不會用人,也沒有處理皇家事務的經驗。種種付出,讓崇禎皇帝再怎麼努力都不能夠得到回報,最後心灰意冷的崇禎選擇了自殺。

    最後,明朝開國建立的制度把崇禎拖向了地獄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制定的基本國策是,凡是我老朱的子孫後代,不用努力,國家會給你們錢,把你們養的好好的,而且老朱還規定,自己的子孫後代必須享受高規格的待遇。

    朱元璋的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了明朝滅亡。到崇禎年間的時候,北方的幾個省份,光供養朱元璋的後代,就已經入不敷出了,而且根據史書記載,崇禎年間,為保衛京師,京營的士兵已經膨脹到了七十多萬。

    對於朱元璋的後代,以及龐大的京營士兵,崇禎皇帝不敢大大闊斧的改革,這導致農民起義愈演愈烈。

    以上這三加起來,足以讓崇禎皇帝選擇自殺,他不會用人,努力又得不到回報,而且不敢向舊體制開刀,即便換一個地方,圖東山再起,崇禎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所以,他最終選擇了自殺。

    以上三點為筆者的觀點

    讀者朋友如果有什麼觀點和看法

  • 9 # 偃旗擊鼓

    在民國年間,崇禎自縊一事重新受到關注,其意義也獲得了進一步抬升。尤其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日益嚴峻,崇禎“殉國”所體現的堅毅、不懼等因素,成為戰時宣傳的必備條件。這從傅增湘所作的《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碑文中,能夠明顯感受得到。除此之外,崇禎“殉國”之所以被凸顯,或許還應與近代以來民族主義的興起有著密切關係。早在晚清之時,孫中山等人為推翻清朝的統治,重新使用了明太祖朱元璋當年反對元朝時喊出的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滿漢之間的矛盾,在清末之時被重新構造起來。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清朝滅亡之後,自殺殉清者並無多少,根本無法和明亡後出現的“自殺比賽”現象相提並論。這或許與滿漢矛盾之下,人們對清朝的認同不夠深刻有某種程度的關聯。

      正如糾結於是“自縊”還是“殉國”一樣,崇禎死後的諡號也長時間內沒有定論。多爾袞加諡崇禎為“懷宗端皇帝”,順治時期則改稱為“莊烈愍皇帝”,同樣也有人因崇禎之陵為“思陵”而稱其為“思宗”,由此更見崇禎本身的複雜色彩。以清朝官方對崇禎的通稱“愍帝”來說,《諡法》的解釋是:“在國逢難曰愍,使民折傷曰愍,在國連憂曰愍,禍亂方作曰愍。”應該說,“愍”字準確概括和總結了崇禎一生。前人曾作詩說:“景山無好景,思宗卻可思”。卻不曾想,當眾口紛紛說崇禎時,又有幾人能真正理解這位昔日皇帝的憂患哀憐?當人們匆匆走過那棵古槐時,又是否注意過景山晚景中的那一抹血色殘陽?

  • 10 # 逸文軼事

    對於這個皇帝,後人不能再說什麼了。他該做的做了,能做的做了。內憂外患,天災人禍。大廈將傾,他支不了,只能說天意。

  • 11 # 史海回眸閱古今

    “士可殺不可辱”,這是古代人的一種節氣,用在皇帝身上也不是不可,崇禎皇帝就是因為這個節氣才選擇了殉國。既然已經坐實了“亡國之君”這個名頭,那麼,他寧願自殺,也不願成為俘虜,淪為後人的笑柄。

    但是,大明王朝滅亡的罪過,也不能全算到崇禎的頭上。

    崇禎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雖說不上是個昏君,卻也算得上是半個混蛋。他重用閹黨魏忠賢,弄得朝堂上下烏煙瘴氣,閹黨、東林黨之間的黨派鬥爭,嚴重的威脅到了皇權;連年的自然災害,加上貪官汙吏橫徵暴斂,貪腐成風,終於爆發了李自成和張獻忠所領導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些,便是內憂。

    而在關外,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不斷侵犯大明王朝的邊境,這,便是外患。

    明熹宗朱由校駕崩後,崇禎繼位,雖立即除掉了“九千歲”魏忠賢及其爪牙,恢復了朝綱,但為時已晚。

    2、過於急功近利

    面對北方後金的日益強大與不斷侵犯,崇禎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重用了一些能臣,如孫承宗、袁崇煥等,力求國土不失,實屬上策。但是,他有些過於急功近利,急於立竿見影,馬上收到實效,如僅給了袁崇煥“五年平遼”的時間,這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

    雖然崇禎皇帝一心想中興大明江山,無奈,他自個兒的能力有些

    過於平庸,且優柔寡斷。

    袁崇煥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雖說袁崇煥自己提出的“五年平遼”的方案過於唐突,但也不是不可行的。袁崇煥是個能臣,而且還是個大能臣。他任薊遼督師期間,將寧遠城(筆者的老家——今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經營的鐵桶不破,後金軍隊始終攻破不下,努爾哈赤還被袁崇煥的紅衣大炮給轟死了。雖不敢保證能徹底消滅後金政權,但至少能延續大明王朝命脈若干年。

    為了節氣而死,為了不當俘虜而殉國,對於崇禎皇帝來說,這也許是最好的結局。

  • 12 # 祖佬爺

    有大臣曾諫過他或太子南狩,他沒同意!

    他本心是想南下的,但光時享們反對,他如果丟下大臣,孤身南下,就失君臣之義!

    另外邊軍精銳也得妥作安排,不能使其成為敵人之矛!

    李自成一路勢如破竹,除寧武稍作阻礙,各地兵民聽聞闖兵到,那叫一個歡呼鵲躍!偶有忠貞之士,卻也指揮不動士兵,可見崇禎失德之深!

    北京之前抵抗後金,還是頗有餘力,但因為軍心不在崇禎這邊,很快就破了,崇禎企圖突圍,卻發現突不出去,折返宮殿以後的事就人盡皆知了!

    崇禎從沒接受過儲君教育,唯一算得上閃光點就是除閹黨,其後所為,極是不堪!

    如果他是仁善之君,對百姓略作體恤,事必不至於此!如果他是萬曆般臉都不要只要錢,用來養軍,事也不至於此!

    關鍵他殘暴無情,卻又喜歡被人稱誦!這邊派人和後金談,那邊就把人殺了,說是別人擅自作主,事實上頂住壓力,與清媾和,再借清兵平寇是最好選項!

    又輕信於人,熊文燦說自已能平寇,袁崇煥說自已能平遼,崇禎都信!根本沒分析能力和識人之能!

    近百萬宗室,詭寄田地。。。。崇禎那見識,死得不冤

  • 13 # 玄坤文史

    關於崇禎皇帝自盡是殉國的義舉,還是以死卸責,我們必須要明白,自殺是無法推卸亡國的責任的,我更願意把這看成是殉國的義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理所當然的。

    明朝滅亡在崇禎皇帝的手裡,雖然和崇禎皇帝執政過程中,產生的很多問題有關。但是國家滅亡,這絕不是一代皇帝導致的問題。崇禎皇帝屬於那種心有餘而力不足,想要力挽狂瀾,卻沒有足夠能力擔當大任的皇帝。

    可以說在崇禎皇帝執政期間,一直存在著十分巨大的精神壓力,他頒佈的所有政策,恨不得立刻就能生效,但是明朝晚期的政治已經十分腐敗了。要改變社會的現狀,不是單靠一兩項政策,或是在很短時間就能產生效果的,強制推動變革,反而更容易導致社會動盪。

    我們千萬不要小看政治力量對國家的影響,在一個各方勢力都較為平衡的國家。雖然很多政策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為了防止被其他的政治團體攻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幹實事的人,但是當朝廷之中就只剩下一個政治團體,就只有一個聲音時,那麼所有人考慮的都是怎麼謀取更多的利益,所以為什麼在崇禎皇帝執政後,雖然他十分的勤政節儉,但是國家反而更加腐敗了?

    李自成推翻了明朝的統治,他本來是一個驛站的員工,但是就是在閹黨被打倒之後,東林黨取締了全國很多的驛站,導致李自成失業,朝廷向底層人士收稅,讓底層的百姓的生活壓力更大了,最後爆發了農民起義。這個是一個連鎖反應導致的問題,不是單一決策引起的。

    明朝的滅亡也有接連發生自然災害的原因,從崇禎元年開始到崇禎十四年,幾乎是年年乾旱。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加上蝗災的爆發,自然災情更加嚴重了,所以當李自成起兵的時候,他手下的大多數兵馬都是饑民,難民,而崇禎十四年開始,河北一帶一直到北京城,到處都蔓延著瘟疫,又導致大量的人口死亡,讓原本就不太平的大明王朝,以及政府的統治更加的脆弱。

    除了內憂還有外患,後金皇太極在崇禎皇帝執政開始,不斷的騷擾邊關,而要平叛,或者是驅逐敵寇,都需要大量的金錢,國庫根本就沒有錢,如何來處置內憂外患?袁崇煥被殺,洪承疇降清,崇禎皇帝濫殺,這讓很多大臣對崇禎皇帝的統治十分不滿。

    當李自成的大軍打到北京城外時,我想崇禎皇帝應該還抱有一絲僥倖心理,從明朝建立之初,即便遇到了土木堡之變這樣的事件,明朝的皇帝也從來沒有退縮過,所以崇禎皇帝應該是想當然的認為,死守北京一定會有轉機的,另外,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理所當然的,崇禎皇帝如果逃離北京,不就意味著向強敵低頭了嗎?

  • 14 # 東廠壹枝花

    大廈將傾,豈一人之力可支撐?

    崇禎,亡國之君,關於如何看待崇禎的死,看法不一。崇禎殉國未必那麼高尚,但也不是推卸責任。

    要客觀評價一個人,我們要看他的一生之中的作為

    爛在何處?

    明朝吏治弊端,早有顯現,歷經幾朝,突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宦官專權,閹黨專政

    明代宦官專權,閹黨專政層出不窮,各掌權的太監與一些文官勾結,造成朝政敗壞。

    2.黨爭不斷,政治撕裂

    從萬曆年間開始,朝堂上黨爭不斷,東林黨為第一大dang,其他的小派不能與之抗衡,於是就加入閹黨,以求庇護。即便閹黨覆滅,不久之後,又有新的陣營繼續戰鬥。除去魏忠賢以後,新任宰輔周廷儒,溫體仁為首的二位掀起的黨爭,不亞於東林黨和閹黨之爭

    3.貪腐嚴重

    舉一個簡單例子。歷史上查抄貪官,大車小車裝不下,魏忠賢覆滅,令崇禎心塞的是:他什麼也沒抄到,除了幾個魏忠賢準備進獻給他的美女。

    崇禎想查一查,可是沒人動,而且全是一臉無辜的樣子,大明國庫太空虛了,他太需要錢了。

    錢到底去哪兒了?

    也許只有抄家的官員才知道吧!

    貪腐至此,崇禎卻毫無辦法。

    崇禎:

    4.土地兼併愈演愈烈

    明朝後期,貴族官紳地主對土地的兼併越來越嚴重,“富者越富,貧者越貧”兩級分化極端嚴重,造成民不聊生,老百姓苦不堪言。

    5.農民起義和兵變

    除此之外崇禎一朝,天災不斷。嘉靖時期,就進入了嚴重的小冰河時期,什麼意思呢,就是全球變冷,降雨量減少,崇禎當政的十幾年間,陝西山西、河南河北、江蘇山東,無年不旱。造成饑民無數。

    隨之而起的瘟疫蝗災更是讓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沒飯吃,沒衣穿。歷來百姓造反,都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大明太窮了,國庫太空虛了,就連兵餉都發不出來。光欠遼東的軍餉就是幾十萬。軍隊譁變,反而參與義軍。

    外患

    後金的崛起,明朝和蒙古的衰落,使得後金得以突飛猛進的發展。在無數內憂的同時,後金不斷出兵進犯,想要入關,明軍抵擋,左支右絀。

    做了什麼

    1.除閹黨

    在即位之初,崇禎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在除去魏忠賢這件事上,他顯示出了非常的手段和雷厲風行的作風,打擊和清除了閹黨勢力。

    2.官吏的運用

    除去魏忠賢后,他開始考慮要怎樣用人了。最開始,他親自考核官吏,讓官員彙報政務,也可以破格用人。

    看,到這裡這一切的做法是不是還可以,一切按這樣的軌道正常進行下去應該可以有一個光明的前途。

    那麼,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

    一個字“作”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一點不假。於個人而言,只是個人的命運,與別人無甚干係。但如果這個人是皇帝,這命運就關乎天下。很不幸,崇禎的性格加速這將傾的大廈下墜的速度。

    我們在前面提到的他除去閹黨,比較重視用人。如果搞得好,這將大有可為。但他多疑反覆,急於求成,又剛愎自用,所以接下來進行了一系列騷操作。

    ①用人不察,不信任官員

    重視是一回事,眼光是另一回事 。

    崇禎即位後在任用大臣上那是做到了絕對的偏聽偏信,親小人,遠賢臣,,任用之後,他又不信任別人,看一組資料:

    他在位的十幾年,大臣更換之快速,亙古未有,這期間,換了50個內個大學士(宰輔大臣),14位兵部尚書,殺死或逼迫自殺的督師總督11人,殺死巡撫11人,這還是直接搞死的,間接致死的官員還有幾十人。

    這也怪不得人官員,這樣的氛圍下,人人自危,都想著如何明哲保身 ,哪還有治國良方,有也不敢拿出來,保不齊,就被一刀咔嚓了還不知道原因。

    ②用人不當

    在朝臣更換如此之快的情況下,閹黨落網分子溫體仁卻在內閣八年之久,溫體仁暗中勾結宦官,只一味的阿諛奉承。而正直的官員,因為得罪溫要麼被貶,要麼被削籍。

    還有一系列因用人不當,賑災時,撤裁驛站兵員的騷操作,引起民變兵變,起義不斷。

    前面講到,他本來對宦官專權,閹黨專政是深惡痛絕的,但多疑的性格,造成他不能信任官員,無人可用怎麼辦?

    還有比這更&#&*那啥的嗎?

    他都任用宦官做了些什麼?

    派太監王應朝監軍;任命太監沈良佐呂直提督九門及皇城門;任命太監李鳳翔總督忠勇營,提督京營;除此之外,他又命太監去各地監視軍餉,監軍,督察辦錢糧稅務,茶葉馬匹,司法等政務。

    他自認為,宦官是可以重用的,只要皇帝夠英明,就能掌控他們不讓他們擾亂朝政。

    各仙去的長輩皇帝:你以為你很英明啊?大明快被你玩死了!

    朝臣:無語

    並上書彈劾,無效。

    崇禎在位的17年,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無一天不是焦頭爛額忙到深夜,他心有不甘,想要復興大明的榮光,他就像一個十分勤奮但成績始終提不高的學生,學習方法不對,怎麼搞都是白搭。明末問題太多,光是解決最簡單的那個,已經讓他花光了所有力氣,效果還不怎麼好。可悲的是,到最後,最大的癥結所在他都沒有意識到,還說:

    “內外諸臣誤我”

    親小人,遠賢臣,未必不是他誤了諸多正直的臣子。

    明朝已經病入膏肓,而且數病病發,崇禎作為一個不太高明的醫生,最開始是雄心勃勃,想要大明覆興,也盡職盡責的醫治了。但無奈的是醫術平平,還把得力的助手通通趕走,最終回天乏術。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無傷百姓一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安的《少年派》對人性的挖掘很透徹嗎?該怎麼解讀?